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学习和创新与成熟的大中型科技企业有着根本不同。以区域创新系统作为区域创新环境的基本分析框架,本研究探讨了区域要素环境、文化环境和政策环境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双元学习和创新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基于对珠三角地区253家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创新环境的三个维度对于探索性学习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区域要素环境和政策环境对于应用性学习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探索性学习对于创新产品差异化和顾客满意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在区域创新环境的三个维度对创新产品顾客满意度的影响中有着完全的中介效应,同时在区域政策环境对于创新产品差异化的影响中有着完全的中介效应,而在区域要素环境和文化环境对创新产品差异化的影响中有着部分的中介效应;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应用性学习仅对创新产品顾客满意度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在区域要素环境和政策环境对创新产品顾客满意度的影响中有着完全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中国气象学期刊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讲述了中国气象学期刊的创办简史,目前中国气象学期刊的出版概况,分析了中国气象学期刊在国内外自然科学期刊中的地位、影响以及未来中国气象学期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空气污染气象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既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空气污染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是大气环境中由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及其与大气系统相互作用构成的大气污染系统.运用大气科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空气污染物由排放源进入大气层的散布规律,其核心是大气输送与湍流扩散,即研究发生在一个多维、多尺度的具有相互联系与反馈作用的复杂系统中,包括大气物理和大气化学乃至地质、地理及生物等过程的诸多综合性问题, 旨在对大气污染的发生、发展实施有效的预测、控制和防治,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空气污染气象学属于交叉学科,涉及面广,应用性强.《空气污染气象学》(2021年版)一书着重研究空气污染气象学数学模拟预测及其实际应用,以求能有效应对处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我国气象学期刊可持续发展之路,结合2004年11月出台的中国气象事业发展“三大战略”与气象学期刊工作实际,指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气象学期刊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并指出了我国现有气象学期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我国气象学期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的分析,以浙江为例阐述小微企业竞争情报服务的实践与探索,通过从课题入手服务企业、依托园区服务产业、建立分馆服务区域等三方面构建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小微企业竞争情报服务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微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方面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应用气象学创新实验基地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尤其是创新人才培养,是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应用气象学是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依赖于实验基地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本文阐明了我校针对应用气象学产学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所开展的实验基地硬件与软件平台的建设实践,详细介绍了应用气象学本科开设的创新实验项目内容和目的,总结了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研究为应用气象及相近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GNSS气象学为研究GNSS探测地球中性大气层中所涉及的大地测量与气象领域内各种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的交叉学科。本文综述了GNSS气象学模型中的对流层顶研究,并简要探讨了对流层顶所涉及的模型与方法。确定全球范围内对流层顶有利于判断对流层顶层的下边界,将其应用到GNSS气象学对流层模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诠释大气循环和物质能量传输过程。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微时代环境下微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及高校图书馆微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微服务体系建设过程要着重标准的制定、强化微内容、建立与读者的互动体系等微服务发展策略,同时指出,微服务体系中检索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图书馆服务平台等技术应用,以及图书馆馆员能力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西部玛纳斯气象站近40年的资料(1961年~2001年)和玛纳斯拟建厂址短期地面的观测资料及低空资料,采用气候学、环境科学与边界层气象学相结合的方法,科学地确定了中国西部玛纳斯电厂污染气象参数,总结出大气边界层风的特征和大气边界层温度的特征,建立了拟建厂址短期观测站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的预测模式,并将有关污染参数转化为便于应用的图表,可以直接应用到该工程的前期科研中。  相似文献   

10.
<正>专家简介:张绍晴,美国气象学领域耦合资料同化研究专家,现任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因在大气—海洋耦合资料同化和初始化研究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曾荣获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杰出研究论文奖、美国联邦商业部研究和发展金牌奖。针对大气—海洋耦合资料同化过程中存在的协调性与平衡性问题,以及全球气候耦合资料同化系统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曾在Nature  相似文献   

11.
依据智力资本理论、区域创新理论,研究分解出智力资本的核心创新力与区域创新氛围的逻辑联结。结合江苏小微企业调研数据设计的指数与子指标,衡量了小微企业智力资本创新力对区域创新氛围的贡献关系与价值。分析表明,单个小微企业的智力资本创新力对区域创新影响有限,而小微"群"的智力资本创新力才是区域创新氛围形成的重要支撑,其中知识与技术创新力不可分割,对组织内创新的产生和延续至关重要;而环境创新力则需要依靠小微"群"的组织资本,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禀赋协同组织外创新支持来共同促成。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地小微企业利用外部环境学习的方式,成为其破解创业困境的有效路径。文章以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为发展背景的袁家村为案例地,基于与袁家村小微企业深入访谈的定性资料,采用扎根理论识别创业学习任务、行为及结果的具体维度,并结合创业环境与创业学习的相关研究,探究出村集体经济背景下乡村旅游地小微企业创业环境与创业学习的互动机制。研究发现:创业环境是小微企业展开创业学习行为的外驱力,创业学习任务是刺激创业学习行为的内驱力。在外驱力与内驱力的共同作用下,小微企业积极进行创业学习行为,进而获得创业学习的正向结果。文章有望为乡村旅游地营造良好创业环境,促进乡村居民创业学习,提升创业成功率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1978年7月,根据中国气象学会"关于恢复建立各地区气象学会的通知",经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了西藏气象学会。为了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工作,1979年6月气象学会下设了科普工作组,主要承担了组织全区气象科技人员开展以报刊、广播、影视宣传、讲座、专栏等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随着西藏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气象学会围绕区局和区科协的工作重点,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使气象科普宣  相似文献   

14.
正1950年,叶笃正和夫人冯慧辗转回到了中国,同乘一船回国的有邓稼先等一批留学生。回国后,他在老师竺可桢、赵九章等人的带领下开始了中国现代气象学事业的科研。他在大气动力学、大气环流、高原气象学、气候学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领域取得许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晚年关注全球变暖,提出"有序的人类活动",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发展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从区域经济环境与区域物流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入手,进而分析区域经济环境下区域物流发展过程及发展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出影响区域物流发展的关键要素,从而揭示出区域经济环境下区域物流发展机理;最后,论文提出了区域经济环境下区域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魏立新 《内江科技》2012,(1):155+162
在陆相地层中,对沉积相尤其是对沉积微相的研究,是勘探开发隐蔽油气藏的重要工作。到目前为止,这项工作几乎都是地质工程师应用定性方法综合分析钻井取芯、岩屑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来进行研究的,其结果与工作人员的经验密切相关。沉积微相研究必须依靠大量的岩芯资料和测井资料。岩芯资料是沉积相研究最重要的信息。但是,研究区内取芯资料往往是有限的,对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必须借助测井信息。随着测井学科的迅速发展,丰富的测井信息已成为研究地层的沉积学特征的强有力手段。近两年来,通过对普光气田陆相主要含气层系测井一沉积微相研究,最终建立了千佛崖一须家河组地层的测井相模式。  相似文献   

17.
美国气象学会现办有期刊10种,每一种期刊都包含了国内外气象学界的顶尖的科研成果,带给世界各地读者最新的气象学前沿发展方向和科技成果,也是中国气象界科研人员所必读和引用最多的外国科技文献。其集约化办刊方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强霜的地面气象观测,减少人为原因产生的漏报、误报现象,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冬季试飞安全。本文利用气象学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气象技术规范第一分册地面气象观测》结合《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技术手册》中的机场警报等相关资料,针对阎良机场所处的气候环境,总结实际观测工作经验,从霜的形成原因及判定两方面深入分析了霜对航空试飞安全的危害,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全面、及时、准确地提供第一手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为更好的保障飞行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网络环境提出MOOC环境下建构"计算思维"微课程设计,并通过Udemy课程平台进行应用。通过与传统教学进行对比,MOOC环境下计算思维微课程平台适合当前教育趋势。  相似文献   

20.
钟政 《内江科技》2014,(5):123+145
<正>本文论证了微电能源利用的可能性,介绍了环境中可收集的各种微电能源,最新收集利用方法,电源管理模块。随着微电子科技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的兴起和应用,无线节点网络传感器(WSN),微电量消耗MCU,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耗电量越来越小,从环境中收集微电能量进行间歇供电已成为可能。例如一个传感器唤醒状态为3.3 V,100 mA,100 mW,但每秒只运行10 ms,则平均功率仅为1 mW,实际上目前许多MCU的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