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英语已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对于英语变体的语言、社会、文化以及认知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国际语言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国英语是中国人在其特定环境下进行语言交际所使用的一种英语变体。中国英语在语言各个层面均表现出其独有的特征。本文试就语音、词汇、句式及语篇层面上对中国英语所表现出的特征进行分析与描述。  相似文献   

2.
现代英语呈现全球化趋势,体现本土化特征.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两种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中国英语作为一种使用型的英语变体,中式英语作为英语学习者在未掌握规范英语前所形成的一种过渡语系,最终终会趋向同一,融入标准英语的大家庭.  相似文献   

3.
语言变化的三要素——继承、创新和隔离——必然导致语言在扩散中产生新的本土化产物。英语在扩散中形成了多种重要变体,这些变体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各有其独特的语言特征。要真正地掌握英语这一语言,就要在掌握通用的英语语言特征基础上了解不同国家的英语语言的区别,客观认识它的多元化变体现象。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当前英语使用及学习的现状,本文探讨了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的差异。中国英语是作为外语的使用型英语变体,是对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中性信息媒介;中国式英语是英语学习者在未掌握规范英语前所使用的一种过渡语言体系,是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必经的一种心理和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5.
张艳 《海外英语》2011,(6):328-329,336
中国英语是英语在其全球化与本土化过程中与与中国特有语言文化接触融合的结果,是中国人在其特定环境下进行语言交际所使用的一种英语变体。该文以China Daily中的篇章为例,分析了中国英语在词汇层面的特征以及其表现出的中国特色,并指出了中国英语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语域及变体皆属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畴,一种语言虽然有其独立的体系,但是却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语言是由各种变体组成的,在英语教学中要训练学生懂得不同的英语语体在世界各地英语国家或非英语国家里的使用。还要让学生熟悉英语国家里英语使用中的不同语体,尤其是要让学生明白在任何一个国家里,地区或社会因素都会影响到英语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英语的研究, 既要大胆假设, 亦要小心求证, 宜从语言或其变体都是一个系统的观点出发,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层面去考察, 看它是否已具备足够的、与其规范体相比较而稳定存在的区别性特征, 单从某一个层面做出判断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中国英语目前仍是碎片式存在, 尚未形成体系。既要研究变体的表现形式, 也要探究现象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语言公差与工作英语概念则为后者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于是便产生了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中国英语( China English)是中英两种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是英语国家人士能够接受的、被认为是比较规范的一种英语变体。中式英语( Chinese English)则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生成的不符合英语语言规范及对象国文化习俗的表达方式,学习过程中受母语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的直接产物,故应该尽量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9.
英语俚语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变体,在现代英语中的地位日渐上升,其构成形式主要有旧词新义、缩短词、合成词和词缀法,其语言特征主要表现为新颖时髦、幽默生动、简洁明了、富于韵律。分析英语俚语的构成规律和语言特征,可以提高阅读和欣赏英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言作为主要的交流工具,总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的迅速国际化必然引起其广泛的本土化,在与世界各地语言的接触中产生不同的语言变体。这些带有地域色彩的"英语"不断发展、逐步被接受,并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被打上中国文化的烙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变体——中国英语。它既具有全球化的趋势,又有地方化的特征。作为在中国的一种变体,中国英语也逐步得到关注。中国英语把中国独有的文化、语言、事物、意念和传统等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等手段传入国际社会,同时也融入许多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汉语特色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英语”特色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中国国情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英语在我国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中国特色,使"中国英语"客观存在。在大学英语教材建设过程中,应增加民族特色,增强时代气息,注重介绍中国英语的形成及基本翻译规律,使大学英语教材更加突出"中国英语"特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背景下,研究英语变体模式是有意义的。在评述英语变体理论模式的演化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英语变体的发展模式,探讨了中国英语连续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指出中国英语变体的发展趋势是洋滨语→中式英语→中国英语→标准英语,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石化现象后的原因着手,论述了被石化了的英语背后其实是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抗争。同时针对中国国内教学法发展的停滞不前提出了走出中国自己的教学法的观点,进而呼吁把中国式英语转变成世界英语的变体,同时论述了建构世界英语中国变体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英语是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本文研究了中国英语的特点及中国英语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认识中国英语,处理好标准英语与中国英语的关系。教师应结合中国英语与标准英语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目的语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在韩礼德的衔接理论及中国著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中国语篇衔接的传统法则起承转合引入到中国英语类学术期刊英文摘要中连接词的使用情况的研究中,通过自建的两个小型语料库,探究中国学者在使用英语连接词时的一些特点。近些年来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已有一些国内外学者对英语连接词的使用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研究,但都是以韩礼德或者夸克对连接词的功能性分类为基础。因此该研究的发现将会对从事论文写作的中国学生和学者具有实际意义,对从事论文写作教学的教师也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China English is a standard variant of English and ha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hen used appropriately,it can play a unique role in expressing thing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e should internalize the variant theory of China English in order to guide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相似文献   

17.
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的一种英语变体,具有中国特色,说明了英语在我国本土化的趋势。从模因论角度来看,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母语文化内容,让中国英语进驻校园成为强势模因进而快速传播,能有效地克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中华文化失语症,从而在多元文化交际中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为中国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的英语测试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史料出发探讨民国时期的英语测试状况,关注的教学机构为教会学校。作者首先介绍民国时期英语教学的基本状况,解析当时英语测试的理论背景,再现其形式,讨论其用途,最后进行评价。结语指出,尽管民国时期在语言测试史上属于科学前时期,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师们在语言测试上做出的积极谨慎的努力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变体近年来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和国外专家的认可。中国英语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中国英语还远没有完成在中国土地上的本土化,它无法与美国英语、印度英语等成熟的英语变体相提并论。中国的英语教学作为外语教学的性质没有改变,盎格鲁-萨克森英语仍然是教学的目的语,而非中国英语。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英语中反映中国社会文化并得到认可的词汇、短语(句式)以弥补文化失衡现象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马晶 《时代教育》2010,(1):273-273
With China's constant deepening openness,English has become the indispensable tool for domestic enterprises to do foreign trade. While using English in foreign trade activities,a new term business English just comes out. Currently,there hasn't been an agreement on the definition of business English in academic field. In this paper,I compare business English with general English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English,and put forward my own thoughts on how to use business English effect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