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简要回顾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我国数学教育界部分学者、教师自觉学习与应用数学方法论指导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历史足迹 ,其中“贯彻数学方法的教育方式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数学教育实验 (简称MM教育方式实验 )已从无锡拓展到湖北、天津、北京、新疆等十余个省市。这对进一步推进数学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进行了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注重对数学文化与数学本质的探讨,让数学史融入数学课程,以期通过数学史与数学课程  相似文献   

3.
教育,一直处在改革的漩涡之中.1958年大跃进,提出"教育革命"的口号.1960年编制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内容曾包括偏微分方程的差分格式.随后三年困难时期,进行调整,贯彻"中学五十条".1966年文革,把数学又降为"算账"、"划线".1980年代拨乱反正,回到文革之前.不久,应试教育甚嚣尘上,国家又提"素质教育".进入新世纪,则是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声势浩大.新课程改革十年过去了.我们应该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4.
"新数学"课程改革是发生于1950年代初期、始自美国后来波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香港)但最后被广泛认为"失败的"一次数学教育改革尝试。本文简略回顾了"新数学"课程改革的发生、过程、结束以及此后迄今的数学和科学改革的动向,期望能够为我们理解当前我国进行的课程改革及其间的许多矛盾和论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校应用数学、计算数学专业建于50年代,在60、70年代断断续续进行过生产实习,当时主要是参观工厂,随班劳动。而所谓“劳动”,只不过是在一旁观摩,至多当当副手:递送工具、搬运物品。这样的实习,学生收获甚微,工厂也不欢迎。1981年以来,为了提高生产实习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6.
胡坚 《湖南教育》2003,(23):26-27
数学教育的改革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提出了如“新数运动”“回到基础”“问题解决”等一系列的改革口号,并付诸了行动;建构主义是继这些改革之后于20世纪90年代在数学教育界兴起的又一影响最大的口号,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响应。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理论依据之一就是建构主义。作为数学教师,有必要认识与理解建构主义的内容,并根据建构主义指导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一、建构主义的内容建构主义最初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他认为,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人们对客体的认…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在西方学术界的一种主要理论思潮,以反对理性、提倡多元、强调对话、容忍不确定性为特征,这种思维给数学教育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同时我们也要分析其局限性,以利于对当前数学课程改革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连文刚 《中学教研》2003,(12):39-41
虽然“建模”一词20世纪80年代才输入,但作为一种“数学联系实际”和将“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化”的思维方法,华罗庚等数学家,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就通过数学竞赛培训和撰写“青年数学小丛书”等途径,向广大师生宣传、普及,但仅限于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数学教学方法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率先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10.
数学开卷考试代表了今后新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较之语文、外语、科学等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的学科,数学考试特别要求学生能理解和融会贯通.数学试卷的开卷本身就反映了数学教学目标的变化,即从仅仅关注知识转变为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当今数学发展趋势的几个特点 ,指出了传统的数学教学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阐述了数学模型、数学建模的有关知识 ;介绍了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来由、特点与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以来,我校初中数学组在教学实践中感到把相近知识的内容组合成板块进行教学效果较好.90年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也更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数学的思维能力,最终培养创新能力,我们对初中数学统编教材进行了改革,即把数学中某一方面的知识,按其自身的逻辑系统组合在一起,形成板块,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集中教学.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方法改革20年的分析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 ,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仍有不少地方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因此 ,有必要对数学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总结和反思 ,这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很大启示。分析 2 0年来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命名、核心内容、思路、方法论 ,可以认为 ,数学教学方法改革要有先进的科学理论作依据 ,要注重形成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 ,要考虑动机和情感因素 ,可将教育实验模式作为改革试验的开路先锋 ,要加强改革成效的科学评价 ,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还要注意整体性  相似文献   

14.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数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学教育逐渐成为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关注的对象,由于认知心理学家采取了与数学家、数学教育专家不同的研究方法,因而得出关于数学教育的新的见解、新的结论,这就为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审视当前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数量关系的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加强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结合教学经验以及小学生的智力、思维形成特点,首先阐述了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然后重点提出了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运用,最后指出数学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当今数学发展的趋势的几个特点,指出了传统的数学教学的问题及改革方向,阐述了数学模型、数学建模的有关知识;介绍了大学生数学建模的来由、特点与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数学竞赛的简史及其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数学竞赛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并对新的高等数学类课程的改革进行了讨论和探索,以期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探索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值此世纪之交,对20世纪国内外的数学教育做一回顾,并对未来做一展望。 一、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回忆 本世纪数学教育的巨大变革,应该说是从60年代开始的。 1. 60年代的新数运动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在美国出现了一个找导弹差距运动。最后认为,美国航天技术落后的原因之一是基础理论落后。于是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教育革命。联邦政  相似文献   

19.
数学素养与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强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1(5):118-119,128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简略地分析了数学素养的内涵和三个层次,指出了数学素养的四个要素及相互关系,并分析了数学素养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苏明强 《江西教育》2014,(10):22-22
2001年教育部颁布实施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课标》),标志着我国21世纪初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开始,教学理念的革新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数学从生活中来”这一理念深入人心,课改初期“数学知识生活化、数学教学情景化”等呼声非常高,然而,在改革过程中,许多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看到了数学课堂价值取向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纷纷呼吁“数学课堂应有数学味”,倡导数学教学“数学化”和“去情景化”,这一轮.课改的后期数学课堂开始逐步从“感性”回归到“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