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需求。高校应积极适应并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找准市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点,把复合型外语人才作为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准确理解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定义及内涵,积极探索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思路,努力在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多元化评价考核制度等方面寻求突破,以期培养更多优秀的外语人才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需求。高校应积极适应并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找准市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点,把复合型外语人才作为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准确理解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定义及内涵,积极探索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思路,努力在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多元化评价考核制度等方面寻求突破,以期培养更多优秀的外语人才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资源作为战略资源,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在以往外语人才的培养中教育界提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时至今天,在国家推行新型城市化建设的背景下,必然对外语人才提出新要求。第三代外语人才应是尖端的、精英式的创新型人才。探讨外语创新人才的内涵及其培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及河南省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复合型外语人才。目前我省高校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着外语课程设置不合理、复合型外语人才课程体系尚未建立、复合型外语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和分散以及外语实践教学环节积淀薄弱的现状,根据这一现实状况,提出了转变外语专业教育理念、调整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教学的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巩固提高都市农业建设成果,在农业国际化视域下,涉农外语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前形势下至关重要的步骤,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关键在于提高外语人才的实践能力。本文在地区范围内对涉农外语人才供求关系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涉农外语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以及实践能力评估策略,为缓解高校人才培养与涉农外语人才社会需要的供求矛盾提供了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6.
依据<"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把该区域建设成国际旅游著名品牌、世界级旅游胜地的奋斗目标,重点针对黄山旅游市场的外语人才进行专项调研,对目前存在的人数少、学历层次低、结构失衡等问题,提出着力培养酒店外语人才、导游外语人才、高层次涉外旅游外语人才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阐述了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含义,并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提出了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四大模块。文章最后提出要通过强化社会需求,构建开放式的教学管理体系,强化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具有跨越性、富有弹性的多元化外语教育机制与途径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以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周龙英  张利洲 《家教世界》2013,(9X):166-167
"复语型"外语专业以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是一种新兴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为使外语人才满足市场经济对复合能力的需求,许多高校均纷纷设置不同的"复语型"专业或方向以满足市场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本文对江西省高校"复语型"外语专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复语型"外语专业建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陈述了中国—东盟背景下商务贸易发展对外语人才的素质要求,分析了该背景下广西外语商贸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培养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外语商贸人才的对策,以期培养立足东盟自贸区,适应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外语商贸人才。  相似文献   

10.
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的外语人才能否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充分利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契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突破口,在企业需求导向下,提出"外语+专业+语言服务专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1.
开放型外语人才对于河南省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河南省的开放型外语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河南省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反思目前本省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中原地区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单一外语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要培养"外语+专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复合型外语人才课程建设方面,高校要改革课程结构、革新课程实施方式、注重教材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从而为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高校的外语课程体系比较传统,培养的外语外事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就中原经济区复合型外语外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一系列的解决策略,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外语外事人才保障,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创新型外语人才是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文章指出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学生创造较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有助于实现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张健 《高教论坛》2012,(12):121-123
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与开发取决于国家给予的特别优惠经济政策及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复合型外语创新人才的培养,在给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在借鉴国外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需求具体情况,对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人才开发、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课程建设及复合型外语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改革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 改革开放的大潮使我国的外事活动骤然增加,需要大批熟练掌握外语的人才。现在这种需要有增无减,面对社会的需要,培养外语人才的任务显得十分重要,对高级外语人才的渴求进而对高等院校的外语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种形势下,各高校深感仅依靠课堂教学一个渠道不能圆满完成社会的需要,必需开辟多种模式来配合课堂教学。建设好的外语环境,扩大培养人才的渠道以补充课堂  相似文献   

17.
文章简述了国内外培养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外语创新型人才的情况.阐述了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内涵.针对创新型外语人才,尤其是通识性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现状,提出了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和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需要复合型外语教师,因此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关键在外语教师,外语教师的业务素质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9.
理工科大学双外语复合型人才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产物。基于此,探讨理工科院校培养双外语人才的模式,并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资培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理工科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开展和国际合作的加强,社会对小语种外语人才有很大的需求,同时也对小语种人才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然而传统的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很难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小语种外语人才,本文则尝试构建与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和谐的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并指出这一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