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主持人语: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大家。张恨水及其小说在新文化运动中曾经受到激烈的批判,被贴上了"鸳鸯蝴蝶派"的标签,并长期受到文学史的排斥。当今的学术界对他的讨论早已超越了"雅俗之辨",张恨水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史的贡献也逐渐被历史地凸显出来。但是,笔者认为,张恨水及其创作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化文学之间的桥梁。正是由于这一桥梁的存在,才使得传统与现代之间、新与  相似文献   

2.
张应中 《学语文》2014,(6):46-48
提起张恨水(1895—1967),人们都知道他是通俗文学大师,他的小说曾使无数的读者为之倾倒,而作为诗人的张恨水,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对其诗词的研究也寥寥无几。其实,张恨水一生所作旧体诗词的数量相当多,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剪愁集》就收录了近七百首。一者,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旧体诗词处于边缘位置,被新文学史家和一般的读者歧视或忽略,二者,张恨水的诗词被其小说的巨大名声所掩,因此,了解他的旧体诗词的人并不多。实际上,如果要研究张恨水的思想和人格特点,读其诗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而其高超的诗词艺术,又能给我们以难得的审美愉悦和精神熏陶。  相似文献   

3.
张恨水 2 0世纪 30年代的小说创作 ,不仅深植于中华民族审美基因的底层、对文学审美本性有着过人的深度把握 ,而且对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成规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同化更新 ,大大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品位。特别是他的《啼笑因缘》、《春明外史》等作品的问世 ,能够为“习惯读中国书 ,说中国话的普通民众所接受” ,极大地满足了人民大众精神生活的需要 ,使人们对通俗文学刮目相看 ,从而纠正了“五四”以来某些人对新文学的偏颇认识。张恨水创作的大量作品 ,都以特殊的方式展示中国社会的奇闻逸事、风俗习惯、民间疾苦、民族情绪和政治经济热点 ,尤其是…  相似文献   

4.
被称为"鸳鸯蝴蝶派主力"、"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上的名编辑"的赵苕狂,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直在上海从事通俗文学期刊的编辑活动,同时也创作了大量的通俗文学作品,其中以侦探小说为多,影响也最大。他的侦探小说代表作品《胡闲探案》系列,从人物形象、叙事方式、前后期的变化等方面,体现出中国早期现代侦探小说的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5.
张恨水的一百多部小说基本上都延续传统文化中的才子佳人模式。通过与古典小说、鸳鸯蝴蝶派、新文学等文学样式综合比较可发现,经他改良的才子佳人模式,实际上是历史文化背景下妥协而成的中庸模式,但这样的妥协却赢得不俗的市场和读者。现以他的作品《满江红》为案例,从中追溯历史的遗传密码,探索其小说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 (一)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有人把张恨水称为通俗小说家,有人称他为言情小说家,有人则说他是鸳鸯蝴蝶派小说的“遗脉”。所以各持一是,乃因张恨水的小说以“情”为重,多以才人佳女为纬,编织悲欢离合之事。他曾经名噪文苑,但他的颜色却愈来愈淡漠了,以至于长期以来不留名于文学史。然而张恨水及其作品却是一个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7.
<正> “五四”以后,在新文学阵营的猛烈批判和新小说蓬勃发展的强力冲击下,鸳鸯蝴蝶派的章回小说开始出现日渐衰落的趋势。一些趋时的鸳派作家为了寻找新的出路,打出了。跟着这时代的潮流向前进”的旗号,力图对旧的章回小说进行改良,以缓解其日益加重的危机。张恨水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以改良旧章回小说为己任而开始他的创作生的。随着《春明外史》、《金粉世家》等长篇巨著的相继发表,他以改良的实绩迅速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赢得了很大的声誉,从而一举成为著名的章回小说大家。应该肯定,张恨水对旧章回小说的改良是有成绩的。在时代潮流的推动和新文学的影响下,他的作品较之以往鸳派作家的章回小说,不仅显现出较为明显的进步的思想倾  相似文献   

8.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的通俗文学大师,他的共计一百余部三千万言的通俗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画廊中一抹绚丽的风景。检视张恨水的作品,就会发现皖江文化对其人品、文品所产生的熏陶与影响,构建了他的人生观和文学观,这不仅体现在其作品描写故土潜山的自然景观、乡风民俗中,更体现在作品厚重的文化内蕴之中。带有独特的皖江文化色彩的"山",既是客观写实,也是其精神诉求的对应物。本文通过对张恨水小说中皖江"山"文化的探讨,试图更深入地剖析其小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张恨水是民国时期妇孺皆知的"通俗文学大家",他从事的"叙事人生"的小说创作中包含了很多民俗文化。在其长篇小说《欢喜冤家》中,曾对皖地民俗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本文先将小说中皖地民俗分成:服饰、饮食、农业民俗三大类,并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两方面分析民俗在小说中的审美作用。张恨水有意识的民俗描写,使其作品具有民族化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张恨水《八十一梦》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性戏仿力作,作者为排解苦闷的趣味立场呈现出复杂游移的戏仿姿态,使《八十一梦》文本世界显得丰富而多元,蕴含了多重趣味,造就了丰富的戏仿形态,既有时空穿越的陌生化呈现,也有拼贴混杂的“上下古今”式戏谑,还有对新文学文体的降格化戏仿。《八十一梦》与鸳鸯蝴蝶派的众多读者,成功地完成了对源文本和戏仿文本的双重“解码”,文化趣味、文学记忆、阐释方式等趋近,形成了鸳鸯蝴蝶派的阅读共同体,这一通俗文学共同体对文学生产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恨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通俗文学大师、章回小说集大成者。他的小说语言独具特色:客观叙事语言平易朴实、明白如话,简而不陋、似清实腴,对话则符合人物不同身份和性格,对不良人性或社会现象则以讽刺性语言描画,笔意从容,画面感强。在立足于传统小说语言的基础上,张恨水的小说语言具体而丰富地呈现出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张恨水是徽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对徽文化的坚守多于开拓。张恨水所接受的文化和他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自有的人生、人格和品位,造就了他的文学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以来张恨水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研究者的目光大都集中在张恨水小说上,对于其散文的研究则显得较为沉寂。新时期张恨水散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小说研究与散文研究间的不平衡;散文能否进入现当代文学史问题;目前散文研究中显现出研究多宏观少微观、多思想少审美、《山窗小品》研究“热”与其他散文研究“冷”等现象。  相似文献   

14.
张恨水作为著名报人作家,其艺术主张与新闻观念之结缘,其作品创作与传媒特性的契合,丰富了我国文学理论与新闻理论的研究,成为张恨水作品的新闻传媒表达模式的主要表征。在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中国,无论是张恨水选择了新闻传媒,抑或是新闻传媒选择了张恨水,都是偶然中的一种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5.
张恨水小说成功地实现了传播,其隐性原因在于准确定位传播者与接受者关系、立足报纸副刊、引雅入俗,创作出雅俗共赏、富有文化内蕴的小说文本;其显性特征表现为通过现代传媒成功实施了小说的文本传播和影视剧传播。张恨水的经验为当代通俗文学创作及其传播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16.
张承志早期的创作并没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在"前定"的呼唤中,他进入了大西北,回族的血性在追寻中被真主唤醒。哲合忍耶是穷人的宗教,具有神秘主义特点。哲合忍耶精神与张承志的个性、审美原则、文学理想达成了一致。张承志皈依了哲合忍耶后,伊斯兰成为他创作的题材和文学精神指向。为了更好的表达虔诚的宗教情怀,张承志后期的小说中出现了诗化的特点。随着宗教情感的升腾,为了表达的需要,张承志的创作从小说转向了散文,视野逐步开阔,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伊斯兰文化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张恨水深受佛教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其小说创作体现了明显的宗教意识,前期小说主要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后期创作则主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张恨水小说中的人物,是一种文化“镜像”,体现了张恨水的一种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18.
张承志早期的创作并没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在"前定"的呼唤中,他进入了大西北,回族的血性在追寻中被真主唤醒。哲合忍耶是穷人的宗教,具有神秘主义特点。哲合忍耶精神与张承志的个性、审美原则、文学理想达成了一致。张承志皈依了哲合忍耶后,伊斯兰成为他创作的题材和文学精神指向。为了更好的表达虔诚的宗教情怀,张承志后期的小说中出现了诗化的特点。随着宗教情感的升腾,为了表达的需要,张承志的创作从小说转向了散文,视野逐步开阔,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伊斯兰文化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张恨水的文学创作体现了新文学与旧文学,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现代精神与民族传统,以及时代潮流与作家的自主责任这一系列矛盾中的文化内涵。本文着眼于张恨水创作的通俗性,文学与文化的互动性,将张恨水置于更大的“文化现象”范畴之内,从而揭示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张恨水的个案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读者意识与张恨水的通俗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通俗小说作家,他的作品流传持续时间长、覆盖地域广,读者数以亿计,文化跨度大。这与他创作时有自觉的读者意识密切相关。他的作品从内容、形式到写作技巧三个方面都体现出对读者接受因素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