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欢     
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阕词,非常喜欢,到现在还能背诵: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睛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阕词,苏轼在旁边写着"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原来是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淡茶,配着山野里的蓼茸、蒿笋,然后自己赞叹着:"人间有味是清欢!"当时所以能深记这阕词,最主要的是爱极了最后这一句,正是试吃野菜的这种平凡的清欢,才使人间更有滋味。"清欢"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独品清欢     
北宋元丰七年,曾经沧海的苏轼远离尔虞我诈的官场,游历泗州南山,在南山里喝着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蒿、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苏轼不由自主感慨一句:"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相似文献   

3.
清欢     
<正>东坡先生有诗云:人间有味是清欢。所谓"清欢",即清雅恬适之乐。清欢者,清淡的欢愉也,不是大欢,也不是狂欢,更不是贪欢。当年东坡先生被贬黄州时写下了这句诗,而正是他在黄州的这段经历成就了他不凡的文学人生。即使被贬,他也没有消沉,而是与赤壁下的清风、高崖上的明月为伴,感悟到至深的人生哲理,写下了《赤壁赋》这样的千古名篇。  相似文献   

4.
清欢     
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到现在还能背诵: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相似文献   

5.
东坡公有言"雪沫乳花浮午盏,人生有味是清欢。"这"清欢"的境界,恐怕惟有手持一杯香茗时,才可以真正体味到。于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清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缓释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  相似文献   

6.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是苏轼被放逐黄州时写下的一阕词.苏轼到山中拜访旧友,春色正好,晴阳飘柳,旧友处无烈性陈窖供人酣怀,无山珍野味供人大快朵颐;唯有一盏香气清郁的雪沫乳花午茶,一盘用梅子青瓷或是白瓷盛上的春笋芦蒿,人口清脆,略带微苦,细细咀嚼唇齿间溢开满山的秀色和初露晓风的悠韵.这便是清欢吧,像林涧涓涓温婉,捧一捧泉水啜饮,微寒又透凉,咂咂嘴,一股清甜自舌根开始荡气回肠.只可惜清欢这种滋味如明前龙井,培育它不仅要沃土润壤、细雨和风,又要待晨曦未至的恰好时候,玉手亲拾:而最要紧的是,心里要有一副灵敏至极的味蕾,平和从容地品尝这如橄榄般的悠长.  相似文献   

7.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相似文献   

8.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喜欢这首词的主要原因,是爱极了词中的句子:在山庄农家,泡一杯乳花似的清茶,品山间蒿笋的春盘素菜。东坡居士正因为有这样一种吃野菜的平凡的清欢,才忽觉人间更有滋味。  相似文献   

9.
宋代文学家苏轼被贬离京 ,不能再过钟鸣鼎食的富贵生活。他从平常的清茶淡饭中发现了生活的诗意 ,便在《浣溪沙》一词中写道 :“人间有味是清欢。”意思是人间最有情趣的是清幽自在的生活。读《三个有关陌生人的故事》 ,从两家遭遇不幸和那位美国女士得到万幸的故事中 ,我们不难获得这样一种感受 :人间有幸是真爱。人生在世 ,要想避免不幸与痛苦 ,获得美满和幸福 ,就需要对身边的人们 ,乃至萍水相逢的陌路人 ,抱有一份真诚的爱心。只有有了爱 ,人间生活才绚丽多彩 ;只有有爱 ,生命之泉才汩汩滔滔 ,生命之花才永开不败。因为爱 ,那位海边散步…  相似文献   

10.
<正>苏轼有言:“人间有味是清欢。”漫赏春光,流连山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何必“局促一室之内”?品味自然的滋味,亲近自然,投身于明山丽水、如画风光之中,尽享生命清欢。寄情自然,遍赏山水,自古已有文化渊源。东晋谢公隐于东山而不仕,会稽秀丽山水中,他潇然的背影仿佛凝成一支笛曲,悠然回响于林间。宋代雅士林逋亦曾言:“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文人墨客心中总有山水情怀,与山水为伴,生命在其中找到了文化共鸣与深长情谊。  相似文献   

11.
曹瑞娟 《现代语文》2005,(10):27-28,31
苏轼(1037~1101)堪称中国文学史上一座无可争议的高峰."如果没有苏轼,宋代文学将会平淡得多."对于苏轼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苏学".中国文学史的长可群星璀璨,而苏轼之不同于李白、杜甫、曹雪芹等文学大家的独特魅力,就在于也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表现出了超逸的人格风范,并将其种种人生感受和哲思无不尽意地付诸文学创作.他能够把自己从时代氛围、自身经历中所获得的人生感悟融注于具体形象和日常生活之中,浑然无迹,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生动的"理趣".  相似文献   

12.
张永生 《山东教育》2013,(7):115-115
“马兰不择地.丛生遍原麓”“不美珍馐宴.忘情摘嫩椿”“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适逢春意浓,又闻野菜香,每当春风轻拂,脑海中便会涌出古人咏诵野菜的诗句来。  相似文献   

13.
《快乐阅读》2020,(3):78-78
《人间有味是清欢》——浙江宁波白心语我毎每读到梁实秋先生关于食物的文字,总要不停地咽口水,觉得没有比吃更充满幸福感的事了。我们喜欢吃一种食物,并不只是因为它好吃,更因为其中饱含着满满的情——平凡、温暖、又润物细无声。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读者》等杂志社签约作家李丹崖又出新作《人生有味是清欢》。丹崖善于烹制心灵美文,哲思故事。从事创作至今,已发表文字150余万字,近百篇文章入选各种图书。《人生有味是清欢》通过100余篇哲思随笔,以优美细腻的笔触,向读者呈现出浸润着智慧和爱的美文佳作,读来有一种怦然心动、欲罢不能的感觉。李丹崖的文章多是短小精悍的。灵性的文字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人会说,短小的文章能有多少信息含量呢?如果这样认为,你显然是没有认真阅读李丹崖的文章。一篇篇具有  相似文献   

15.
正初春,绵绵细雨,漠漠轻寒,在这样"婉约"的天气,翻出自己心爱的古诗词,细细品味,只觉暗香浮动,心静如水……也许,我们需要古诗词,便是需要在这样的浮生,偷得片刻的清闲。让心沉静,目光便可以高远,可以越过俗世的烦扰,欣赏细瘦黄花中人淡如菊的美丽;品尝使人间有味的寂寞清欢;明白生活中还有,更重要的事。  相似文献   

16.
曾辉 《文教资料》2012,(17):6-7
平淡之美是中国古代诗人孜孜以求的最高美学理想。"平淡"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理论上真正成熟的标志,是苏轼对"平淡"内涵的深刻阐释。苏轼阐述了"平淡"的审美内涵,并且把平淡与人生境界结合起来,包含了深刻的哲学思索,从而使平淡诗美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张力。平淡诗美的审美张力表现为"平淡"而"有味"、"似淡而实美"。  相似文献   

17.
<正>提起苏轼,中国的读书人没有谁不知道他。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可以用两个字来评价,那就是"不朽"!苏轼的人生经历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独一无二"!他的人生正如他的号"东坡"一样,一坡又一坡,而且大都是下坡。苏轼的一生,历尽坎坷,一贬再贬,可以说是中国贬谪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苏轼一生最大的成就不在于他大量的文学创作、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而在于他于困境中修炼而成的超然乐观的人生智慧这才是他留给后人最大的精  相似文献   

18.
淡泊:人间有味是清欢 美国巨星罗斯顿陨落前的警语:“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时时在我耳畔回荡。然而,叹大千世界,悲恨相续,无数人依然竞相为生命背囊增重。或许,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安静的夜晚,思考,生命需要的是什么?我听到一个声音传来:生命的需要,是一颗清净淡泊的心。  相似文献   

19.
诗词生活     
人间有味是清欢结束了一个下午的学习,终于可以坐在桌前,好好放松一下。南瓜稀饭、豆沙花卷、泡菜,简单到极致的饭菜,却因为这难得的空闲变得可爱起来。白落到眼里,也是不一样的光景,白色的瓷碗盛着粥,米粒因长时间的熬煮变成松散而半透明的形态,与乳白的米汤奇异地融合在一起。金黄的南瓜被切成小块,埋入粥中,使这白粥染上了些  相似文献   

20.
真味的清欢     
文化·中国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是民族的魂。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于是,李洁非在元旦的时候想起了已经被称做"春节"的躺在宋人《梦粱录》中的"正月朔日,谓之元旦";刘长春在追寻"宣纸上的记忆"时用饱蘸浓墨的笔"题写"了《"另类"贺之章》;《青春盛唐》在李泽厚的文字里被追摹;于丹在谈到《论语》的时候,有了"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冰冷,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这样的论述。当文字不再是这个娱乐至上年代的狂欢载体,而复归其"天然"的"真味",我们遭遇了东坡学士的"人间有味是清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