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辈于漪老师在《语文的尊严》一书中曾经深情地谈道:希望我们的学生一捧起语文书,就能升腾起对母语的挚爱深情;一捧起中国经典作品,就有强烈的阅读愿望。同时,她也希望语文教师用智慧和心血铺就的一节节语文课充满勃勃生机。每每读到这些文字,我的内心便充满喜悦与敬慕之情。我想:我们从事的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是多么神圣的事业。在语言文字组成的美妙乐章中,我们如何一次次于无声处拨动学生的心弦,如何润物无声地浸润他们的思想,如何于无形中延展他们的思维,多年来,我一直不断探索,试图取得更大的进步。今天,我就以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的教学过程为例,与大家分享我的认识和感受。  相似文献   

2.
翻转课堂重新定义了教学模式,赋予了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本文以《鸿门宴》的教学为例,以"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及"课外延伸"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就如何将翻转课堂模式科学、合理地运用在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之中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3.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提高了古代诗文的比例,更加强调以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古诗词教学,以满足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和感知文化精神的需求。情境创设有益于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登高》为例,从导入、朗诵、观察、情感和实践等方面探索古诗词情境教学之法。  相似文献   

4.
《登高》这首诗选自中等师范学校《阅读和写作》第四册诗歌单元,主要鉴赏唐代诗歌。唐诗是中国文学的奇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5.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极富美感的散文。朱自清先生通过描写荷塘月色中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渴望自由的情感。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这篇优美散文的内涵。文章以《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为例,对高中语文审美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只有加强“内功”修养,强化课堂上的正确引导,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效果。本文拟以杜甫《登高》诗中的两句为例探讨教师如何提高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7.
刘学习 《现代语文》2011,(10):84-86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登高》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的一首诗。这个单元学习唐代诗歌,主要目标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领略诗人的艺术风格,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联想是诗歌的翅膀,作者借助它完成了物境、情境、意境的创造,读者也必须利用它“入诗”进而完成“再创造”。联想就像显微镜,通过它我们能看到作者内心的最细微之处;也像放大镜,能透过有限的意象看到更广阔的天空;还像望远镜,可以联结时空,纵横千古,由此及彼。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挖掘诗歌的内涵。本文以杜甫的《登高》为例,来谈谈在诗歌鉴赏中运用联想的一些常见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古诗词鉴赏所需的“认知学术语言能力”不同于基本人际交流能力,具有说明性或议论性强、远离生活、学术化等特征,需要更长时间以及支持性的教学干预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古诗词鉴赏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对诗歌语言本身的理解障碍。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教师可通过提升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来解决学生对诗歌语言本身的理解障碍,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本文结合教学情境设计“咬文嚼字品《登高》”环节,分别从发散思维、聚焦《登高》、走进“开放场”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兰亭集序》是以写景记游为主的散文,然而文中融合了叙事、抒情、写景、议论等多种表现形式,文章因作者的感情变化而出现从平静到激荡再到平静的变化,极尽抑扬顿挫之美感。从这篇经典散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善加提炼应用,完全可以吸取到类似篇章教学的诸多经验,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散文教学思路与审美教育融合两项。  相似文献   

11.
<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一直是重难点,而目前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却不能很好地解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兴起,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契机。本文将以《祝福》一文为例,对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阅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可操作性建议,旨在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切实的帮助。一、翻转课堂的含义和特点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也称颠倒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首先在美国兴起。起初教  相似文献   

12.
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使教育研究领域中定量研究方法深为人们所信赖。事实上,定量研究并不是教育研究的全部。近年来质性研究的悄然兴起,给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研究者尝试着对定量研究工具之一的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进行改进,旨在通过对一个具体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探讨一种教育研究领域中结构与意义相结合的可能性、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以探索散文教学的独特模式、提高散文教学水平为目的,以统编版高中语文课文《荷塘月色》为例,从通读课文、再读课文、细读课文和研读课文四个方面出发,通过梳理游踪、赏析美景、体悟情感、挖掘内涵等方式,研讨散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总结散文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散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诗歌解读,无外乎通过诵读找意象,而后分析意境。学生要弄清楚意象所包含的感情才能读懂诗歌。文章分析了《登高》的教学设计与具体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5.
<正>高中阶段的古诗往往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尤其是那些需要大量旁证资料和辅助诗篇才能真的读懂的诗篇,更是让教师觉得难上加难。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有三种:一是教师带着学生一首一首地学;二是放手让学生分组自学,查资料、做汇报;三是教师讲一部分,学生自学一部分。如果既要让学生充分交流研讨,又要节约课时,三种方式皆有其弊端。第一种做法的效率高,但往往会将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结果常常是"教师陶醉了,学生快睡了",因为学生没有主动深度参与其中;第二种做法往往是把分组变成形式,  相似文献   

16.
古诗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也不断地探寻古诗文教学之路,现以《登高》为例,谈谈对古诗文教学的探索。一、引领学生走进作者创造的形象世界 正常的诗歌教学,教师总是在一上课就先介绍作者背景,来个“知人论世”,以期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诗歌。而我这节《登高》诗歌课堂教学没有遵循这些,而是一开始,我踏着《登高》的配乐朗诵录音走上讲台,与学生一起聆听著名播音员乔臻精彩的朗诵。朗诵一结束,我就伴着刚刚播放的乐曲纵情朗诵《登高》。在学生沉浸在我的朗诵声中时,我再伴音乐纵情朗读我改写的小散文:今年秋天格外萧瑟。天显得那么高远,秋风急得要去与朋友团圆。而我,站在这山巅看着这一切,感受着秋的寒意。远处的河洲清清,沙岸上空有成群的白鸟低空回翔,相依相偎。我只身一人听着猿的哀啼,替我诉说着无尽的心事。抬头,那叶一点一点凋零,一片一片落下,悄无声息。可,又被无情的秋风卷起,纷纷扬扬,无边无际,直到消失在我的视线中。低头,长江奔流不息,江水奔腾澎湃,不停向前。谁知是否有尽头,是否有人正和我有一样的感受?我只身一人在万里外漂泊,常年客居他乡,中秋节只能仰天长望,糟酒下肚,只为忘记孤独。自晚年来,这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今日尚能独自登山,我深感万幸。时世的艰难,生活的困苦,让我恨得鬓发早已如霜般苍白。可谁能懂?而今,将酒举起,却只能停在嘴边。我的身体已经受不了了。连糟酒都不能喝了……现在在这高山之上,看着空旷辽阔的景色,看着秋的凄凉,我的心疼痛不止。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强调要深入开展“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以古典名著《红楼梦》为例,论证探究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戴敏 《语文天地》2012,(11):23-24
一位好教师,其优秀之处,往往在于他的精彩点拨、积极引导,从而点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使课堂充满情趣、机智、创造,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本课题来源于杜甫晚年的代表作。这篇文章表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与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其写景雄伟壮阔,写身世孤苦凄凉抒情却心忧天下。  相似文献   

20.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老人与海》为例,根据拓展式互动教学的特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文学阅读教学设计结合起来,既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又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