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长的主要精力应该是抓教学,校长不抓教学就是失职,但做起来却很难。几年来上级领导向我们提出了好多要求:“三教(全日制中小学、农民业余教育、农村幼儿教育)一齐抓”。“一长抓两校(全日制学校和多种形式业余学校)。”“校长要管教、管人、管财、管物。”可是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呀?  相似文献   

2.
在近日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北大校长许智宏说中国大学校长“什么事都要管”,他认为这样“分散了我们很多精力”。对于许的说法,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也有类似的苦衷,他认为,除了教学工作之外,作为校长,他们还要管学生生活、学生住宿、学生食堂、教师住房、教职员工子女入托等问题。两位校长的话暴露了高校管理和运作中的一些问题。作为校长,做什么事情都要“抓全盘”,甚至达到了员工生老病死都要过问的地步。这样的现状,不利于做学问,更不利于教学管理。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把精力放到解决职工生活上,势必就要影响到教学管理;把精力…  相似文献   

3.
校长决定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学校的一切工作。可以说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对人事权的应用,尤为重要,应慎之又慎,“用人得当则事成,用人失误则事败。”这是作为一名校长和管理者必须懂得的基本常识。校长应做到在选人和用人上知人善任,用人所长,避其所短,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发挥其长处,心悦诚服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实现学校的各项目标,为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积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作为一校之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如何用人,在当今人文化管理的时代尤为重要。因为再好的校长能力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也不可能把整个学校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马晓洪 《江苏教育》2008,(11):55-56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校长管理包罗万象,然而,校长的精力是有限的,凡事总得抓住主要矛盾。这就需要校长运用权变思想、权变策略,智慧处置,灵活应对,所谓智慧一出,境界顿开,方能驾驭自如,游刃有余。我以为,校长大致应智慧处置好管理中的以下六对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晋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1):66-73
能人治校是学校管理的常态,依法治校是学校治理的终极状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法治性是其中最重要的特性.在能人治校转变为依法治校的过程中,能人校长能够发挥出重大的作用,但前提是能人校长能够完成转型.文章指出,校长需要从全能校长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放在成为"教育家"上.  相似文献   

6.
王晋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1):66-73
能人治校是学校管理的常态,依法治校是学校治理的终极状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法治性是其中最重要的特性.在能人治校转变为依法治校的过程中,能人校长能够发挥出重大的作用,但前提是能人校长能够完成转型.文章指出,校长需要从全能校长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放在成为"教育家"上.  相似文献   

7.
校长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位著名教育专家讲,校舍、教材和教师是办好学校的三个要素。如果说校舍是办学的骨骼,教材是办学的内脏,教师是办学的神经,那么校长则是大脑。如果说校长是教坛的指挥,是校园的旗手,那么校长可以指挥训练有素的教职工队伍奏出动人的乐章,可以带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取得一个个教改的成功,使学校迈上新台阶。苏霍姆林斯基讲:“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一位著名校长讲: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教育质量是办学的生命,学校管理是办学的关键。其实,校长就应这样,把主要精力用在抓灵魂、抓生命和抓关键上…  相似文献   

8.
抓"大事情",放"小事情" 如今的校长大多非常投入,兢兢业业,以校为家,有的校长甚至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全身心地扑在了学校工作上,几乎做到了"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但校长如此卖力地工作科学吗?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作为校长本没必要事无巨细地一统到底.如果校长事事操心,样样都管,那么校长纵然有三头六臂也无济于事.不仅如此,如果校长凡事都自己抢着干,对下属不放心,包办代替,就会导致"越位"现象,束缚下属的手脚,使下属无所适从,才能得不到发挥,能力得不到培养,最后忙的、累的、苦的只有校长一个人.  相似文献   

9.
一位教研室主任在学校调研的时候,对学校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看守型的校长抓安全,维持型的校长抓常规,有思想的校长抓课题.聪明的校长抓质量,想发展的校长抓教师的校本培训。”表面看来,这句话内容丰富,对校长的工作思路不无启发,但是细细分析,却有不少值得“回味”之处:安全是学校头等大事,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管理中,不同的校长有不同的管理艺术,有的校长践行有为而治的理念,事事亲为,以身作则,啥事都管,结果是校长不亲自抓的工作很难上去,班子成员总是畏头畏脚,一切看校长的脸色行事,不主动拿出工作的思路;有的校长崇尚无为而治的真经,总是把任务分派给副校长或中层干部,让他们来做具体工作,自己却躲在背后享受清闲,班子成员累得苦不堪言,有些需要校长拍板的事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安排。究竟有为而治无为而治优劣何在?孰是孰非呢?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呢?  相似文献   

11.
校长的本事再大,他的知识、经验、能力、精力都是有限的,真正“什么都懂”、“什么都能”的人是不存在的。因此,高明的校长,大都注意听取来自教师的心声,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如何搞好教学是一个校长的主要工作之一。实际上,许多校长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上,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了促使校长用主要精力抓教学,甚至硬性规定了校长必须兼课的节数和听课次数。但在基层学校,我们也时常听到不同的声音。 在教育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校长要不要兼课?校长兼课究竟好不好?就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了部分一线的校长和教师谈了他们的看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一位好校长首先要姓“教”。要以“教”为主。育人为本,集中主要精力,抓好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对校长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汪虹  樊金东  汪任远 《天中学刊》2005,20(3):128-129
书记和校长分工不同,党委书记是党委成员,是党委会议的召集人,党委通过党委会议的决议.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学校中的领导作用。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应当对学校办得好坏负全责。解决校长和书记“谁是第一把手”而产生矛盾,关键在于加强学校的民主法制建设。目前在校内外公开选举校长,在党员中公开选举书记,条件是具备的。经济发展让教育先行,民主政治建设可以让学校先行。  相似文献   

15.
以校为家是很多校长对教师的期待,能让教师以校为家也是校长管理成功的一个表现所在。如果能让教师心甘情愿、踏踏实实地以校为家,把精力集中在工作学习上,确实会有助于教师的进步和学校的发展。然而,有些校长要的只是一个以校为家的表象,要求教师都要以校为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管理中人们常说校长要学会"抓大放小",即抓住学校中的大事、要事来实施管理,或者说抓住学校的中心工作和某阶段中突出的工作及重点的活动进行管理。而我在实践中体会到:学校管理不仅需要校长会"抓大放小",更需要校长能够做到"抓大管小",既要抓住学校的  相似文献   

17.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其责任意识的强弱,管理能力的高低,作风是否民主等,都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管理者唯有以人为本、廉洁自律、精通管理、善抓细节,学校干群才能拧成一股绳,实观学校的管理目标和育人目标.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校长就要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8.
校长在走上校长岗位之前,绝大多数是学校的教学骨。教而优则仕。校长不但能上课,而且大多是教学方面的佼者。由于对课堂教学驾轻就熟、挥洒自如,很多校长一眷恋着课堂,割不断讲台情缘。可实际情况是很多优秀教师走上校长岗位后,却又怕课。是什么原因导致能上课的却怕上课呢?一是精力跟不上。校长也是人,不是三头六臂的神仙。校来了人,校长要接待;上面开会,校长要参加;办学经紧张,校长要跑;学校管理,校长要带头干;学校发展方,校长要想……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事务性的工作经耗去了校长的主要精力,如果再上课,校长还有多少力去熟悉教材、熟…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学校管理工作头绪纷繁,而一个人的能力、精力和时间又都有限,加之许多校长还都兼任教学工作,以致几乎每一位学校校长都感到工作繁忙,穷于应付,一天下来疲惫不堪。产生上述状况的原因很复杂,怎么办?解  相似文献   

20.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校长善于抓教学,学校教育就发展,反之,就会受到挫折,误人子弟。事实证明:学校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就是坚持在学校工作中分正业、办正事。那么,怎样落实教委“一把手要抓教学”的要求呢?一、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妨碍校长以主要精力抓教学的因素:一是任务多、会议多、检查多,校长忙于应付行政工作。二是教学与教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教学工作与学校创收、教学与其他各项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关系,不好处理。这些问题不解决,“一把手抓教学”就是一句空话。我的做法是:凡来自个别方面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