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亨利·鲁斯在1936年创办了《生活》图画周刊。它由于电视,邮费加价,印刷成本高涨,于1972年停刊。“时代公司”本周决定《生活》画报复刊。在某种意义上,《生活》画报也可以说根本没有死。1972年以来,“时代公司”出版过10种《生活特刊》,如“以色列精神”,“杰出的美国妇女”等。特刊售价是2美元,销数是50万—100万份。这使《生活》画报的爱好者一直怀着《生活》复刊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1851年9月18日,《纽约时报》(以下简称《时报》)呱呱落地。到2001年,《时报》已走过了150年的光辉历程,虽然“年事已高”,但宝刀未老,仍叱咤风云,驰骋于新闻界,雄风非但不减当年,还在“更上一层楼”。“9·11”事件的发生使《时报》150周年纪念特刊的出版发行由2001年9月的纪念周(原定在9月20日发行)推迟到同年的11月14日,然特刊的风采并未蒙上过多的阴影,依旧不失大家风范。不仅如此,它还乘“150大寿”之机,以“百年老店”  相似文献   

3.
2021年7月1日,重庆《江津日报》推出一期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报道”(以下简称“特别报道”)为主题的特刊,特别报道高标准策划、高站位协调、高水平采编,全面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江津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本文将以《江津日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报道”主题特刊为例,浅析地方党媒如何做好重大时政主题报道。  相似文献   

4.
前不入某报举办了一次创刊五周年茶话会,说是“清茶一杯”,但实际上是案头桌上堆放着五颜六色的可供吃喝的玩艺儿。记得半个多世纪以前,邹韬奋先生主编的《生活》周刊也遇着过五周年庆事,他是怎样做纪念的呢?请看韬奋在《<生活>五周年纪念特刊预告》中的介绍:“这是本刊第五卷的末了一期,下一期便是第六卷第一期——也就是《生活》五周年纪念特刊。常人有所纪念,大概是大家聚拢来大喝大吃一顿,但是我们觉得这种效忠于自己肚皮的纪念方式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有的  相似文献   

5.
震撼与美感     
第一次看到这张题为《雪野拉练》的照片,我被震撼了:在茫茫雪原,拉练的部队官兵在大雪中艰难前行,几面红旗在风雪中飘扬,长长的队伍蜿蜒曲折,一直延伸到视线之外……好一幅雄壮的雪里行军图。这不禁使人想到毛泽东主席的那首《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相似文献   

6.
成文军 《军事记者》2006,(1):I0002-I0002
第一次看到这张题为《雪野拉练》的照片,我被震撼了:在茫茫雪原,拉练的部队官兵在大雪中艰难前行,几面红旗在风雪中飘扬,长长的队伍蜿蜒曲折,一直延伸到视线之外……好一幅雄壮的雪里行军图。这不禁使人想到毛泽东主席的那首《减字木兰花&;#183;广昌路上》:“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相似文献   

7.
“大特刊现象”扫描 自1997年广东《南方周末》较早地推出《元旦特刊》以来,近几年来,“特刊”这一崭新的新闻报道策划竞相为报业媒体采用。这期间,有浙江《经济生活报》1998年12月24日的《岁末特刊》、1999年2月13日的《新春特刊》、1999年3月8日的《三·八特刊》和《钱江晚报》1999年2月  相似文献   

8.
《王状元集百家注编年杜陵诗史》(简称“百家注”)是宋代杜甫诗集注本中最为重要的注本之一,它上承《门类增广十注杜诗》的旧注注文,下启“千家注”系列的主体格局,是追溯注家来源,考察注文消长的重要依据.今存“百家注”卷四至卷五间有缺叶补刻现象.本文对缺叶补刻所据之本进行了推测,并力图归纳“百家注”与《分门集注杜工部诗》(简称“分门注”)的注文关系,从而探讨今后“百家注”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2001年底,武警总部党委站在时代的高度,根据武警部队建设的需要和武警部队新闻事业发展的实际,作出创办全军各大单位第一份报纸特刊——人民武警报《星期特刊》(以下简称特刊)的决定。从2002年1月5日正式创刊至2002年底已经出刊50期。特刊以其独特的视角观察武警部队,使正刊报道的内容得到扩展,主题得到延伸,在机关、部队和友邻单位,军内外新闻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受到了中宣部有关部门的表扬。回首特刊1年来走过的道路,“贴基层、近官兵、高质量、高品位、大视野、大纵深”的办刊宗旨,体现在每个版式、每篇稿件、每个标题、每幅图片和插图之中。特刊的成功之处,在于抓住了特刊之“特”。  相似文献   

10.
元稹是我国中唐时期诗坛上的一颗明星,有《元氏长庆集》传世,但唐宋间记载的百卷本(见《元稹墓志铭》《新唐书·艺文志》)、四十八卷本(见《宋史·艺文志》)、六十卷外集一卷本(见《郡斋读书志》)早已亡失,清人钱曾著录据北宋本校过的七十五卷十本(见《述古堂藏书目》)也不可见,其收存情况自然更无法知悉了。现流传的宋刻本有两种:一是浙刻本残存八卷,分藏在日本静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是否按学科分类分卷(也曾称为“大类分卷”)出版,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建社之初曾有过激烈的争论。现在看来,因为是初次编书,分类分卷出版,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做法。分类分卷出版的好处  一、能够迅速出书,受到社会欢迎。国外大  相似文献   

12.
201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的辉煌历程.作为首都主流媒体,北京晚报编委会经过精心策划,于2011年4月推出了纪念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百年的《江山》特刊.这个特刊每周五刊出,分为"史"、"迹"、"士"、"镜"四个板块,每期16个版.我参与了其中"迹"这个板块的部分编采工作.在参与制作《江山》特刊的过程中,如何在新闻特刊中挖掘和运用好既有的历史资料;如何通过深入采访为史实提炼出新的细节、新的观点等等话题,带给我们启迪,也引发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3.
蔡尚思先生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以下简称《古代论》),系蔡先生三卷本论文选集的第一卷,另两卷分别为《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论》(已出书)及《学术思想散论》(待出书)。就我所知,这三卷本的论文选集,收录了蔡先生各时期、各方面最富代表性的主要学术论文,可视之为蔡先生本人学术思想的总结性文集。关  相似文献   

14.
版面研究历来是报纸研究的重点。2007年10月8日至22日,《人民日报》的《喜迎党的十七大特刊》和《欢庆党的十七大特刊》(以下统称“十七大特刊”),共出版14期。分析十七大特刊,仍有必要从其版面为切人口。  相似文献   

15.
宁聪聪 《新闻前哨》2022,(23):45-47
庆祝建党百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我国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报纸,其建构的“建党百年”特刊不仅有力地发出了党的声音和力量,更为其他媒体提供了有力的参考。本文选取《人民日报》百年“建党特刊”作为研究对象,从媒介议程设置的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法,选取2021年1月19日-7月29日共计123期报道作为研究样本,探究《人民日报》如何设置宏大议题的议程及这种议程的特点,以及对其他媒体报道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报纸的正报与特刊如何区别掌握?特刊的版面配置的合理原则在哪里?4年来,由我主持创办的《联谊报·月末特刊》在总体定位和编辑方向上作了一些分析和思考。《联谊报》是浙江省政协主办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为办报宗旨的一张报纸,它的读者对象定位在知识界、文化界和党务政务人士。鉴于此,《月末特刊》的定位不能是轻浮的,但既然是“特刊”,也不能是呆板的。  相似文献   

17.
许鑫 《青年记者》2007,(2):50-51
围绕06世界杯的64场赛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展开了大容量、立体化的报道。报纸如何报道才能扬长避短?笔者选择《南方都市报》6月10日至7月11日的《世界杯特刊》作为分析对象,大体上可以反映纸媒在重大赛事报道中的一般做法和策略。《南方都市报》从6月10日起,每天均出版《世界杯特刊》(以下简称《特刊》),篇幅达8-16个版面,按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分成“立场”、“战报”、“专题”、“纵深”、“前线”、“预测”、“传媒”等专栏,充分发挥纸质媒体的特点,从多方面把握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将报道的范围、领域从比赛本身向相关事件延伸,从…  相似文献   

18.
周亚晖  刘仲黎 《传媒》2019,(9):37-38
为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步伐,十堰日报传媒集团坚持按照“集团式运作、多元化经营、全媒体发展”的总思路,以自身资源和能力为基础,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之路,转型融合发展成效显著。目前,十堰日报传媒集团旗下拥有“3报8网3端12微1刊1栏”等28个媒体和16家企业。《十堰日报》曾被授予“中国地市党报10强”称号;《十堰晚报》被授予“中国地方都市类报纸最具品牌价值10强”;十堰政府网荣获“全国政务新媒体最具影响力品牌50强”;秦楚网荣获“全国地方10强网站”。  相似文献   

19.
这次的“两会”是世纪之交的一次大会,是为“九五”规划画上句号的一次盛会,当然也是新闻频出、焦点聚集之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两会”遍地是新闻,抢眼的新闻俯拾即是。但是,作为一年一度的例会,它也是中外媒体云集、各路新闻高手大比武的“战场”,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而《中国青年报》的“两会特刊”(以下简称“特刊”)却取得了明显的成功,据该报报道,“特刊”在人大代表中是较受欢迎的,在委员驻地,“……两会特刊是最先被一抢而空的报纸”(3月5日《中国青年报》)。从“特刊”的成功,我们似乎可以讨…  相似文献   

20.
陶丽 《新闻世界》2022,(5):58-62
“青春”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与20世纪以来“再兴民族”“再造中华”的爱国救亡话语紧密相关。本文以“青春”隐喻为线索,在修辞学视域下对国内100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特刊进行了分析,发现百份特刊从喻青年之人、喻光明与远行之物、喻朝气蓬勃与不畏风险之精神三个层面,共同建构了“百年风华正茂”的宣传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