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2):107-108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之一,而词汇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语言学习的基础。如果不能有效地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就不可能运用语言进行顺畅的交流。因此,教师大量的词汇输入需要转化为学生相应的语言输出,在外语教学中师生应重视词汇的教和学。  相似文献   

4.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语言运用得体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1.教学实例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书中提出:高中英语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在以上几项中,学习策略是提高学  相似文献   

7.
全中英 《考试周刊》2008,(53):122-123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其中情感态度作为五大课程目标之一,是影响学生学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础。”由此可知.听说能力作为语言技能则是形成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这种能力同时也是普通高考英语必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汪钦钦 《考试周刊》2008,(53):109-109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五部分构成:语言技能、语  相似文献   

11.
裘小华 《教学月刊》2010,(10):23-25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张彩娣 《考试周刊》2011,(91):127-128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要素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5.
《高中英语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必须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其中,情感态度的好与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因此,在高中阶段,  相似文献   

16.
课程标准中提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而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目标的确定,将英语课程从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提高到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格,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英语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当代语言学代表人物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活动、语言能力和语言知识是统一的.也是密切联系的.用这种理论指导外语教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标准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讲授,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一种基于认知的综合实践能力。语言学习的目的和基本途径是与他人交流。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如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