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一、乱用简称简称的使用应该规范。即使是采编者临时有必要使用简称也一定要注意简称的准确,让受众一目了然,一听就懂,不引起误会。《经济日报》1990年10月5日头版发表了参加亚运会的各国运动员惜别北京时的见闻通讯《别情依依》中有一则小标题是:中国台北——“七个难”看到这则小标题,使受众大吃一惊:台北运动员在北京时还有这么多的难事啊?看了正文才知不是“七个难”,而是在北京受到热情接待的“七个难忘”。这里的“难忘”是绝对不能简称为“难”的。  相似文献   

2.
一、引号在新闻标题中的作用在"读题时代"的今天,新闻标题作为新闻的"眼睛",尤为重要.在新闻标题的写作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引号.引号的合理使用,既可以点亮新闻的"眼睛",又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睛". 首先,新闻标题的引号,使引用部分成为标题中相对集中的重点,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去集中理解标题,并进入正文.  相似文献   

3.
李爽 《新闻世界》2013,(9):26-27
报刊语言是报刊信息传播不可或缺的载体,都市报新闻标题的口语化现象是社会发展以及语言本身发展的趋势,本文结合我国报刊行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地分析了都市报新闻标题的口语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5.
简析新闻标题的歧义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析新闻标题的歧义现象江苏如东人民广播电台顾光燧新闻标题(包括广播新闻的内容堤要,下同)的制作,要求准确。造成新闻标题的不准确有各种表现,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下面只从新闻标题的歧义现象来分析不准确的原因。一、乱用简称简称的使用应该规范。《经济日报》1...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各类地方都市报为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吸引受众、增加发行量,在新闻标题上突出口语化,地方都市报新闻标题口语化现象日渐突出。"文好题一半",要制作一个吸引读者的好标题,可以巧妙运用拟人、比喻、对仗、设问等各类修辞手法;多用、活用动词增强感染力;用新闻报道中口语化的直接引语做标题;使用方言,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盛新华 《新闻界》2007,(5):171-172
本文结合例子,分析了新闻标题中经常出现的词语多个义项同时出现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如果你稍留意报纸的新闻标题,不难发现,在一个时期,一个季节,或者几天里,不少报纸的新闻标题,会跟通俗歌曲,甚至跟街上少男少女穿的服装一样,也会“流行”。今天,A报用这个标题,明天就会有B报使用同样的标题,久而久之,A、B、C、D……大小报刊争相使用。因此,把这些经常能看到的标题,称之为“流行标题”,真是恰如其分。有一段时间,笔者曾看到《爱的奉献》、《洒向××都是情》、《为了母亲的微笑》等标题,竟然在大小十几家报纸上重复数  相似文献   

9.
蒙丹 《大观周刊》2013,(8):134-134
随着媒体市场化竞争日益剧烈,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新闻标题娱乐化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语用现象.以提升新闻媒体的竞争力。而在法制新闻报道中,娱乐化标题也逐渐被广泛使用,笔者以近年来的法制新闻标题为例,分析其娱乐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同义连用是古汉语里一种重要的词汇现象.现今一些文言文教材,由于注释者的疏忽或不明了古人行文有同义连用之例,存在着注而不当和当注未注这两种亟须匡补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当今,在各种媒体激烈竞争的传媒环境下,报纸新闻标题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标题失实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使其公信力大大受损。作为报媒应反观自身,要运用有效的策略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这就需要报纸加强媒体社会责任感,报媒从业人员始终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并提高其专业水平,严格新闻遵守法律法规,防范报纸新闻标题失实,维护报纸作为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丰富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在新闻标题中,适当地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能生动形象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显示出一定的艺术魅力。例如,《解放军报》报道某部六连坚守无名高地的事迹的标题;《一个战士就是一座山峰一个连队就是一道长城》(1985.9.21),这里包含两个夸张,并且是以暗喻和比拟的形式出现的。通过夸张的手法,这个标题成功地塑造了人民解放军战  相似文献   

13.
幽默是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它的特点表现为将事物用滑稽的形式作诙谐而含蓄地表达。有人曾说过:没有幽默感的语言是一篇公文,没有幽默感的人是一尊雕像,没有幽默感的家庭是一间旅店,而没有幽默感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可见幽默在写作中是何等重要。但是在有些人看来,幽默仿佛只存在于相声、笑话、小说、喜剧和漫画中,与新闻无缘。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新闻作品中,就有不少运用幽默的。新闻标题制作是否可以借鉴一点幽默呢?回答是肯定的。生活中有一些新闻事实,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幽默成份。如果让标题幽默地与读者见面,岂不是比板着严肃而呆板的面孔出现好得多?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趋势下,人们的多语能力使各类语言进行交错,新闻标题中出现语码转换的频率越来越高。本研究在维尔索伦的顺应论及于国栋的顺应性模式的框架下,从语用学角度对时政新闻中出现语码转换的代表性标题进行语用顺应性分析,认为新闻编辑者在拟定标题过程中顺应了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以达其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任琦 《新闻实践》2010,(6):38-40
在信息海量化、媒介样式多样化、受众触媒时间有限化的时代,新闻标题在平面媒体的信息传播中的重要地位更为明显。一向以严肃稳重面目示人的党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闻标题的制作是否受到影响?今天的党报较之世纪之初的党报,其标题制作又有哪些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在新闻媒体上,常见的标题制作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字方面主要有使用不规范的字;词汇方面,实词方面主要有误解词义、词义重复、缩略不当和不必要的语码转换,虚词方面主要讨论了结构助词和介词的误用;语法方面主要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句式杂糅三个方面分析了新闻标题中语法错误现象。通过分类评析,可以看出新闻标题方面的错误应引起新闻出版界对语言文字规范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前,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通过报纸或网络了解新闻时,通常是先看标题.然后决定是否看详细内容,所以,新闻标题就显得尤其重要.要想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标题除了要准确,还要新颖,这时候,社会上流行的时尚语言就会进入新闻标题.本文主要从类型、表达作用等方面考察新闻标题中的时尚语言.  相似文献   

18.
简称在新闻标题(包括广播新闻提要)中的运用是很普遍的。用得好,标题简洁明了;用得不好,引起歧义,甚至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说说新闻标题中的简称运用。一、要用规范化的简称这里说的规范化是指社会已承认的简称。既是规范,就不能随意生造。请看《浙江日报》1990年8月4日的一则新闻标题: 永康千户菇农不愁销路“菇农”是“种菇农民”的简称,  相似文献   

19.
傅毅飞 《新闻通讯》2010,(10):49-50
近年来,像“躲猫猫”、“打酱油”、“俯卧撑”、“范跑跑”、“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很傻很天真”、“被幸福”、“犀利哥”……这样极富特色的网络热词不断涌现,影响并丰富我们的生活。所谓网络热词,又称网络流行语,指的是由网民创造或发掘的、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盛行的词汇或句子。它反映了网民对某一公共事件和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因果关系"是语法中偏正复句的一种形成,常有"因为"、"所以"之类连词将复句联接,所以很明显.但是,在新闻标题的因果关系中,很少有这种连词出现.因此,容易误用.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三种误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