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军利 《考试周刊》2010,(51):178-179
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对象、学习方法五方面对《探究水的组成》这一节内容进行了说课,力求体现出新课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理念,并提出了对化学演示实验的一些改进方法,以及对教好化学新教材的一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中考试题中的"常青树"。纵观2012年中考试题,水"奇葩"般在各地绽放,命题者常结合生活和热点新闻对其进行考查。下面对有关"水"的中考试题进行盘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考点一水的组成及认识对水的组成和认识的考查,主要以水电解实验为重点,考查电解水的现象及有关结论,有的也会考查实验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的作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汽化与液化》之"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实验探究: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是这一节的重点、难点。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贯彻落实好新课程标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之处,就是开展好这两个实验探究活动。但是笔者总览全国各种版本的教材或教案,发现许多实验装置都有缺点。在此我们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教材必修二第七章第六节"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这一节的内容属于探究实验,该实验探究是对功、弹力做功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和应用,给学生增加探究与体验的机会,以体现新课程改革中"探究发现、合作学习"的理念,同时又是为后面学习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作好知识和思维上的铺垫。因此,为了能够处理好该节内容,在进行实验设计时教师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平面镜"是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的重点内容.对平面镜成像规律和特点学生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探究.出于知识掌握和培养物理素养的需要,本节课我采用了探究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尝到"做科学"的乐趣.下面是我教学中创新尝试与反思.一、让学生课前有活动准备从而集疑1.课前准备的要求:让学生回去按要求照镜子看看镜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设计思路《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抛体运动"规定的内容标准为"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处理复杂运动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一节正是该方法的典型应用.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所以,以此为基础加以引导启发,学生即可应用已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本节课应突出"自主、善导、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通过"提出课题——确定方向——成立小组——设计方案——合作探究——交流总结"等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本节课在设计时突出了以下几点:(1)重视科学实验探究——整节课由探究性实验组成,通过实验设疑解疑、探究规律,体现了科学实验是揭示自然奥秘  相似文献   

7.
正初中生物虚拟实验课件在实验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模拟真实实验过程,便于学生通过实验课件学习、体验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分析实验结果。下面,笔者以设计并参与开发的"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课件为例,谈谈多媒体虚拟实验课件的设计。一、课件设计思路"种子的萌发"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的内容。该节的重点内容是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8.
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对金属与水的反应——钠与水、铁与水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适时提出问题,使教材的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变教材中直接呈现结论为学生发现结论,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从而实现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9.
教学分析《流动的水》一课是二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册内容是科学课的起始教材,重点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认识物体的基本性质,体验科学课的探究过程,学习一些基本的观察、实验方法,为后续科学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水与生命”“浮与沉”之后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88):131-132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是教材中《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一节的演示实验。本文尝试将该实验教学组织方式调整为活跃学生思维为主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旨在锻炼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1 教材分析 1.1 地位和作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1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分析了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相似文献   

12.
张永 《生物学教学》2011,36(3):63-63
"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是苏科版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的一个学生探究实验,该实验是本节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该探究活动,能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明确探究性学习的各个步骤,培养学生的强烈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13.
教学分析《流动的水》一课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册内容是科学课的起始教材,重点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认识物体的基本性质,体验科学课的探究过程,学习一些基本的观察、实验方法,为后续科学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水与生命浮与沉之后进行教学的,主要从指导学生欣赏并比较动、静状态的水入手,通过感受流  相似文献   

14.
金晶 《中学教学参考》2014,(14):111-112
<正>一、主题与背景本学年我参加了南京市伯乐中学的校本教研活动——关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研究。研究活动中葛雅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题为《水的组成》的实验探究课。在这节课的准备、上课、研训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学生身上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和难以预测的智慧,正等待着我们用知识去唤醒和开发。下面把我对这节实验探究课的一些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相似文献   

15.
《课标》和新教科书已经将过去教学中的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明确写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如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变为"探究水的沸腾",演示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变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等,通过多年的课改实践,物理教师已经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多数教师能够较好地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 (2)区分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巾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2)区分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  相似文献   

18.
欧群 《化学教与学》2012,(12):68-69
一、内容介绍"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一节内容是第六章的重点,为后面溶解度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的设计变"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自己探究。三个实验分开做,及时交流,评价,效果更好。在实验设计方面注重控制变量法的引导。课堂上注重学生思维的锻炼。学生在能力培养方  相似文献   

19.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较难掌握的一节内容,教学重点多,教学难点突出.同时这一节也是一节科学探究课:探究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运用实验手段得出定量的结论成为本节课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经多年教学实践、反思,应用自制的"摩擦力演示仪"能轻松化解本节教学中遇到的难题.现将仪器的结构和主要解决的难点介绍如下,与各位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20.
陈燕萍 《中学生物学》2012,28(2):38-39,45
1 教学分析 1.1 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是安排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动物的三大调节以后的学习内容,该部分相对于前面学习内容比较独立,应以植物体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其也有自身特定的调节途径的思路去理解本节知识.该部分内容主要涉及科学家对生长素发现探究过程中几个经典实验设计,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科学知识的方法,领悟科学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是生物科学史探究性教学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