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孙熠 《文教资料》2012,(13):99-100
音乐作品分析是建立在曲式学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技术分析的一门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一些相对常见的基本曲式类型,而忽略了一些较为复杂的、难以界定的"非常规"曲式类型。"非常规"曲式类型作为音乐作品结构样式的组成部分,需要对其形态与结构特点做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帮助学生对各种复杂多变的曲式现象作出合理而全面的解释。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高师音乐作品分析教学内容中最基本的乐段为例,对乐段范畴内的三种主要的"非常规"曲式类型,即一句式乐段、对比复乐段、展开型乐段的结构特征进行阐述,并结合实例做具体的音乐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第二节乐段乐段是儿童歌曲中具有独立表现意义的基本单位,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乐思,是完整曲式中最小的结构。乐段由若干乐节或乐句构成,有明确的终止。乐段既可在儿童歌曲中作为独立的曲式结构出现,也可作为较长音乐  相似文献   

3.
巢湖秧歌曲式结构基本可分为两种类型:单一部曲式和单二部曲式。曲式结构特点是:“起承转合”的性质骨架在乐段、乐句甚至在乐节之间体现明显;乐句结构具有非方整性、非对称性和字密腔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乐段"是曲式学之最核心最重要的概念,然学界对其认识与定义至今是模糊不清的,原因在缺乏美学的高度与视角,自然难以说清和难有较完满的界定,此成为学术推进的一个绊脚石。本文从哲学美学的高度与视角这一关键入手,以逻辑分析和推理为武器,重新审视辨析与合理界定乐段之确切涵义,或可使此难题迎刃而解,为学科及学术的推进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5.
一部曲式     
乐曲基本形式之一。由一个乐段构成的乐曲曲式。也称“一段体”、“一段式”。一般较短小、精炼,但完整而独立,能表达出完整的思想内容。它的结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由下列各种形式组成一部曲式,也即一首完整的乐曲。  相似文献   

6.
本就分析客家山歌最常见的曲式结构——四句体结构。客家山歌最常见的是四句体结构,它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乐段结构,按照乐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它大体可分为重复型、并置型、起承转合型。  相似文献   

7.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是音乐专业教学的重点基础课程之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内容、风格以及情感内涵。教学中应抓住每种曲式结构类型的重点进行由浅入深的引导和教学。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曲式分析之前都或多或少的学习过和声学,在分析作品时,如何能将作品的结构、调性分析的准确清晰,这就要运用到和声学的知识。在音乐作品中和声的运动规律对曲式结构的建立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曲式结构的调性布局,乐句、乐段的划分,音乐的对比,展开、连接、补充以至高潮的形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和声分析是曲式结构分析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凤阳花鼓的灵魂,运用中国音乐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凤阳花鼓音乐,可以窥见其音乐本体形态的特征。凤阳花鼓音乐多用徵调式,音阶以五声为主,有时升高宫音用以装饰商;结构方面多为一部曲式,乐段因歌词数量可做若干次变化重复,其单二部结构衍生于一部曲式的变化;旋律曲调与当地方言密切结合形成独特的音腔,有些曲调最初来自其他地区或其他音乐形式,其音腔特征也一定程度保留下来;节拍方面以2/4拍的应用最多,节奏形态大多规整且与锣鼓节奏暗合。  相似文献   

10.
复三部曲式根据中间部分的性质,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三声中部,中间部分为单三部曲式、单二部曲式或乐段,句读划分清晰,形成完整、独立的曲式结构;一类是插部,无法划分内部曲式结构的音乐片段,音乐采用自由展开的写法。  相似文献   

11.
音乐剧是集戏剧、音乐、舞蹈为一体的一种大众娱乐艺术形式,也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社会音乐活动。这种创造性音乐活动是否被接受是一个关系特别复杂的科学命题。该文旨在音乐社会学的视野角度下,从音乐剧接受的性质、途径、效果以及音乐剧的欣赏出发,阐释音乐剧接受理论体系的四个方面,以说明这几个方面相互交织作用构成了音乐剧接受的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浅谈音乐剧     
起源于英美的音乐剧是一种现代舞台剧,通过各种情绪表现动人故事,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有力工具。音乐剧不同于大家熟悉的歌剧,但与歌剧又有着连带的关系。本文就音乐剧的概念、起源、历史、音乐剧与歌剧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音乐剧这一西方音乐的重要体裁。  相似文献   

13.
从西周时代的娱神论到春秋战国时代的音乐新声与娱乐论的兴盛 ,在乐器铭文中均有反映。而传统儒家乐论的发展却与音乐发展的实际情况呈现出不一致的状态 ,利用先秦乐器铭文材料与古文献材料 ,从目的论角度研究了先秦乐论的发展状况。究其发生之原因 ,是传统力量的强大与先秦至汉代的思想发展取径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陆华柏先生是我国老一辈音乐家,他的创作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以音乐创作为主和以理论研究为主两大时期。以陆华柏的作品为依据,对陆华柏的创作时期进行划分,总结出各时期的主要特征,能够更清晰地把握作曲家的创作脉络。  相似文献   

15.
论现代绘画艺术的音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现代绘画是一种非写实性的表现艺术,造型元素(点、线、形、色)各有其内在音响及表现功能;画面的构成体现出音乐的节秦和韵律,使人产生一种丰富的联想。  相似文献   

16.
巴洛克时期大量优秀的声乐作品相继问世,这些作品对美声唱法的发展与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它们是学习美声唱法必不可少的经典曲目和好教材,并且现在已被声乐教师们广泛应用于声乐教学中。本文以巴洛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在声乐教学中普遍选用的歌剧咏叹调、康塔塔及清唱剧选曲作为研究文本,总结归纳了这一时期声乐作品的音乐风格,旨在促进声乐教学,帮助声乐学习者更准确地诠释、把握这些作品的音乐风格,全面提高综合演唱能力。  相似文献   

17.
内心音乐听觉是一种特殊的音乐想象能力,它是凭借记忆想象和思维来表现音乐,由于长期对音乐的积累,音乐想象力就越丰富,内心音乐听觉就越发达,这些音乐思维活动离不开音乐记忆,音乐记忆是将外界获得的音乐印象长期地保存在意识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音乐美的起源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美学问题,可从中国原始图腾歌舞的“神人以和”的分析开始,探讨中国音乐史上的音乐美起源的问题。春秋战国“乐”破“礼”而出,标志着音乐形式美的独立,到了魏晋,王弼提出“大音希声”的美学思想,标志着音乐美真正的理论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