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研究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进一步完善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体系,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的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和现实课题。本文对贫困大学生形成的原因以及基本情况给予了全面的分析,研究政策目标与贫困大学生现状之间的差距。对贫困大学生的援助机制的政策合理性、系统性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敏感、自卑、焦虑、抑郁以及内向等心理健康问题。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本文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经济贫困大学生迅速增多,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分析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存在的不健康心理特征,找出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原有的以单一经济直接援助的高校扶困助学体系当中,引入一个新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理念,探索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刘歆  赵晓敏 《科教文汇》2014,(14):219-220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一直都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的扩招以及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大学生越来越多,其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多,高校贫困大学生问题,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发突出。笔者试以自己的研究,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让人们能够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以此为根据提出解决之法。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发展有其特殊的规律,虽然高等教育不能产业化,但是不能否认它的产业性的客观存在。在我国,贫困大学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目前,教育的产业性的表现与所呈现的特征与贫困大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基本理论和事实现象的总结入手,提出在教育产业性中解决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妥善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问题能够更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锐 《科教文汇》2008,(34):36-37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贫困大学生所独有的一系列问题日益显现,而且逐渐受到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关注。我国的心理与教育研究者发现并研究了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各类心理问题及特点。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发展有其特殊的规律,虽然高等教育不能产业化,但是不能否认它的产业性的客观存在.在我国,贫困大学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目前,教育的产业性的表现与所呈现的特征与贫困大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基本理论和事实现象的总结入手,提出在教育产业性中解决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妥善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问题能够更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贫困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困境出发,分析了运用阅读疗法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之着力点,提出运用阅读疗法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所需配备的资料库建设策略,包括在调研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材料的针对性选取与评定策略,编制易于提取和使用的资料库阅读材料记录方法,确保资料库信息能够为面向贫困大学生的阅读治疗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地方院校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问卷,对728名地方院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占总数的65.385%;女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显著低于男生;本科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显著低于专科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均显著低于理科生和艺术生。结论:地方院校应针对大学生的性别、学历、年级和学科等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丁淑娟 《科教文汇》2007,(1X):204-205
高等教育发展有其特殊的规律,虽然高等教育不能产业化,但是不能否认它的产业性的客观存在。在我国,贫困大学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目前,教育的产业性的表现与所呈现的特征与贫困大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基本理论和事实现象的总结入手,提出在教育产业性中解决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妥善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问题能够更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俊茹 《科教文汇》2014,(4):187-189
目的:分析地方:校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问卷,对728名地方: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占总数的65.385%;女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显著低于男生;本科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显著低于专科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均显著低于理科生和艺术生。结论:地方:校应针对大学生的性别、学历、年级和学科等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田米香 《大众科技》2014,(6):258-261
社会转型、高校扩招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逐年凸显。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身处民族地区的贫困大学生显得更加脆弱,在愈演愈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更容易陷入多种困境。关注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就必须关注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找出其就业竞争能力存在的问题,探究影响就业竞争力提升的因素,从而为民族地区贫困大学摆脱就业困境、顺利就业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家庭经济窘迫、心理贫困、职业发展受阻制约着贫困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而参军入伍有助于贫困大学生缓解经济压力、完善人格和心理健康以及拓宽职业发展道路,为贫困大学生发展提供了又一重要路径,因此,鼓励贫困大学生参军入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和把握大学新生适应能力和入校后适应的主观感受,是开展大学生管理工作和引导大学生完善自我提供重要依据。调查表明,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加强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并注意不同性别大学生影响适应能力因素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江旭梅  姚宗玉 《内江科技》2014,35(11):15-16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针对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以人本管理为核心、提升贫困生管理工作效能相结合的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从国内外阅读疗法应用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面向贫困大学生心理困境的阅读疗法应用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提出贫困大学生心理困境的阅读疗法应用研究内容架构,包括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贫困大学生阅读资料库建设、贫困大学生阅疗模式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7.
魏永鸽 《内江科技》2011,32(9):94-94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盲目扩大招生促使国家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也使人才资源过于大量集中,与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壮大的矛盾更加突出。贫困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资源的弱势群体,其就业现状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超  闫淑军  孙明 《科教文汇》2011,(1):166-168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93名贫困大学生,2985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贫困大学生的SCL-90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且不同性别、城乡、是否独生、是否担任班干部等因素在SCL-90各项因子的得分也存在差异。另外,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贫困大学生明显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进一步的相关分析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低,心理健康障碍越严重。  相似文献   

19.
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摆上桌面。当前社会各界的注意力往往放在保证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却忽视了在校贫困大学生的问题。而针对在校贫困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性组织的学生会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从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补助、心理健康、同学关系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切实可行的制度设计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和把握大学新生适应能力和入校后适应的主观感受,是开展大学生管理工作和引导大学生完善自我提供重要依据.调查表明,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加强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并注意不同性别大学生影响适应能力因素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