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荒谬命题时.指出杜林的失足在于他把世界统一性的前提与世界统一性本身这样两个不同的问题混为一谈了.世界必须首先存在.然后才有可能是统一的.但是,这个前提仅仅说明世界确实存在着、它并不能解释包罗万象的世界为什么会千差万别,无限多样,而这无限多样,千差万别的世界又为什么是统一的,以及统一于什么.这正是世界统一性本身必须回答的问题.那么,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什么呢?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在这里,恩格斯提出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科学命题.彻底贯彻了唯物主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崛起,打破了以英国为首的欧洲统治世界的局面,从此,美国步入了世界强国的行列,并从中不断发展,最后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同时,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讲,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3.
重归故里——试论现代德育向生活世界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向生活世界回归是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当前德育困境的原因之一,就是一味注重科学世界的德育而忽视甚至遗忘了生活世界的德育,从而泯灭了生活世界生动的主观性.因此,现代德育应回归生活世界,从中找回其主体意识及其意义基础.  相似文献   

4.
这个世界创造出了繁荣与文明,同时也产生了各种令人鄙视的丑陋:空虚、伪装、黑暗.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奇特统一体. 应该说,世界上最引诱人的莫过于欲望.它使世界缤纷多彩,让人们不断追寻.追寻欲望的过程坎坷而辛苦,但是正因为有了现实的残酷,强者才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5.
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的感性世界是马克思哲学所关注的真正对象,而这样的世界究竟具有哪些具体内涵,仍然有必要进行深入、系统的辨析.无疑,在马克思那里,感性世界就是人们的实践活动所造成的那个现实世界、现存世界,就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社会和入的统一.这里重要的一点是,正是以实践观点为核心,马克思真正揭示了感性世界的对象性内涵,澄清了思维世界、价值世界与感性世界的内在关系,并对感性世界的自在性和自为性予以了科学说明.  相似文献   

6.
海滩之乐     
寒假里,我随学校组织的赴澳游学队伍,漂洋过海来到了澳大利亚.第一天我们就去了著名的黄金海岸.秀丽的海滩风光,使黄金海岸成为世界有名的旅游胜地.那里有华纳电影世界、梦幻世界、水上乐园、海洋世界等,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黄金海岸的海滩泳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思想的批判性特征决定了其世界历史理论的批判本质.在理论层面,通过哲学批判,马克思揭示了世界历史生成与发展的现实性,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阐明了世界历史的资本本性.在实践层面,指认共产主义是扬弃资本的世界历史的现实运动.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将共产主义运动定位于人类解放的高度,才真正构成对资本的世界历史的实践批判;经由共产主义运动生成的世界历史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红楼"佛语     
张威 《华章》2010,(22)
<红楼梦>描写了两个宗教世界:一个是以"大观园"为代表的理想世界;一个是"大观园"以外的世俗世界.作者在追求人的无限性这一理想时,对理想世界表示了赞美和向往,对现实世界表现了嘲笑与贬低.  相似文献   

9.
“改变世界”与“解释世界”不能割裂开来,“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将“实践”概念引入.“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是马克思对“哲学的世界化”与“世界的哲学化”问题进行了进一步阐述,思想在实践上变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在现实中实现哲学.  相似文献   

10.
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世界主导教育导致了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脱离,教育要走出这一困境就有必要回归生活世界.但是超越性是教育的本质特性.如果忽视这一点,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就会走入回归日常生活的误区,因此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应以超越性为前提.  相似文献   

11.
拓展都市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斯宾格勒在谈到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时,阐释了城市历史嬗变的过程,"从最初的交易中心发展起,到了文化城市,而最后,直到世界都市"[1](P360).他指出了世界都市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说:"文化到文明之间的过渡时期,在古典世界,是发生于西元前第四世纪,在西方文化,则发生于十九世纪.从这过渡时期以后,所有重大的心智决定,皆发生于三四个'世界都市'之中,而不再由全世界来决定.从前,即使是一个小村庄,也是世界的一部分,而现在,世界都市则已吸尽了整个文化的内容,那些古老而广大的土地,变成了俗不堪言的地域,只配以其剩余价值,来奉养世界都市中的高级人类."[1](P30)斯宾格勒认为世界都市已成为影响和主宰世界的重要核心,世界都市已吸纳了世界文化的主要内容.无论斯宾格勒对于世界都市取何种姿态,他对于世界都市在人类文化与世界格局中重要性的分析,是切中肯綮的.  相似文献   

12.
C.S.路易斯在《纳尼亚王国传奇》中所隐藏的生死观受基督教文化影响较大,认为死亡是从一个世界向另外一个世界迁徙的美好过程。死后的终极世界,即阿斯兰世界,囊括了所有世界的美好部分。这部传奇中主人公们在其他世界的生活,使他们多了几重人生;其本质是路易斯多了人生的机会。人生的多重性不仅是指艺术的享受,对路易斯来说是真切的,因为他视文字所创造的第二世界比这个世界更为真实。了解C.S.路易斯的生死观,可以更好体会该部作品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3.
2001年,飞盘运动正式成为国际世界运动总会(IWGA)举办的世界运动会(WG)的正式比赛项目.世界运动会是除奥运会外最大的国际综合运动赛会.2025年世界运动会将在中国成都举办,那时我们有机会看见中国飞盘队在世界运动会上的表现. 在世界城市运动会中,飞盘运动中的花式飞盘也成为了正式比赛项目.  相似文献   

14.
人,通常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为生活世界,一为梦想世界.生活世界完满的人,是不需要梦想世界的,但世界上有生活完满的人吗?没有,所以人人都需要梦想世界,梦想是每个人的精神面包.有的人把这个面包做出来了,他就成了作者,如果做得又好看又好吃,他就成了大师;有的人不会做面包,只会啃,他就成了读者;还有的人,一边啃一边说三道四,他就成了评论者.  相似文献   

15.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辟了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把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东方的民族解放运动联结起来,形成了一条反对帝国主义的世界革命战线.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战线,在一个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内推翻了资产阶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相似文献   

16.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文章探讨了哲学意义的"生活世界"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误区.重新审视了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应重建"理性生活",回归"公共生".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的扩张导致了教育与"生活世界"的疏离.教育评价的范型经历了由"生活世界"向"科学世界"转换,形成了基于"科学世界"的评价."科学世界"的评价存在封闭性、调控性、单一性、"非人化"等特征.为此,教育评价应面向"生活世界":评价视域"全景开放",评价过程全息浸透,评价标准动态生成,在"理解"基础上形成"全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人生活在人化世界之中,也生活在自在世界之中.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人化世界与自在世界的有机统一.作为人化世界形成基础和作为人类生活外在自然环境并对人类生活发生直接作用的那部分的自在世界与人的关系对人来说甚为紧要.与人化世界一样,作为人类生活外在自然环境的自在世界所引发的生活效应.也是人的现实感性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对之既要诉诸客体的或直观的理解,也要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抽象自然观的批判,并非主张对自在世界的虚置化.自在世界对人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那种认为"自在世界与人无关"的观点是虚妄之论.它不仅否定了作为人化世界形成基础的那部分自在世界对人而言的积极意义,从而导致对人的实践和人化世界的唯心主义理解,而且会麻痹人们的神经,使人在作为人类生活外在自然环境的自在世界的破坏作用面前陷于纯粹被动的、毫无防备的危险境地.  相似文献   

19.
LOREAL,这个来源于希腊语"OPEA"象征着美丽的名词,在世界美容化妆领域风靡了整整一个世纪. 1907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合成染发剂的法国化学家欧仁·舒莱尔创办了欧莱雅公司.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欧莱雅已经由一个小型家庭企业跃居世界化妆品行业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20.
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历史教学》2006,(2):32-35
英国是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作为世界最早的宪政模式,英国议会君主制对世界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英国代议民主制的宪政模式与世界各国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相结合,构成了当今世界议会民主政治的万花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