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近采访对象没有哪一个专业记者,是靠不无学术,哗众取宠,搞阴谋诡计或其它种种恶作剧,从而博得名记者的称号的。毫无疑问,记者如同医院的护士,学校里的教师,保安部门的警察、消防队员,甚至侦探一样,都是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详尽地占有第一手材料,才作出了受人尊敬的贡献的。记者在履行分派给他的采访任务时,只有当用直接的方式去接近采访对象行不通,才可以考虑改变策略,用其它方式去接近。许多重大新闻线索其所以能迅速被猎获,并不是靠记者在午夜时独居斗室冥思苦  相似文献   

2.
防止联系上的失误最令记者感到恼火的经历是,当他就某一项重大报道任务与编辑部办公室进行联系时,得到的回答却是一无所知。结果是必然导致记者不能及时掌握报社布置此项任务的意图,记者也必定弄不清已经发生了些甚么情况,这就有可能极大地挫伤记者的采访热情。这种联系上的失误,在印刷和播送传播媒介中,是常有的。  相似文献   

3.
记者如何开展工作要鉴别一个记者是庸碌的或出色的,那是非常容易的。一个出色的记者,他必定花很多的时间去做那些在某些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日常例行工作;而且在他做之前,作了充分的准备,争取做得尽可能地完备。可那些庸碌无为的记者则拒绝做那些具体工作。他们不认真阅读每天的报纸,不仔细核对人名和地名,不注意把一些从表面看来是不关紧要的细节询问清楚;在和采访对象交谈时也不尽可能详尽地把内容  相似文献   

4.
吉里·米勒在佛罗里达州刚刚采访完已经宣判的一桩凶杀案件。可在采访结束之后,他一直陷人默默沉思之中,他感到案情有些模糊不清,值得怀疑。对大多数庸碌无为、表现平常的记者说来,每当他们遇到模糊不清、捉摸不准的材料时,往往是弃置一旁,在报道中不予引用,就算万事大吉了。可他不一样,他一直在思考那个家伙到底犯罪没有?为何犯罪?蹲在监狱里将会想些甚么?米勒是一个感觉敏锐的人。他感到他有责任去把那些模糊不清的案情弄清楚。他这样作,不是出于任  相似文献   

5.
死新闻或活新闻在一则静态新闻里,比如纽约城拖船工人罢工持续4天之后,午后报纸在要闻版的传统处理方法,是根据剪报资料和有线通讯社供稿进行改编。通常,读者读到的将是这样的消息:纽约3500名拖船工人的罢工今天已进入第5天,但仍未出现解决的迹象。拖船工会组织与资方代表已商定,准  相似文献   

6.
没有任何一个记者,能从编辑部办公室以外的任何地方,获得更为直接有效的指导和支持。无论是一般性的报道任务.抑或是特殊性的报道任务,如科学、军事方面的一些事件,记者如果在采访风纪上发生问题,通常总是来自于不严肃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不管怎样说,在这些报道领域——警察总署、市政厅、地方检察官的办公室、法院及其它地方,记者发生问题,通常都是由于掺杂进某项被收买了的任务,背离了他应遵循的准则。合伙采访有两种类型的合伙采访——允许的和不允许的。前一类大都是一些头等重要的新闻,如对总统、外国统治者或宗教界的一位名人的访问,或者是涉及国家  相似文献   

7.
记好笔记某些出色记者,总是处处留心作笔记。有些是在当时就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或感受,潦草地记在活  相似文献   

8.
视角是泛指一个人观察问题的角度而言。视角正确了,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则准确无误;视角不正确,看待问题则容易出偏差,甚至会适得其反。尤其是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必须有清醒的头脑和锐敏的视角,这不仅是个人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客观反应,也是党的喉舌作用所不可或缺的。现将我在采访中遇到的一些现象和如何看待、处理这些问题,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近日,看了一篇以《采访被拒怎么办?》的文章。将采访被拒的原因完全归咎于被采访者的不合作。并总结出了被采访者不合作的四个原因:怕露富怕出头;怕泄露商业机密;采访对象有难言之隐;采访对象太忙,没  相似文献   

10.
采访,是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娴熟掌握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1.
范玲 《记者摇篮》2007,(10):30-31
记者这一行当并不是很轻松的职业,暂且不提"爬格子"的清苦,就是在写稿之前的采访阶段,就足以让许多人头疼。那么,怎样采访才能  相似文献   

12.
蔚莉 《新闻采编》2012,(5):27-28
提到"记者",大众对这一职业的认知不外乎三点:第一,敏锐地去发现事实;第二,忠实地去报道事实;第三,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记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代替广大的民众前往事情发生的现场,或是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并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透过探索与报道呈现于媒体,从而同媒体一道发挥解释、揭示、讨论、教育、娱乐等功能。对记者这一看似简单的定义背  相似文献   

13.
潘淼 《记者摇篮》2007,(9):47-48,45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记者为了更好、更快地捕捉到受众认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往往需要调动多方面的手段和方法,而这期间,由于工作的繁忙而导致记者经常忽略了运用艺术的手段和方法,所以,我想从实际工作和实践经验中,探讨一下记者在采访中的工作艺术。  相似文献   

14.
15.
采访工作是新闻传播领域中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着新闻传播的整体质量。因此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必须要不断强化自身的采访水平,善于换位思考与受访者进行交流,从而获得较为完整的新闻采访结果。本文通过分析采访艺术在记者采访工作中的表现形式,对报社记者的采访艺术运用模式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完善记者自身的采访能力,来提高新闻稿件的整体质量,推动报社的新闻传播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主要分析了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记者进行采访创新的重要性,从信息筛选难度大、工作环境发生变化等方面对现阶段电视新闻采访工作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探讨,从打破传统采访流程的局限性、加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掌握采访技巧、提高采访活动的灵活性等方面,对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采访创新的主要路径和对专业素养的要求提展开探讨,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使采写的新闻有血有肉且绝对真实,记者就要用眼睛采访。用眼睛采访,能核实新闻事实的真伪、增强新闻的可信性。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许多新闻报道失实,或者人们感到可信性程度不强,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记者仅凭采访对象的口头介绍或摘编文字简报进行报道,没有到现场看个究竟,心里不实在,笔下就不实在,所以报道的可信程度难免不强。若是去新闻事件发生的实地看个究竟,事实的真伪就能验证。有这样一个出自某大报的例子,是关于一个天才小保姆的报道,笔者报道失  相似文献   

19.
周肖  谭韵佳  周白道 《传媒》2003,(4):20-20
2003年2月25日下午,广东珠海电视台记者袁俊、李云得在行使正当采访权利时,遭到广东省珠海市腾龙房地产公司一伙人的粗暴阻挠。记者手中的话筒被腾龙公司老板罗晃江抢走,摄像机被罗的手下争夺,双方较量约10分钟时间,直到110巡警赶到,罗晃江一伙人才不得不住手。  相似文献   

20.
李娟 《新闻世界》2010,(7):78-78
采访技巧就是记者在采访活动的过程中运用的灵活多变的访问方法,它是采集真实材料、打开真相之门的一把金钥匙,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也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好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