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指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美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特殊作用。”又指出:“在中小学里加强美育,要强调把美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全体教师的任务,而不仅是音乐、美术教师的任务。生活中处处有美,各科教学中都可以从自己的特点出  相似文献   

2.
范远波 《教育学报》2007,3(6):73-79
儿童文学概念从提出到流行一直与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相伴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思想变革所带来的教育内容的变化。民国时期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现,既是清末以来教材实用化、大众化追求的结果,也是儿童本位的课程观得以确立和强化的反映。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成为小学国语教材,主要以反复故事和各科知识文学化的形式出现,旨在解决国语教材的文字反复和知识传授所带来的趣味性缺乏问题。儿童文学教材进入国语教科书的丰富和完善过程凸显了三种积极的尝试,即尝试教材形式的多样化、教材内容的顺利过渡和衔接,以及无意义的拟声词和有意义的动作字词的大量运用。这些探索和尝试对今天的语文教材编写和组织都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教材的题材内容、教材的体裁、教材的表现形式、教材的印刷装帧,深入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潜力,渗透语文教育中美育,让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去体验美、理解美、拓展美,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都能成为审美的人,继而变为理性的人。  相似文献   

4.
民国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时期。无论从搭建教材批评的平台、教材内容形象化的探索、考虑不同地区儿童生活经验和学习程度的差异来说,还是从众多教育名家参与教材的编写方面来说,都为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过分地强调儿童需要而缺少社会价值、重视外国经验忽视民族经验、强调生活实用忽视人格修养等不足,也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总结并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反思其不足,对我们今天的教材建设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育即审美教育。在导读过程中运用美学理论,借助语文教材中的美学因素,既注重理智的评价,又注重情感的评价,熔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于一炉,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塑造学生心灵促其个性全面发展的教学过程,就是自觉的渗透美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从1912年至1949年,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本文分别对民国初期、新学制时期、正式标准颁布期以及修订、试验期的教材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析。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正走向主体教育”,“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要倡导主体性教学”。主体性教学强调并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根本目标。审美主体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主体性,主要是指培养和发展审美自觉、审美创造以及审美超越等审美主体性素质,这既是主体性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与任务,也是主体性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可划分为始创期、探索期、成熟期三个阶段,通过整理分析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教材课文,得出这三个分期的特点。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在编写上开拓创新,在内容改革上也可谓大刀阔斧。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多联系实际,并且立足于儿童视角,所涉内容广博而有深度,给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改革以启示。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美育一得之见广西潘瑞华小学语文教材.不少选自文学作品,大都出自名家之手.乃文章菁华,文苑奇葩。各种美的形态俯拾即是,异彩纷呈。在教学中,我们要把语文知识教学与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感染,美的教育;他们心中就会产生难以言状...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美育初探朱剑英在审美教育中,对学生进行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教育固然是重要的,但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也不容忽视,因为编入语文教材的均是寓理于情,以美育人的好作品。在教学中,教师娓娓道来,学生心驰神往。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所创设的美的环境、美的气氛、...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材多数是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节选。文学作品是从美的角度把握现实的,是“依据美的法则而创造的。”(马克思语)。文学作品的认识、教育、审美功能。又常常是以审美功能为基础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恰当的审美教育,不仅必要,而且有利于全面切实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小学语文美育的实施,当然包括三个层面:以讲解、赏析课文中存在着的美为起点,以引导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美的现象、美的事物进行观察与表达训练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健康心度情趣与哲学美、创造美的实践能力为目的。在这三个层面中,讲解课文中本来存在着的美,是基础的一环。因为,没有这  相似文献   

12.
美育功能就是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来源于语文教材,依托于语文教材。汉字在音、形、义上都有很强的审美价值。语文教材中有三分之二的文章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历来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客体之一。文学作品具有广泛性和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语文教材在美学上属于艺术美的范畴,其审美观具有直接性,教材内容作为一个审美观体是多样化的。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重视和挖掘教材的美育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玲娟 《文教资料》2014,(13):52-53
惟妙惟肖、形象生动的精美插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字无法替代的图画语言,更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和理解,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巧妙有效地利用教材插图,突出发挥其辅助功能,图文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一边理解吸收语言文字,一边逐步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表达和创造能力,达到完美的课堂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4.
陈振辉 《新教师》2021,(8):63-64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有着图文并茂的特征.每当学生翻开语文课本, 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插图就展现在眼前, 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 受到艺术的熏陶.  相似文献   

15.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语文课如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去细细体味,那么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美的感染力,创造力)的提高、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效果必定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6.
17.
语文美育指的是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对语言、文字、文章的审美感知能力、欣赏能力、判断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其融合于语文教育中。美育过程也是语文教育过程,同时又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语文美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独特的熏陶、感染、教育人的功能。在语文教育中可以利用以下资源进行美育:(1)形象美。(2)结构美。(3)意境美。(4)语言美。教材中为语文美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然而只有选取符合美育规律和学生实际的途径方可取得良好效果,科学的美育途径是:(1)阅读感知。(2)理解体验。(3)欣赏评价。(4)表现创造。在语文教育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学得语文知识,习得语文技能的同时,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从而达到语文教育求真、求善、求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插图是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发挥着积极作用。从201 9年秋季开始,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陆续投入使用,新选编的插图也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本文从统计学的角度对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数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着眼于插图的选编特色和美育作用,探索插图的美育策略,解决插图与审美教育脱离,使用方式单一化的问题。以期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利用插图,有效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不同历史时代的价值诉求深刻地影响不同历史时代的小学语文教材,小学语文教材的变化也因此成为了解不同历史时代主流价值诉求调整转向的风向标。本文对民国不同历史时期小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初步分析,期盼为正在进行的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改革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语文美育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为指导,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强调语文美育,把语文课上成生动活泼、直观形象、情趣盎然的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享受美、品味美、体验美。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