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探讨先吴民族,我们还得从有关周族太伯奔吴的记载说起。《史记·周本纪》:“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日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伯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正义》:“太伯奔吴,所居城在苏州北五十里常州无锡县界梅里村,其城及冢见存。而云亡荆蛮者,楚灭越,其地属楚,秦灭楚,  相似文献   

2.
古公亶父为提高周族的政治地位,在王位继承问题上煞费苦心,考虑到季历之妻、文王之母是商王畿内的氏族显贵,欲将王位传季历以及昌.太伯、仲雍知父之意后,为避免政治祸害亡入荆蛮,在今皖南、宁镇地区建立吴国.周武王克殷后实行分封,仲雍之曾孙周章得到王室正式册封,位列诸侯,其国仍称旧号,曰吴.周康王时为有效控制殷商旧族余部,又将吴国之主改封于俎,即今天江苏邳县一带,吴国的国都随之而迁徙.  相似文献   

3.
李芳 《钦州学院学报》2009,24(4):118-121
继承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继承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不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继承制度犹如是年代久远的传统文化宝藏,都值得人们去发掘探寻.比较我国唐代与古罗马的继承制度,两者存在既有共性又相区别的形式.在继承内容上,唐代以身份继承为主,而古罗马是以身份继承发展至财产继承.在继承方式上,我国唐代继承制度以法定继承为主,而古罗马继承制度是以遗嘱继承为主.在继承主体上,我国唐代女子继承权受限,而古罗马继承制度中继承权男女平等,因此研究这两种不同的继承制度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驿传制度开创于殷商。以后代代相承,并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至民国三年,驿站裁尽,驿传制度遂告废除。由此可见,中国的驿传制度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殷商时代,甲骨文里已有“(?)”、“(?)”、“传”等字。“(?)”是“(?)”字的初文,“(?)”是“驲”的本字,“驲”是后起的假借字。古代乘车曰“驲”、曰“传”,乘马曰““遽”、曰“驿”,二者是有分别的。后世设置驿站主要乘马,所以“驿”字通行,而“驲”字就不太用了。甲骨文里又有“(?)来归”、“(?)散”、“(?)入”、“(?)往”、“传氏”等记载,这不仅表现出殷人交通往来的频繁,也说明了殷代交通事业的日见发展,驲传制度已经开始建立。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加以各诸侯国之间时战时和,信使往返不  相似文献   

5.
《诗经》、《尚书》所载与周人青铜器铭文表明,周之先人死后魂灵在天上,称魂灵曰“严”,魂灵升天曰“登”或“登天”。与殷人正好相反。何以如此呢?原来周人出自西戎姬姓族姓,故保留有西戎习俗文化,而西戎习俗是实行火葬的。义渠戎之葬俗表明“严”、“登”当是出自戎语。据现在资料推测,周人废弃火葬、实行土葬当是在太王古公直父迁周以后。  相似文献   

6.
继承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制度与人们的社会、经济、文化、家庭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取得财产的重要方式,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在司法实践中绝大多数的继承纠纷源于继承人对遗产的争夺,但是放弃继承在实践中亦不鲜见,当遇有继承人放弃继承时,是否会侵害了他人的共同财产,常有争议;我国关于继承权放弃的司法较为抽象和原则,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有必要对继承权放弃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晋候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太伯虞仲,太王之昭也;太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亲以宠偪,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相似文献   

8.
夏代君位继承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代的君位继承制度是传长子支系兄终弟及制。由于君主谱系采取口耳相传的记录方式及人们重直系、轻旁系等原因,它在形式上表现为简单的父死子继。夏代君位继承制度存在的社会原因一是生产力还不发达,农业生产基本上还处于粗耕农业阶段;一是社会基本单位处于家族公社阶段。  相似文献   

9.
“文”字甲骨文作∑或 ,像人脑部有花纹。先秦和汉代古籍屡言楚越人有文身的习俗,甲骨文“文”字正是它的历史写真。《庄子·逍遥游》说:“宋人资章甫而适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章甫是中原人戴的礼帽,越人断发文身,自然用不着它。《左传·哀公七年》追述一段西周先人的故事说:“太伯端委以治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个人财产继承权,确定了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继承制度,提出了遗产分配原则,为充分实现家庭经济职能,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推动“四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遗产分配是继承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财产所有权的转移。遗产分配方式,一般是依照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规定进行,还有遗赠;无人继承遗产根据具体情况和有关政策  相似文献   

11.
以铭教子 宋代诗人苏东坡的长子苏迈赴任县太尉时.苏东坡送他一个砚台.上有他所刻的砚铭.“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  相似文献   

12.
情与景是艺术的生命与灵魂,魏晋时代社会动荡但个体生命觉醒,人们认识到了除社会政治之外的个体生命的存在,在乱世时代人们纵情山水以逃避生的艰难.《文赋》《文心雕龙·物色》《诗品序》则从理论上探讨了“情”“景”“情景关系”等问题.本文拟思考陆机、刘勰、钟嵘三人在此三文中关于情景理论方面的继承沿革关系,及其三人相对于先秦情景理论的总体贡献.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所作“传”“赞”“述”,传于世者凡四,曰:《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并赞》、《五柳先生传》、《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其中《五柳先生传》,最为人所熟知与喜爱,亦不妨日最为重要.此传,笔者认为笼罩迷雾,后世似未见其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14.
长子继承制是英国封建制度重要内客之一,它的确立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是传统习俗和行政权力两种力量相互较量的结果.英国独特的政治环境、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使这种制度在英国确立下来.而它对英国社会也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说文解字》,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考求字源的文字学创制之作,汉民族语言学史上最著名的古典文献,世界上最古老而有成就的字典之一,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关于《说文解字》的研究,代不乏人,有关注释、研究的著述,正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对它的作者——许慎的研究,却不是那么容易,原因之一,就是记载许慎生平事迹的原始材料太贫乏、太简略。南朝史学家范晔(398—445)在其《后汉书·儒林传》中写道: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性纯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汶长,卒于家。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较为精确历法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就开始有了确切的纪年,历史上,主要有三种传统的纪年法:以王公即位年次纪年,以帝王年号纪年,以天干地支相配纪年。以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是以国号或朝代名称、帝王公侯名号配以其在位年次用来纪年的一种方法,而用于年次纪年的帝王公侯名号主要是谥号和庙号。谥号起于周武王时代,曾“追尊古公为太王”,西伯“后十年而崩”,被“谥为文王”。谥号一般是王公死后由礼官与朝廷根据其生平事迹议定的一种带有褒贬色彩的称号,如文、武、景、庄、惠、桓、灵、僖,便是常用的谥字,谥字根据谥法而定,如经纬天地曰文,布  相似文献   

17.
明代总兵制度是明代政治制度中一个重要的制度.有明一代,随着社会变革,总兵制度也经历了它演变的全过程.了解这个过程对深入研究明代历史有一定的意义.一、总兵释义关于总兵,《明会典》有如下记载:“凡天下要害处所,专设官统兵镇戍.其总镇一方者曰镇守,独守一路者曰分守,独守一城一堡者曰守备,有与主将同一城者曰协守.又有备倭、提督、提调、巡视等名.  相似文献   

18.
“世卿世禄制”此称谓始于何人,已不可考.但是,关于“世卿世禄制”是不是我国西周时的官僚制度这个问题,过去却存在着不同的两种看法:多数人的意见认为,它是西周时的官僚制度.其中把意见表述得最明白的是《中国史稿》一九七六年第一版,第266页文中说,西周时“各种各样的官吏,大都是世袭的、世代享有特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但有人却认为,它不是我国西周奴隶社会的官僚制度.韩席筹先生在《左传分国集注·鲁》的按语中说、“周之兴,曰:建官惟贤,任事惟能.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乌有世卿之制乎?”可见,对“世卿世禄制”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是史学界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 桐城派是清代最正宗的散文流派。姚鼐为“三祖”之一,因他与方苞、刘大櫆同为安徽桐城人。“乾隆之末,桐城姚姬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慕效其乡先辈方望溪传郎之所为,而受法于刘君大櫆及其世父编修君范,三子既通儒硕望,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但是姚鼐晚出,故被视为“三祖”中之集大成者。正如王先谦所言:“自桐城方望溪氏以古文专家之学主张后进,海峰承  相似文献   

20.
《论每次读《论语》时,总会沉醉于那些言简赅却又深蕴哲理的语句中,思之,愈觉它们穿越历史照亮漫漫长夜的一盏盏明灯,熠生辉;品之,犹如千年的老酒,愈发散出沁心脾的馨香,绵绵悠长,甘甜醇美。这些语字字珠玑,俯拾即是。不少语句经历代沿,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名言警句,给人以迪,以思考,催人向上,教人向善。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5.子曰:“不患人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