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通讯 ,5 0年来 ,它影响了几代人 ,“最可爱的人”成了人民志愿军的代名词。这篇文章也一直入编中学语文教材。为配合修订大纲的使用 ,由人教社编辑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 (简称《修订教材》)又选入了这篇课文 ,它与根据 1992年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编写的语文第五册 (简称《试用教材》)中的同篇课文相比 ,从诸多方面体现了已经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全新理念和基本特点。下面就《谁是最可爱的人》《修订教材》不同于《试用教材》的编排体系作一阐述。一、…  相似文献   

2.
《谁是最可爱的人》自1951年4月在《人民日报》发表后,便迅速的传遍大江南北。五十余年里,《谁是最可爱的人》不断被收入通讯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集,并一次又一次的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这不仅因为《谁是最可爱的人》是给志愿军战士的一曲深情雄壮的赞歌,更因为它是一篇经久弥香的经典美文。  相似文献   

3.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再次选入《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选材组合独到、表达方式多样,刻画了立体鲜明的人物形象,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志愿军战士的礼赞与崇敬,蕴含丰富的语文知识与思想内涵,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然而,通过观察和文献研究,发现该文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轻语文要素的引入,轻实际生活勾连,轻批判思维的培养,轻语境身份的引导。对此,不妨依体定教,立足通讯这一文体特点,设计阅读支架和问题情境,带领学生品味该通讯所具有的选材的独特、组织的有序、描绘的真实、感情的真挚的特点,将语文知识要素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注重写作语境和作者身份,带领学生品味感受作品中传递的崇高的精神品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4.
2008年岁末,《语文新圃》杂志登载了一篇由中学语文教师令狐补充撰写的有关人教社将已故著名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以下简称《谁》文)撤出课本的评论文章。该文称,将《谁》文撤出中学课本是明智之举,这是现行教材的编撰朝着正确的、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方向迈进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5.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当面问我:学生容易理解的记叙文怎样教?并举出《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选入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这确乎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象这样的记叙文在语文课本中不止一篇。就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谈一谈我的意见。教学这篇通讯(通讯是记叙文的一种)的目的可以是: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6.
魏巍和他的老师蔡芸芝●杨文闯仇秀芳当代著名作家魏巍的名字,对于中学师生来说是不陌生的,因为语文教科书中选入了他的两篇作品,一篇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一篇是《我的老师》。《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活烈士李玉安尚在人世,而《我的老师》中那位“最使我难忘的”“...  相似文献   

7.
正前一阵,网上热议要不要在高中课本中取消鲁迅的作品,很多人认为鲁迅的作品晦涩难懂,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应减少甚或取消。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药》、《阿Q正传》等作品已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3篇。面对新教材中仅有的3篇作品,我们如何保住鲁迅的经典作品呢?如何让鲁迅真正走进我们的学生呢?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教材已经变了多次,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却是每次必选,是一篇备受教材编者和师生重视的经典作品,那么,这篇作品到底为什么能成为经典呢?  相似文献   

9.
8月24日7时18,分,著名作家魏巍因病去世,享年88岁,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至今仍被收录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成为一个鲜明的时代标本。魏巍作品收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还有《我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今天,让我们一起共同缅怀这位曾告诉世界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军旅作家。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教师要结合课文,挖掘课文中的爱国主义情愫,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语文教材在这方面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如《最后一课》、《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后一次讲演》等课文中的主人公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1.
《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选自著名作家魏巍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本组教材重点训练项目是: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本篇课文是本组教  相似文献   

12.
语文积累的主要途径是读书,尤其是诵读。熟读和背诵是语文学习的本和源。任何一篇作品都反映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都会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指导学生熟读一些思想内容好的优秀课文,如《白杨礼赞》《谁是最可爱的人》《社戏》《背影》等。诵读这些经典名篇,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道德观、幸福观、价值观、恋爱观、审美观等,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起着重大的作用,具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3.
姚宁亚 《教师》2011,(10):68-68
语文积累的主要途径是读书,尤其是诵读。熟读和背诵是语文学习的本和源。任何一篇作品都反映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都会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指导学生熟读一些思想内容好的优秀课文,如《白杨礼赞》《谁是最可爱的人》《社戏》《背影》等。诵读这些经典名篇,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道德观、幸福观、价值观、恋爱观、审美观等,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起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吕言侠 《江西教育》2010,(12):19-19
2010年秋季开学后,在多种新版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多篇经典作品又被删减。一时间,各种议论热火朝天,赞成与反对争议不休。在一片喧嚷声中,身为语文教师该如何正视?课本中是否要删减鲁迅作品,本身并不是那么重要,鲁迅的作品在教材中还是有较大的比重,关键是如何对待这一现象。本期几位作者的观点,对教师如何面对这一删减现象以及如何处理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地位或许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不管教材内容如何变动,应该坚信的是,鲁迅的精神及其影响将是永远的。  相似文献   

15.
<正>2023年春季下发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名著导读”推荐书目《傅雷家书》更换为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教材调整属于教材建设的范畴,“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统编语文教材更是如此。国家事权,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从教材建设的层面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意味着入选教材的文本要经得起思想内容和作者为人的双重检视。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教材体系中所体现的语文教学理念与现有的语文教学理念之间矛盾越来越突出.教材体系中所选用的前现代文学经典作品与现代乃至当代经典的文学作品有着相通的成分及其历史渊源,而且都是时代化了的和生命化了的经典作品,同时也都反映了浸透着时代化了的作家的审美观,体现了生命化了的作家的审美价值,而教材体系中的经典作家作品所代表的文学发展与人性、艺术形式发展关系的这条主线的缺失,又导致教师对教材体系的思考、理解、掌握的误区,造成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理念的禁锢和方法上呆板.  相似文献   

17.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同志随军赴朝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全文虽然没有单独出现一个“三”字,但字里行间却巧妙自如地蕴含着不少的“三”,使作品更生动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突出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我们可以从下面十个方面简析文中蕴含的“三”:  相似文献   

18.
《落花生》出自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这样一篇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的短小散文,一直为人称道,并且入选了语文课本,被视作散文教学的经典作品,其价值获得公认。这样一篇不足600字的散文,到底有着怎样的存在价值呢?笔者认为,《落花生》之所以被誉为经典散文之作,是因为它既典范地体现了散文这一特殊文体的创作生命力,又在思想层面蕴含了传统的经世致用的人生理想。二者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9.
李佳能同学问:“《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除了记叙这一主体表达方式外,还运用了大量的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请问:这篇文章中,在记叙的基础上,是怎样作必要的抒情、议论的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得先要搞清在《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通讯中,这三种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怎样。作为通讯,必须以记叙为主体,通过记叙,告诉人们在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事情。但该事的具体实质即主题是什么,作者的态度、感情如何,那就得借助于必要的抒情、议论来揭示、深化。这也就是说,在通讯中记叙是主体,抒情、议论则是建立在记叙基础之上用来感染读者,对记叙  相似文献   

20.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中外经典名篇,历经岁月的淘洗,依然散发着夺目的光华。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对经典作品的价值解读该如何取舍,我们该怎样引领学生汲取经典作品的营养,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下面我以《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为例,谈经典作品价值取向的坚守、开掘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