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詹天佑》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詹天佑不怕嘲笑,不怕困难,主持修筑成了京张铁路,并且比原计划提早了两年的事迹,表现了他是一位杰出的爱国  相似文献   

2.
国外关于“阅读期待”的研究中,有一种有趣的“杰克现象”:一个叫杰克的学生,父母抱怨他过分迷恋阅读,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一张旧报纸、一份杂志、一张说明书,甚至一页广告都可以使他百读不厌。然而杰克的语文老师却反映,杰克是一个缺乏阅读兴趣的学生,他常抱怨语文没味道、不精彩,没意思而难以投入。杰克对阅读.在家里和在课堂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经研究,杰克的“阅读期待”是借以打发时光,而不是对读物或阅读活动有兴趣。  相似文献   

3.
华俊红 《辅导员》2009,(13):68-68
《我会打电话》这一主题活动是《品德与生活》(苏教版二年级下)中的一个活动主题。下面就笔者在组织这一活动中的一些思考、收获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4.
衡启霞 《考试周刊》2011,(87):49-49
一、教材分析《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五年制第十册教材中的精读篇目。文章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生动,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赋予语文阅读教学诸多目标任务,如: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实现这些目标任务,靠的是一整套小语教材的教化,而非一册教材、一篇课文。如果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各种项目一齐上,面面俱到的结果,常常是面面不到。必须突出重点,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努力让我们的学生在时间  相似文献   

6.
本是学生学习语言,丰富情感,交流表达,培养语感的素材之一。利用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本的主要内容,学习作的表达方法,感受本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新一代的文盲不是指不识字的人,而是指不会学习的人。"为了不让学生成为新一代的文盲,就必须让他们学会学习。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会学生学。"现时小学生当中,有部分还没有真正学会怎样去学习的。要改变学生不会学习的状况,教师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在学校里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是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暑期在家,闲来无事。随手拿起一本苏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刚好翻到韩非所著的寓言《郑人买履》:  相似文献   

9.
张莹 《教师》2013,(31):90-90
我就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夹竹桃》一课来谈谈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11.
《观察物体》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课前,我根据提示,准备好教具,并且对预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之后,满怀信心地进了课堂。  相似文献   

12.
郑百苗 《辽宁教育》2005,(3):51-52,41
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远要比预定的、计划的生动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观摩了一节题为《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公开课,听完之后,心里总有想说些什么的冲动。在这节课上,教师以一曲那英的《春暖花开》暖场,然后引导学生诵读诗歌,接着录音范读,之后集体朗诵;在课堂主体部分,教师直接将教学重点定位在对幸福的解读上,让学生在诗歌文本中找寻不同人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近日,我拜读了徐群老师发表在《语文学习》(2010年7、8合刊)上的《一想到语文,我就心痛》一文。身处语文“江湖”,我能体会到徐老师所提及的高三语文教师的心痛:高水平习作不是好的“应试作文”、教师棱角在教学中被磨蚀等等。碰巧,我今年也带高三,可我想说:一想到语文,我就感到幸福。因为,这一学年,我们一直带领学生追求语文学习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致力于帮助学生了解并建立人的生命活动和言语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说到底,是引领学生走向言语上的自我实现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6.
“感悟”是语文课堂标准中的关键词,感悟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策略。对学生而方,也只有感悟了,他们的语文水平才能提高。特级教师王崧舟一直注重对感悟教学策略的探究,将“感悟教学”作为其主张的“诗意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以他执教的《长相思》一课为例,赏析他的“感悟教学”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主编张庆先生提出了“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精神,其中“倡简”,顾名思义,就是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他认为简简单单地教语文,应当具备这样几个特征:头绪简化,目标单纯;课堂情境相对稳定,而不是像走马灯那样频频转换。我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六册《赶海》一课时,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8.
《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诗人王宜振的一首对秋天的赞歌。在教学时,我激情洋溢,整个教学过程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进行。在我的点拨之下,学生情绪高涨,让人感觉到秋天的热情与活泼。我以"秋风"的到来引领教学,在秋风的吹拂下,我和学生走进了成熟的秋天,感受了热闹的秋天,体验了喜悦的秋天……以下  相似文献   

19.
让历史课堂充满“历史味”,使其体现学科的思想与韵味,让教学内容与学习者的内在需求高度契合,使教学关注学生最该学习和最想学习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才具有张力,这样的教学才会让学生倾尽情智地学习,不断生成学习智慧。如何删繁就简地处理教学内容,如何关注学生就近发展区,是教学设计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下面就以人教版大纲教科书《鸦片战争》一课为例,谈谈我们是如何关注教学内容的“丰约性”的。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传统的说明文,在学案教学模式中,如何科学有效地编写说明文的导学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概括要点、学习和运用语言,如何从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有效地实施导学,如何有效挖掘说明文阅读的价值内涵等,都是本案例探讨的问题。一、从学案导学的内涵预设定标"学案导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致力于引导并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为此,它注重"学什么"和"怎样学"的研究,要求把教学研究的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在《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中,"学什么?"我的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