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对“三维目标”——语文素养的思考 新课标提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语文基本理念,并且以此作为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是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的学科教育一直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科教育越来越追求学科自身知识体系的科学化和系统化,而忽视了教育对象——青少年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心灵、人格等方面健康发育的需要,忽视了青少年价值观、情感和态度的养成,使青少年难以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以及家庭、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学生的人格素养有所下降,如何进行好历史课教学,特别是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实行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一、历史教学加强人格教育的原因1.人格教育的提出是新形势下的时代要求21世纪,剧烈的社会变革,必然会引起人们的人格心理冲突,这就注定,我们未来的一代或几代人都将要在这种文化心理冲突的环境中成长,怎样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尤其是具有良好人格素养的现代人,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这一方面,人格教…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使教育方案得到完善,新课改范畴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在其教学核心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培养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上有了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师在知识的灌输和培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更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中情感的释放,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以师生为主体对课程内容开发、生成、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个性化创造过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多角度进行不同性质的交往、不同类型的互动过程;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通整合、反思体验、领悟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下教师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素质,应该树立怎样的教学观,这是每一位教师在实践教改过程中必须首要明确的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教学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出现了新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广泛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空间的扩大化都使得语文教学有了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8.
“托儿”,《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方〉指从旁诱人受骗上当的人。词典上的解释说它是个方言词,实际上全国各地都有许多人明白那套骗人的把戏是怎么回事。应该极少有人会把这种事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但相信教育圈内的人们对公开课中的“假课”现象可能并不陌生。由于也许并不太复杂的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动机和原因,许多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和教师对此现象似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有时甚至奉为法宝,以致在许多教学观摩活动中一堂堂历经预演、导演加表演的,精致得臻于完美的公开课奉献于观摩者的面前。每一次观摩这样的“假课”时,望着那…  相似文献   

9.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三维教学目标,它凸显了教育过程对人的关注和育人的时代要求。本文将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三个方面论述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初中课程标准》颁布已久,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依然有老师把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唯一,漠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初中课程标准》与传统语文教学比较,一个重大的突破是重视基础功能的人文性,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培养学生高尚的美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因此,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应该前所未有地注重探索语文  相似文献   

11.
课改大潮中的青年面对《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不断反思自已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课改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现将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反思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任强  尤晓娟 《山东教育》2007,(11):46-47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无论《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是《全日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都强调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认为,日本现代教育理论家广岗亮藏提出的“解决课题教学法”,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瞄准三维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必须在有效的教学手段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困扰职中教育的因素之一,是职中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对他们的学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寻找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听说读写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音乐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架起了一条“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改革。在初中人教版的教材要求中要进行素质教育,为此,人文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使得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良好的提高,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重视课堂教学过程渗透人文素养,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希望本文的相关内容能够对教育人士有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要深人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可以将它与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情意领域(affective domain)联系起来。情意领域主要涉及一个人的情感、态度、兴趣和价值观等。我国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际上刚好与情意领域相对应。情感不仅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情感注入,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20.
国民素质教育,是我国长期以来所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每个公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理念应运而生并得到了真正地落实。在新课改理念真正得到落实的同时,如何使初中语文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了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说明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