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记录     
<正>@老克勒:上海宝山路保存有丰富的历史人文遗存。1922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办了"上海大学"(今静安区第六十中学内),培养了很多革命人才。1923年7月,公兴路与香山路(今临山路)路口的三曾里是三大后中央局机关的办公地。1907年,商务印书馆总部新址在宝山路东宝兴路(今宝山路499弄小区内)落成,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出版印刷企业。1927年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设起义总指挥部于商务印书馆职工医院内。  相似文献   

2.
回音     
正瞿铭荣:《档案春秋》2020年2月刊上《伏罗希洛夫访问上海记》一文,使我回忆起当年情景。1957年4月,我就读于"时代中学"读初一下,那时学校在延安中路1135弄底(今"延安饭店"西侧弄底,靠近华山路)。伏罗希洛夫到沪那天市里组织市民在马路上夹道欢迎,正好路经延安中路。我家住在"慈厚南里"的安南路(今安义路)弄口(现在静安嘉里中心香格里拉大酒店),下午我到"慈厚南里"的延安中路  相似文献   

3.
正含香。一位青楼女子的花名。福州路的会乐里,旧上海有名的红灯区。会乐里分新老会乐里。紧靠汉口路的是后弄,称老会乐里,前弄即福州路726弄会乐里,是上等妓院长三堂子的集中地。长三堂子或者长三书寓,喝茶三元(银洋),陪酒三元,留宿也是三元,故有"长三"之称。"长三"是头等妓院。为了标榜这里的妓女身价高,他们自称"书寓",妓女称"先生",似乎是卖艺不卖身的。长三堂子历来是达官贵人、富商大  相似文献   

4.
海格路范园(今华山路1220弄),在20世纪初曾是英商小马立斯经营的跑马游乐场.小马立斯的父亲老马立斯,是1840年大英帝国用炮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后,于1867年提着一只旧皮箱只身远渡重洋来到上海的.  相似文献   

5.
回音     
瞿铭荣:拜读贵刊2012年10月刊,在封三上有一张照片"1908年7月31日,上海开通的第一辆法商2路有轨电车",这张照片过去有多处地方使用过,有的注是"法商"的电车,有的注是"英商"。今本人有一想法:应是英商的,或是在英租界拍的,理由是有轨电车旁边站着一位"红头阿三"(印度巡捕或门卫)。我小时候生活在英租界,看到过这样的"红头阿三"。如果在法租界内没有"红头阿三",那么就应该是英商的有轨电车。  相似文献   

6.
"宗文书院在铅山县鹅湖寺,淳祐庚戌(1250年)江东提刑蔡杭建,奏请于朝,御书今额。盖文公朱先生、象山陆先生曾讲辨于此。"(祝穆《方舆胜览》卷十八)则宗文书院实即鹅湖书院,地处江西铅山县境内。淳熙二年(1175),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就极其重视报刊出版工作,并以此为"喉舌"积极宣传方针政策,广泛动员群众,推进革命事业。可以说,当年党报党刊的发展历程,既是党史光辉的一页,也是上海近现代新闻史上的亮点。党创办的第一个通讯社——中俄通信社1920年6月,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等5人在上海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开会,决定成立共产主义性质的党组织。会上,起草  相似文献   

8.
出八达岭关城,沿公路向西北行约3里,在路北侧有一座小村子,名为岔道村.据<延庆州志>记载:"岔道有二路:一至怀来卫,历榆林、土木、鸡鸣三驿至宣府(今宣化)为西路;一至延庆州,永宁卫,四海治为北路."故得名"岔道".  相似文献   

9.
丁丙(1832-1899),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嘉鱼,别字松生,晚号松存。家世经营布业,富于资财。其藏书室称"八千卷楼"(沿用其祖旧名),另辟"后八千卷楼"、"善本书室"等,总称"嘉惠堂"。咸丰十一年(1861),由于太平军  相似文献   

10.
正丹凤路是上海黄浦区(1945—1960年为邑庙区,1960—2000年为南市区)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路,位于旧老城厢的东北端;原北起民国路,南至方浜中路,长423米、宽2.7~9.1米。清宣统三年(1911)筑南段(福佑路至方浜中路),名天官坊街、天官牌楼街;民国元年(1912)筑北段(福佑路至丹凤楼),因路北端有丹凤楼,名丹凤路。丹凤路102弄(福佑里)是我出生和青少年时期度过的地方。一年半前,此地块已完成动迁;西至  相似文献   

11.
徐述夔,原名赓雅,字孝文,号蘧堂,扬州府东台县栟茶场(今属南通市如东县栟茶镇)人,生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乾隆三年(1738)江南乡试中举。该科制艺题《行之以忠》,他因文中有"礼者,君所自尽者也"一句,礼部磨勘以为大不敬,罚停会试。遂隐居小镇,吟诗弄文,栟茶镇有他的一柱楼遗址。  相似文献   

12.
哈同花园,原址东起西摩路(今陕西北路)、西迄哈同路(今铜仁路)、南自长浜路(今延安中路)、北至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园主是英籍犹太人欧司·爱·哈同(S.A.Hardoon),因其妻子罗迦陵原名俪蕤,故名"爱俪园",习称哈同花园.  相似文献   

13.
1946年3月24日下午三时半许,林森中路和合坊(今淮海中路526弄、长乐路63弄)内突然传出枪声,随即一个黄头发、蓝眼睛、身穿美国水兵服的高大男子,提着手枪,冲出弄口.一辆三轮车迎面而来,美国大兵抬手一枪,子弹擦着车夫的头皮飞向空中,林森中路上顿时混乱起来.还没等行人回过神来,那个美兵就飞快地向东奔去,他在南重庆路口(今老重庆中路)处一闪,就没了影.  相似文献   

14.
"清江三孔"指北宋临江军新淦县(今江西峡江县)孔文仲(1033—1088),孔武仲(1042—1098),孔平仲(1046或1047—1103?)三兄弟,他们是北宋中后期文坛知名人物,曾被黄庭坚誉为"二苏上连璧,三孔立分鼎"(《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忆馆中故事  相似文献   

15.
(一)贾士毅(1887~1965),字果伯,别号荆斋。宜兴县南漕乡(今万石镇)萧塘村人。萧塘村古树参天,有老鸦在此筑巢,该村又称老鸦窠村。清光绪十三年(1887),他出身于一个半农半商的殷实家庭。其祖父和父亲,是地方上较有影响的士绅。  相似文献   

16.
正【相关链接】本文为拙作《陈独秀的上海往事》的补篇,旨在根据解密档案资料和现有学术成果,厘清陈独秀居住在上海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的历史踪迹,梳理陈独秀在这个被誉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的落脚地""中国共产党孕育期和哺乳期的所在地"期间的言论和行动,重点探究陈独秀以此为居住和工作地点,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迅速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发展、创建中国共产党并领导中共中央早期工作的若干重要史实,叙述的是一座私宅与一桩伟业的传奇佳话。  相似文献   

17.
战国时期的魏国,初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城关镇西北),至惠王时则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据史籍记载约有四说:一为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二为二十九年(公元前341年);三为九年(公元前361年);四为六年(公元前364年)。其迁都原因亦有二说:一为秦之所逼的原故;二为加强对东方诸侯控制的力量。本文就迁都的年代并结合其原因一併考订如后,就教于大家。(一)三十一年说。此说据《史记·魏世家》记载:"(魏惠王)三十一年,秦、赵、齐共伐我(指魏),秦将商君诈我将军  相似文献   

18.
正清朝末年的扬州,先有仪董学堂(校址在今扬州市解放桥西堍东关小学),后有两淮中学堂(校址在今扬州市东关小学,部分校址在今扬州市东关街)。进入民国,始有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校址在今扬州市广陵路梅花书院)。这三所学校是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发展史上早期的三座里程碑。今天人们使用的三所学校开办日期,是  相似文献   

19.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齐人蒯通说韩信背汉自立,有:"常山王(张耳)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汉王"等数语。其中"奉项婴头而窜"一句,究竟作何诠释?迄今,众多之《史记》今注今译本及其它古文选本,无一例外地注为:"项婴,项王派往常山国的使者"(如:王伯祥《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1年第二版;张大可《史记全本新注》,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或者译为:"常山王背叛项王,捧着项婴的头逃跑,归顺了汉王"(如:  相似文献   

20.
漫游军机处     
姜鸣 《出版参考》2007,(2):30-31
故宫保和殿迤北,是一片封闭的广场,也是外朝与内廷的分界. 广场正北面,屹立着内右门、乾清门和内左门,其后便是通常所说的"大内".广场东面为景运门,这里通向奉先殿(今钟表馆)和宁寿宫(今珍宝馆),是观光客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