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1995年全国体育院校武术"嘉运杯"套路与散打全明星擂台赛散打运动员的神经类型测试,结果表明散打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多为亚灵活型和稳定型。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综述法、调查访问法,对福建省女子篮球运动员神经类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女子蓝球运动员罚球水平高者,其神经类型主要分布于灵活型、稳定型和兴奋型;罚球水平差者,其神经类型主要分布于中间型和易扰型。对运动员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应用80·8神经类型量表法对我国冬季两项、越野滑雪119名运动员进行了神经类型的测试评定,提示滑雪运动员的神经类型与运动成绩密切相关。因此,神经类型应作为滑雪运动员,尤其是冬季两项运动员的心理选材指标。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最佳运动成绩保持年限的现状进行调查,总结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退役前的年龄特征,分析导致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过早退役的原因,探讨延长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对策,为我国散打运动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5.
摔法是散打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比赛录像法、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07年参加全国散打锦标赛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摔法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运动员使用摔法技术的得分情况是影响散打比赛结果的关键因素;(2)胜方运动员的摔法技术强于负方运动员的摔法技术,通过本研究以期为散打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对象:对在河南郑州进行集训的多省散打和自由搏击运动员中抽取若干名,散打运动员50名,自由搏击运动员42名。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结果与分析1.运动损伤发生率散打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略高于自由搏击运动员,但两者无明显差异。2.运动损伤部位散打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兰州市女子足球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和个性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兰州市女子足球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与她们的神经类型特征表现较为吻合,同一神经类型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表现较为相似。但研究也发现,并非所有运动员个性特征表现都与其神经类型特征表现相一致,同一神经类型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表现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散打是对抗性很强的徒手格斗项目,运动损伤是影响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主要因素。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专业散打运动员损伤部位及特征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为散打运动损伤的研究和散打训练提供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影响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过早退役的基本因素及致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过早退役的基本因素及其因素分析,为我国散打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运动损伤是影响专业散打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主要因素。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数理统计法对专业散打运动员损伤部位及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以期为散打教练员和运动员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对散打与空手道二者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比较,在散打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特别是最近的几年里,以推动散打进入奥运会为出发点,从规则的制定,技术的规定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促进了散打的发展,并且吸收了空手道运动项目优势以及能在世界上得到成功推广的经验,为我国散打运动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参考借鉴.文章进一步对今后散打运动的发展方向、策略进行了认真的探讨研究,通过散打与空手道的对比,对散打运动的发展现状提出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比赛成绩分析我国竞技散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散打运动员在国内、外比赛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得知我国在国际散打领域的现状及地位,并客观分析了在国际武术迅速发展的前景下,我国竞技散打面临的挑战。通过论证发现由于我国散打在赛制及选用规则等方面与国际比赛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有关比赛失利。为加快我国竞技散打发展的步伐,巩固我国在国际散打领域的领先地位,提出我国竞技散打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等学校开展散打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普通高校开展散打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散打进入高校是切实可行的。(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构建散打课程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2)竞技散打项目本身的可改造性为散打进入高等学校课程教学提供了可能;(3)相对成熟的竞技体系和良好的发展现状为散打进入高校提供了积极的平台;(4)大学生的兴趣和现实需求是散打走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最直接动力;(5)高校体育资源可以较好的满足开展散打课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当下散打运动存在的文化缺失现象为出发点,论述当下散打运动文化内涵对于该项目发展的重要性。研究认为:散打的文化内涵是散打运动所蕴涵的民族精神体现的根本、散打文化内涵是使其独立于其他格斗术之外的根本、散打文化内涵是保证其不脱离中华武术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调研、对比分析等方法对2007年和2011年我国第6届和第7届全国城市运动会预决赛男子散打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和把握我国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的技术发展现状以及新规则实施下我国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特点。结果表明:2011年新规则下,散打技术进攻和得分手段发生重大变化,拳腿技术成为男子散打运动员主要进攻和得分手段,摔法得分能力明显弱化;散打运动员整体技术运用手段比较单一,特色技术逐渐消失,不利于散打项目的技术特色形成;拳法主要以贯拳为最主要进攻和得分技术手段,腿法技术运用成功率明显提高,反映了新规则更有利于武术散打腿法技术的发挥和运用;新规则下裁判员喊停次数大幅度减少,比赛观赏性得以提高。建议:新规则下,散打运动员技术应全面均衡地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运动员提高散打技术质量,培养散打核心技术,形成散打技术特色,彰显散打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6.
散打和拳击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拳击和散打都属于格斗对抗性项目,均以击中对方有效部位而取胜,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损伤的发生较为常见。运动损伤的发生,尤其是运动技术伤的发生与运动项目特点密切相关,类似职业病。通过对不同项目损伤的特点比较,探讨不同项目损伤发生的规律,能为指导损伤预防提供理论依据,进  相似文献   

17.
散打比赛是同场格斗对抗性项目,对运动员的技术、体能、心理、智能都有很高要求.在基层训练中,很多教练过分重视技术和体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运动员智能的培养和训练.在技术和体能同等的情况下,运动员的心理和智能往往容易左右比赛的胜负.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散打运动特点、散打运动智能的构成、运动智能在散打比赛中的重要性、散打运动智能的训练方法进行了论述,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散打训练提供一定的借鉴,为散打理论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散打运动经过20余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以推动散打运动进入奥运会为出发点,从技术规范、竞赛规则和竞赛制度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促进了散打运动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散打运动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许多弊端和不足。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发放调查问卷,对现阶段武术散打运动的形势进行科学的剖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刚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2):130-13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散打比赛中的一些相关要素着手,就提高竞技散打比赛观赏性的重要意义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展开阐述,着重探讨影响其观赏性的六个主要因素: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技术体系、规则和观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散打比赛观赏性的有关对策。这对增强散打比赛的观赏性,从而促进散打运动的普及与水平提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针对我国散打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规则的改变对散打技术发展影响走向,通过对散打总体发展趋势的把握,指出我国散打技术发展的道路,以及存在的不足,目的是在新的规则下不断完善散打技术的特色,不断提升散打的影响力,使其不断向前发展.研究结果主要有:(1)散打总体技术研究成果突出,为以后的研究在宏观上提供了参考.但是,研究方法较为单一.(2)散打具体技术研究方面,有“重腿法,轻拳法”的现象.大量的研究文献集中在腿法的研究上,而又关拳法研究的文献却相对较少.(3)腿法研究方面,关于“鞭腿,侧踹腿”的研究较多,而其他相对具有观赏性的腿法,如下劈腿、转身后摆腿等研究则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