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运用比较法展开文本细读。在同中求异的过程中体会个性化特点,在群文阅读中深入体会其中的意蕴,通过替换语言的方式感受作品炼字炼句的魅力。这些方法都借助了比较法,让学生能深入探究作品。  相似文献   

2.
阅读文学作品,必须牢牢地抓住作品中的“情”这根线,深入地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深切地感受作品的震撼力,才能真正读懂作品,才能真正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顾香 《广西教育》2012,(13):28-2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语言积累,从而形成语感。品读是一种深入体会文本的阅读方式,通过品读,学生能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从而感受文本蕴含的语言、形象与情感。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作品中的重难点,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语言符号探究作品内涵,通过分析结构品悟作品的情感,通过探究意象情节感受作品精神,通过分析表达方式学习写作方法,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开展探究性阅读。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学生能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美和生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周少军 《学语文》2010,(3):55-55
一、通过反复阅读人物的语言,感知人物的性格 人物的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的或间接的表白。通过反复阅读人物语言,进而体会人物的心理、精神.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在小说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要求学生反复阅读小说中的人物语言.让学生在阅读人物语言的过程中.去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阅读鉴赏要求学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在教学过程中,为引领学生深入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交融与碰撞,我尝试探索了四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古典散文的时候常常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思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作品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推理作品结构,分析人物身份,体会作品思想,探究写作手法,感受作者的情感。结合关键词分析能让学生找到阅读散文的"抓手",让学生有的放矢,把握散文的内核。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学生能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美和生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以下五点,以达到目标。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标准对阅读和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阅读方面,要求学生"能复述叙事性的作品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作方面,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从上面的论述可见,阅读和写作是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呢?一、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三、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呢,一、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三、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  相似文献   

13.
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名著导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梳理人物关系,提升语言逻辑性,通过鉴赏景物描写,赏析语言生动性,通过点评角色,体会语言针对性,通过分享生活体验,挖掘语言中的乡土气息,分析作品主题,提升语言深刻性。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语言风格,提升语言建构和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自我质疑———释疑”的意识。2.以戏剧语言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人物台词和舞台说明,帮助学生把握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语言对推动戏剧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3.从品味个性化的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戏剧人物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教学方式】探讨式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我质疑和释疑1.真实记录自己第一遍阅读过程中不理解的问题。2.从已经自我释疑的问题中筛选出你认为对阅读理解有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三年级课文识字量急剧增加,学生表现出较强的阅读兴趣。如果教师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缺少科学的方法引领,学生势必会渐渐丧失阅读热情。在三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让课堂成为阅读兴趣培养的主阵地呢?一、质疑课题,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有这样的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课题质疑来让学生感受课文的主要内容。例如,苏教版语文第五册《军神》一文的教学,教师通过对课题的质疑,让学生回答三个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军神是什么?军神与军人的区别是什么?沃克先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这样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通过对文章朗读、揣摩语意、把握语气,从伤势严重、不用麻药、汗如雨下、脸色苍白等角度,体会军神的形象——刘伯承不仅是  相似文献   

16.
阅读应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朗读教学可以促进阅读教学的展开。真正有效的朗读教学是通过朗读,让学生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生活气息,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而探求隐含在作品中的内涵。即通过有表情地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使学生能体验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从语言的气势、韵味、节奏、停顿中,引领学生辨别语言的感情色彩,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而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使体验更加细腻,使感知更加深刻;通过有比较地读,使学生对文本内涵的解读在语句的增删、变换中豁然开朗,同时在比较中体味增删、变换的妙处,…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三年级课文识字量急剧增加,学生表现出较强的阅读兴趣。如果教师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缺少科学的方法引领,学生势必会渐渐丧失阅读热情。在三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让课堂成为阅读兴趣培养的主阵地呢?一、质疑课题,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有这样的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课题质疑来让学生感受课文的主要内容。例如,苏教版语文第五册《军神》一文的教学,教师通过对课题的质疑,让学生回答三个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军神是什么?军神与军人的区别是什么?沃克先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这样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通过对文章朗读、揣摩语意、把握语气,从伤势严重、不用麻药、汗如雨下、脸色苍白等角度,体会军神的形象——刘伯承不仅是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①通过上网浏览,激发学生对阅读的浓厚的兴趣。②通过广泛阅读有关草船借箭的资料,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中的人物。③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④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初步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2.阅读能力:①通过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己最喜爱的人物,并能用一两句连贯的话来概括说明所喜爱人物的特点。②通过深入阅读、协同作业,找到与研究专题相符合的资料,并通过图文对照,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句意,研究人物性格特点。③通过展示作品,培养学生比较概括、清楚地…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二学段3~4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我们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如何在教学中实现阶段阅读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教者的研究方向。《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是一篇拟人体童话,它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在通俗易懂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全民阅读的形式也越来越受欢迎。对于语文的教学和学习来说,阅读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优秀学习习惯。阅读不仅仅是简单的阅读,还要将自己沉浸在作品之中,进行深度阅读之旅。本文主要根据新课标的教学方向,通过品鉴王惠的《〈骆驼祥子〉深度阅读的策略与路径》并结合实际阅读的教学过程,从精阅读文本,走进人物,体会祥子的悲剧人生色彩,感受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深度挖掘人物悲剧背后所映射的社会现实,发现作品新的教学意义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深度阅读之旅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