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伊利汗国的伊斯兰化张文德,罗秋萝在中世纪的蒙古汗国中,伊利汗国是最早实现伊斯兰化的汗国,其标志是1295年合赞汗(1295-1304年在位)改宗伊斯兰教,进而带动伊利汗国的大多数蒙古人皈依伊斯兰教。合赞汗为什么皈依伊斯兰教7他和他的后继者采取了哪些...  相似文献   

2.
蒙古人统治波斯时期,伊儿诸汗将与埃及的马木路克王朝争夺叙利亚视为对外扩张最主要的目标。合赞汗改信伊斯兰教后,一定程度上恢复与发展了伊儿汗国的社会经济,并完成蒙古人对穆斯林统治的合法化。在1299年—1303年合赞汗三次用兵叙利亚,通过歆姆司战役、苏法尔平原战役,合赞汗先小胜而后彻底失败,它既是波斯蒙古人历史发展必然所致,也迫使合赞汗从根本上来改变伊儿汗国在西亚、波斯的传统统治政策。  相似文献   

3.
伊儿汗国统治西亚时期,基本上承袭塞尔柱王朝的封建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伊儿汗国前期,土地仍以国有制为主。伊儿汗国后期,合赞汗实行军事封地制,西亚封建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伊儿汗国的封建地产形态主要表现为底万土地、媵哲、瓦克夫、穆尔克、伊克塔。随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伊儿汗国的封建地产处在不断变动之中,总特征也是公有和私有长期并存。伊儿汗国前期,封建地产以国有为主、私有为辅;伊儿汗国后期,封建地产中的私有成分上升为主导地位并逐渐向封建大地产发展。  相似文献   

4.
伊儿汗国合赞汗改革初论徐良利十三世纪中叶蒙古帝国蒙哥汗时代,旭烈兀第三次远征西亚,在伊朗、阿富汗、两河流域和阿姆河西南地区建立起蒙古帝国第五个兀鲁思──伊儿汗国(1258─1388年),统治西亚100多年。迄今为止,我国史学界对伊儿汗国的研究和讨论付...  相似文献   

5.
在蒙古族历史上,伊利汗国君王合赞汗是一个集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于一身的特殊人物。他从小积极学习本民族、汉族和中亚地区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并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一方面积极向西方传播中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另一方面也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传给中国,在中西科学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伊儿汗国是蒙古帝国第三次西征的直接产物.伊儿汗国统治西亚时期(1253~1355年),商业和城市发展状况在前后两个阶段表现出截然相反的两种现象.伊儿汗国前期(1253~1295年),因为蒙古人的征伐和坚持落后的游牧经济传统,造成西亚地区城市经济严重衰退.伊儿汗国后期(1295~1355年),由于蒙古帝国的崛起带来亚欧大陆的相对统一与和平,加之伊儿汗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交汇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国内外交通四通八达.更因为蒙古统治者变更传统的统治政策,诸伊儿汗热衷城市建设,鼓励发展商业贸易,特别是合赞汗实行全面的社会改革,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很大程度上得到恢复和发展,致使伊儿汗国后期商业贸易繁荣,城市发展.伊儿汗国商业和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不里士为中心的小亚细亚和波斯地区的商业和城市更加繁荣,巴格达为中心的两河流域的商业和城市相对萎缩;另一个特点是中介型的国际远程贸易特别繁荣,中转贸易活跃.  相似文献   

7.
三、三汗国伊斯兰教化原因分析三、汗国伊斯兰教化总起来说有外部环境和主观需要两方面的原因.在外部环境方面,有宗教环境、文明环境的影响和当地贵族的拉拢.(一)伊斯兰教环境:在蒙古人统治的时期,三汗国已基本上处于伊斯兰教占优势的宗教环境中.三汗国的伊斯兰教分布情况分述如下:1.察合台汗国  相似文献   

8.
15世纪中期建立的哈萨克汗国社会处于宗法封建制阶段,哈萨克汗国的统治者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用批判的眼光借鉴并吸收乌孙及突厥等各种古代民族习惯法、蒙古法制经验和伊斯兰法中的一些内容,在自古相传的哈萨克习惯法基础上进行整理研究.制定了哈萨克汗国的三个法典,即《哈斯木汗法》、《额什木汗习惯法》及头克汗制定的《七项法典》,创造性地融汇成哈萨克汗国法律制度。哈萨克法典中的习惯法与宗法封建法具有互通性,两者在互动中彼此渗透,通过分工与合作.形成了更大社会范围内的一种相对完整的秩序,在当代中国的哈萨克族地区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包宾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9):110-111,118
十四世纪时期,察合台汗后裔秃黑鲁·帖木儿在阿克苏继承察合台汗国汗位。此后,秃黑鲁.帖木儿汗接受了伊斯兰教,并使十六万蒙古人皈依伊斯兰教,使伊斯兰教在新疆地区掀起了又一次的传播高潮。同时,秃黑鲁.帖木儿汗在接受伊斯兰教后,也借助于宗教势力恢复了汗权,达到了维护自己统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苏丹歪思汗麻扎座落在伊宁县麻扎乡协合买里村,占地百亩,是后人专为成吉思汗第十一代孙——明代永乐年间统治伊犁河流域的“亦力巴里汗国”苏丹歪思修建的陵园.1990年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公元1370年,成吉思汗册封给次子察合台的“察合台汗国”灭亡后,他的第十一代孙纳黑只失罕在今伊犁河流域及天山以北、额尔齐斯河以南地区建立了“别失八里汗国”(因建都于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县城北破城子而得名).公元1418年,其弟歪思弑兄篡国,率部西迁定都“亦力巴里”(今伊宁市附近).歪思称汗后,一方面积极推荐和传播伊斯兰教,同时与明朝中央政府保持密切关系,纳贡称臣.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与伊朗萨非王朝的政治宗教敌对,近代中亚的伊斯兰教处于相对孤立的发展时期。苏非派与乌兹别克人结盟,参与汗国的建立,支持有势力的权贵登上汗位,操纵各汗国的宗教大权,帮助汗王稳定政局、对外扩张。苏非派纳合什班底教团领导民众反抗俄国的统治,虽遭失败,影响深远。苏非派能够影响中亚政治,主要是由于苏非派的思想和行为能够满足穆斯林的精神需求,受到游牧民的欢迎;教团首领能够凭借其高贵的血统和道统,制造舆论,并拥有操纵政权、提高声望的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12.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新兴的蒙古帝国先后发动三次西征。蒙古的西征一直打到地中海沿岸,其对伊斯兰世界的破坏可以说是毁灭性的。在蒙古军的暴力破坏下,短短数年一大批城市变成废墟,同时伊斯兰的哈里发教廷亦遭摧毁。然而,在伊斯兰教临近灭亡的边缘时,却得以奇迹般地生存下来,并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蒙古人建立的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金帐汗国纷纷伊斯兰化,同时,伊斯兰教在中国亦得到长足发展。整个13世纪可以说是伊斯兰教在其历史中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13.
13世纪中期,旭烈兀创建伊儿汗国,在中西交通史上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在黄金氏族内部,诸伊儿汗站在忽必烈一边,坚决反对察哈台系、窝阅台系分裂蒙古帝国的斗争,与元朝保持密切的友好关系,也使伊儿汗国与金帐汗国的斗争局限于领地纠分问题之上。为了实现蒙古帝国向西征服叙利亚、埃及的目标,诸伊儿汗承袭帝国传统的外交政策,企图与基督教西方结成反对埃及马木路克王朝的共同阵线,随着十字军运动的失利和伊儿汗国伊斯兰化,波斯的蒙古人在争夺叙利亚的战争中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14.
西域伊斯兰教派和卓势力的膨胀与叶尔羌汗国的衰落刘正寅西域伊斯兰教派和卓势力是明清时期活跃在我国西北地区历史舞台上的强大的宗教政治势力,对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叶尔羌汗国时期(1514~1682)是和卓势力的兴起、发展阶段,是以...  相似文献   

15.
“回回”一词起源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括《梦溪笔谈》记录的边兵凯歌之四为西夏人作品,“打回回”的口号是西夏人提出的。西夏所打“回回”指喀喇汗王朝回鹘,“回回”一词最初就是指伊斯兰教徒。“大食”、“回回”都曾是喀喇汗王朝的别称,都经历了从专指某一民族到泛称某种文明类型的演变过程,所不同的是“大食”一词的范围随着伊斯兰教的东传从西向东扩延,止于伊斯兰教文化圈的东端喀喇汗朝;“回回”一词随着宋元人对中亚认识的深入由东向西扩延,起点也是伊斯兰教文化圈的东端喀喇汗朝。“回回”一词语源自回鹘,用来区别与喀喇汗朝回鹘种族相同而文化不同的高昌回鹘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教最早是在喀喇汗王朝时期大规模地传入新疆的,古代新疆的多宗教并存格局和喀喇汗王朝当时的政治环境都为伊斯兰教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喀喇汗王朝时期的文学作品的语言、写作方式和内容都反映出伊斯兰文化和当地居民原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正是这些文学作品呈现出来的文化碰撞、交融痕迹见证了新疆伊斯兰教独特体系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蒙古西征之前,中亚、中东经过阿拉伯人的长期统治已经伊斯兰教化,在东欧地区伊斯兰教也有一定的影响。蒙古西征后在上述地区建立的四大汗国一开始即面临着伊斯兰教的文化环境,并先后走上伊斯兰教化的道路。蒙古贵族的伊斯兰教化首先根源于作为征服者的蒙古民族迅速同化于中亚、中东和东欧诸民族之中,同时也是蒙古贵族利用伊斯兰教巩固政权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公元16—17世纪,新疆出现了一个维吾尔族的地方政权——叶尔羌汗国。这时期,维吾尔族已在政治、宗教、文字等方面实现了统一。由于政权比较稳定,社会生产和生活环境相对安定,与中亚、伊朗、印度等地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出现了一个文化繁荣的局面,创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维吾尔民族文化。这时期的文化与以《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辞典》为标志的喀喇汗朝古代文化是一脉相承,又有所区别的;也是自喀喇汗王朝以来维吾尔族伊斯兰文化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又一个高峰时期。这时期的文化主要有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永年  言兼 《神州学人》2002,(1):37-37
中国乌孜别克族勤劳勇敢、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现有人口14502人(1990年统计数字),散居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族名源于14世纪的蒙古钦察汗国的乌孜别克汗,15世纪时,钦察汗国瓦解,原来作为它的组成部分的乌孜别克汗国逐步强大起来,占据着今西伯利亚西部和哈萨克斯坦的广大地区,居民主要是各种不同来源的突厥─蒙古游牧民,他们笼统地被称为乌孜别克人。乌孜别克族的先民很早就从中亚迁入我国新疆,17世纪起陆续从中亚细亚安集延、浩罕等地迁入中国。元代,常有金帐汗国的乌孜别克人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经…  相似文献   

20.
北回鹘汗国末世政治史考索薛宗正建牙漠北的回鹊汗国至合毗伽保义可汗逝世以后渐趋式微。这一汗国本质上是一个游牧奴隶制政权,国运的昌否同武功的盛衰存在着密切联系。而自永泰元年(765年)结怨吐善以来,西线战争一直败多胜少,贞元十一年(795年)汗统由药罗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