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心素养培养和劳动教育是当下比较热门的两个话题,核心素养培养与劳动教育存在诸多契合点: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方向,而劳动教育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目前,核心素养视阈下劳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目标理解偏差、内容简单并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课程整体规划不足、评价方式片面等。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我们要从贯彻劳动教育全面育人理念、拓宽劳动教育路径、统筹劳动教育实施、优化劳动教育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来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育是培养并发展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小学劳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劳动意志等核心素养,实现“以劳育美、以劳强体、以劳增智、以劳育德”的劳动教育目标,成为当前小学劳动教育教师关注的重点课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核心素养下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路径,以期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提高教师劳动教育素养是推动学校劳动教育常态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依据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结合高职劳动教育的特点,从劳动教育理念、劳动教育知识、劳动教育能力三个维度对高职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提升不仅需要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而且需要学校提供外动力。依据奥苏贝尔关于内驱力的理论,提出要从“认知、行为、评价”三个维度出发,重塑劳动教育“三重”价值;构建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健全“两种”机制,激发教师提升劳动教育素养的内驱力。同时,学校要加强教师培训,构建良好的劳动教育生态圈,为教师提高劳动教育素养提供外动力。  相似文献   

4.
刘静 《考试周刊》2024,(6):25-28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强调立足学生个人生活事务处理,主要围绕“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等三个方面展开。通过开发与应用劳动教育资源,影响或改变学生对日常生活劳动的认知和态度,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树立学生自理、自立、自强意识,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以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为基本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追求,试图打破传统劳动教育的局限,探索新劳动教育课程的体系化建设.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结合劳动素养内涵从劳动能力、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观念四个维度构建新时代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并抽取学校不同学段1979名学生进行劳动素养测评.结果显示,学生...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是劳动意识养成以及劳动技能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强化劳动教育,无论是对于当前的学生成长,还是对于核心素养培育,都具有明显的价值.当学生带着明确的劳动目的去动手的时候,学生的劳动意识其实就在慢慢养成;至于劳动技能的培养,应当抓住重复与创新两个要素,在重复中形成基本的劳动技能,创新中形成新颖的劳动技能.  相似文献   

7.
化学学科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劳动实际紧密相关的学科。通过对化学教材内容的研读,发现涉及劳动教育的素材,并思考劳动课程核心素养及总目标与化学核心素养的联系。在化学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科学设计劳动型作业,引导学生参与,有利于在培养化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素养、科学认知、社会责任、实践能力,真正把化学教育与劳动教育融会贯通、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8.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尝试从“结合日常生活,强化劳动意识”“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深化劳动意识”“加强校内宣传,形成热爱劳动良好风尚”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慧 《林区教学》2023,(3):96-99
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必要环节。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要在明晰其理论基础前提下,从理念、制度和实践三个维度展开,即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系统建构劳动教育的育人体系,积极搭建劳动教育的平台载体,全面提升高校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劳动素养不仅是新时代背景下党的立德树人育人方针的具体要求,也是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体系中的关键成分,而明确劳动素养的科学内涵与结构,是有效促进劳动素养培育的首要问题。立足于我国劳动教育的现实要求,通过分析比较核心素养视角下国内外相关研究,劳动素养被认为是学生在长期劳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综合表现,具有育人性、时代性、具身性等关键特征。学生劳动素养的结构维度及主要指标具体包括了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格三个不可或缺、相互联系的关键成分。构建我国大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培养体系,既要准确把握核心素养视域下新时代劳动素养的内涵,又要在此基础上全面确定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的表现水平,并通过建立完善监测和评价机制衡量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11.
钟苗 《高教论坛》2021,(6):15-16
教师劳动素养包含教师基本劳动素养和教师劳动教育素养。具体内容细分为劳动价值观与劳动价值观教育理念、劳动能力与劳动教育能力、劳动习惯与劳动习惯教育。提升在职教师劳动素养,促进其达到劳动教育的“知信行”路径为培养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增强教师劳动教育知识、促进教师劳动教育行为。职前教师劳动素养培育以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系统设计与实施,以劳动素养测评工具动态监测结果为依据,通过与师范专业认证有机结合的劳动素养培育模式,实现职前教师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双重培养。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五育”中劳动教育是最晚纳入党的教育方针的,而劳动教育又恰恰是能够促进德智体美有效发展的关键一环。对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的研究和实施是劳动教育脱虚入实的关键一招。首先梳理了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的相关研究背景、基本概念及研究现状,其次从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的独特性、劳动教育的载体和层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机制及评价机制构成要素介绍等方面阐述了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的构建过程。对劳动素养培养载体层次和劳动素养评价体系维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物理学科中融合劳动教育,落实学生劳动素养,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最要路径。结合物理教学实践提出:以史为鉴,展现工匠精神;以情为境,提高劳动知识;以课为阵,培养劳动技能;以实为践,养成劳动习惯;以题为眼,导向劳动高考等。  相似文献   

14.
应试教育使学生劳动意识淡薄,但新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加强劳动教育.那么,教师应如何在平时的学校德育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劳动热情,促其形成良好劳动素养呢?文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与学生一起探究劳动的意义,让学生从心底里爱上劳动;把劳动和学科教学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劳动更有滋味;巧用班级家长群进行劳动示范,激起学生劳动活力;在传统文化中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领略劳动创造力的美;开展有关劳动教育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利用口头鼓励、评语及奖状激励等措施,让学生保持对劳动的热情.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是高等教育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是高职院校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途径。职业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职业能力、职业观念、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劳动教育与职业素养相互耦合,在教育目标、培养内容、培育措施上相互关联,可以合并一起研究。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反馈出系统性不强,缺乏顶层设计;培养内容窄化,缺乏有效手段;学生对职业素养认知不足,意识淡薄等问题。可以利用劳动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育的耦合性采取措施解决,做好顶层设计,调动各主体积极性,将劳动教育融入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中;完善课程设置,统筹开展劳动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教学;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劳动氛围;加强校企合作,多措并举培养“德知技”兼具人才。  相似文献   

16.
南京大学在不同的办学阶段先后提出了“教学做三合一”“三元结构”“三个融为一体”“三三制”“五四三”等教育教学理念。在梳理劳动教育实践发展脉络、经验启示的基础上,构建“劳育课程——实践活动——文化品牌”三模块互动融合的劳动教育体系,让学生在知行合一、文化浸润中系统提升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17.
黄婷 《学苑教育》2023,(35):76-78
劳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召唤,是培养健全人格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核心素养”是21世纪教育的研究热点,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劳动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创设良好的劳动教学氛围,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多方位地投入劳动教育资源,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小学劳动教育实践面临的主要困境展开探讨,并提出核心素养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以期能有效培养并深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情感。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构成了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三类劳动教育”的体系化设计与实施是落实国家劳动教育政策、提升劳动教育质量的关键。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应围绕家务劳动教育活动和学校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活动展开,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觉劳动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生产劳动教育应围绕农业劳动教育活动和工业劳动教育活动开展,且兼顾传统与创新两个方面,传统维度重在体现劳动与生活、劳动与文化的关联,让学生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和美好生活以及劳动创造历史和文化的历程,创新维度重在提升学生生产劳动教育的创意能力;服务性劳动教育应围绕关爱型服务劳动教育活动和公共型服务劳动教育活动实行,在对他人、学校和社会公益岗位的服务中,增强学生共情的能力、服务的意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9.
张玲 《考试周刊》2023,(11):6-10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目标与体系愈发完善。在新的发展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必须要以核心素养为主要引导,同时坚持落实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以全面发展为教育的主要目标,积极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劳动技能,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劳动,以更好地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劳动教育近年来的发展演变,其次对劳动教育的意义以及问题、成因等开展了分析,最后以农村中小学为例,探究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劳动教育开展策略,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学阶段落实劳动教育有多个突破口,学校主要从倡导学科渗透、策划校园劳动和开展家庭劳动等三个方向发力。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有交集,学科教学的实施过程具有劳动教育的价值属性。因此,学校可结合学科教学活动渗透劳动教育。学校与家庭在学生劳动教育方面要密切配合、主动作为,设计主题、项目,开展校园劳动、家庭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