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业是民生之本,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所谓“民生之本”,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只有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饭吃,社会才有稳定和和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民生之本,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所谓“民生之本”,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只有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饭吃,社会才有稳定和和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和是“和谐”。“和”由“禾”与“口”组成,意思是“人人有饭吃”;“谐”是由“言”与“皆”组成,意即“人人能说话”。和谐是人们追求的社会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在全国人民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活动中,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学校,理应倡导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笔者长期在学校搞教育、教学工作,在学习《决定》时,深深体会到,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首先构建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5.
说话,人人都会。只要不是哑巴,都能开口说话。可是.要说说话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似乎又不尽然。不然也就没有“饭能乱吃,话不能乱讲”这一俗话了。  相似文献   

6.
天人合一,贵和尚中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其核心全在一和字。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各阶层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和'就是人人有饭吃。对学校而言,就是人人有舒心的岗位,应有的待遇得到落实。潍坊市高新区北海学校校长汤善香笑言,‘谐'就是人人能说话,能发表意见。只有和谐了,学校才  相似文献   

7.
和谐     
《现代语文》2007,(6):75-75
"和"从口禾声,"谐"从言皆声,"和谐"二字,间都喜欢形象地解说为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能说话,就是物质保障与精神自由。"和"字同"龢",本指古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鲜明地指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階社会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实际,把《决定》要求贯穿到具体工作实践中去。要全面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階社会”这些重要的科学理论问题。1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定》第一次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鲜明地指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实际,把《决定》要求贯穿到具体工作实践中去。要全面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重要的科学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发展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就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过程。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坚持好字当头,在"好"字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发展,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和谐社会”四个字屡见报端,在今年的两会上,构建“和谐社会”更是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并引发了一次关于和谐社会的大讨论。但笔者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人、社会各部门、自然界三个主要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协调好这三个方面,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中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这就为学生说话创造了条件。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把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到说话中,从一个句子开始,到几句话,坚持不懈地训练。记得一次说话课,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一位同学说:“妈妈做的饭真好吃,我吃得津津有味。”大家都觉得“津津有味”这个词用得好,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她:“妈妈做的什么饭,能把你津津有味地吃饭的样子给大家介绍得更清楚些好吗?”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二字从文字结构来看:“和”,禾—口,意为种田就有饭吃,这是“劳动”;“谐”,言—皆,意为都能说话,这是“民主”。我们可以形象地说,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议题,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这一决定,顺应了时代潮流,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并要求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党政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5.
中午的狼狈     
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身为值日生的我拿着饭勺给同学们舀饭.他们非常挑食,不要这个不要那个,尤其是孙启程,最难伺候.他说:“先舀我喜欢吃的肉.”我给他舀好了肉,正准备舀饭,他却一把抢过饭勺,说:“我只吃这些.”我寸步不让,用手扯着他饭盒里空的那一端说:“不行!鲁老师说,饭可以少舀点儿,但是不能不吃!”就在我说话的时候,孙启程猛地一扯,把饭盒抢了过去.他脸上笑嘻嘻的,甚是得意.哎,真拿这个偏食大王没办法.  相似文献   

16.
共享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这句话道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性质、目标和途径。要在共建中实现共享,既要看到已经具备的条件,还要认清面对困难和任务。协调好城乡发展,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建共享的一个难点。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全市面积16400平方公里,二环路内的城市核心区仅有87平方公里,全部城市规划建成为2000平方公里。2003年,北京市已达到了发达国家城市化…  相似文献   

17.
孙申 《红领巾》2005,(4):62-6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中,应处理好以下四个重要关系:(1)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2)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4)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所作的原则性界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一、构建活力进发的社会;二、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三、构建安定团结的社会;四、构建民主与法殆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成人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三大功能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中央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国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认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的综合性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和所有社会人们的积极参与、重视、共同实践才能实现。依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部署,从教育实践的社会层面来看,笔者认为,成人教育的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和谐功能作用,是一种很好的促进途径,应该得到重视和发挥。  相似文献   

20.
杨嘉华 《文教资料》2005,(24):69-70
我们人人在说话,天天在说话,但不能说人人都会说话。当我们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信息化社会,口语能力,正在日渐一日地成为每一个人成才、创业乃至日常生活的必备技能。20世纪最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好的口才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特点”。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我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