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现代汉语中,"作"与"做"的使用率是比较高的。它们是比较特殊的一对词。音同义近,有时还可通用。正因为如此,有人不能正确地使用"作"与"做"。下面,我们谈一谈这两个词的异同和使用规律。"作"与"做"的共同点是:同音,都可以作动词使用,均表示从事某种活动。两词常常通用,例如,"做(作)诗""做(作)文章""叫做(作)"。但是,像"作诗""作文章""叫作"未免有点不尽其意。  相似文献   

2.
从古至今,"岛-屿"就被视作一组同义词,但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却极少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通过将古汉语词汇中"岛""屿"二词进行同义辨析,对"岛""屿"二词在词义起源、发展及具体运用之间的差异作一个较为清晰的描绘,并据此对现代语言运用中二者的相关疑问作尝试性解答。  相似文献   

3.
"磔石"一语最早见于齐梁之际,后世文献也有用例。《汉语大词典》解释"磔石"之"磔"为"投掷、砸",不妥,当释为"负举";"磔石"之"磔"是表示"负举"之"桀"偏旁类推后的同义词,与"磔"的本字本义无关,"磔石"即"桀石"。  相似文献   

4.
上古"墙壁"概念域没有上位词。东汉时,"墙"发生了上位化演变,并新出现了复音上位词"墙壁"。唐代,"壁"也上位化了。唐宋时期,"壁"和"墙"都成为强势上位词。元明以后,"墙""壁"的功能逐渐分化,到清代,"墙"取得了强势上位词的地位,"壁"则语素化了。在考察"墙壁"概念域上位词历时演变的基础上,从韵律、语义、认知等角度探寻上位词产生的原因及"墙""壁"功能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战国时期,"形""容"同义联合成名词,初始义为事物的形态、形状;在战国后期,"形容"由此引申为"容貌、模样"义,并成为该词核心义位,沿用至民国;同一时期内,"形容"还存在另一义位———"盛德的体现",但该义位在元代基本消失;中唐开始,"形容"产生另一引申义,指"对事情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此义位沿用至今。本文通过遍查各时期文献,以探寻"形容"一词的词义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汉语虚词往往由实词虚化而来,复音词往往由词组转化而来。双音节副词"时常"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到词义的虚化,也涉及词组虚化为词的语法化过程。"时""常"在各自的语义发展中分别获得了"经常"义,在汉语复音化的推动下,"时"与"常"在频繁的语境共现中发生了重新分析。在唐代,"时常"开始作为一个表"经常"义的同义联合复音词出现,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中,有一种语言现象叫双音节复合词,包括偏义复合词和同义复合词,比如《孔雀东南飞》中"便可白公姥""家有亲父兄"当中的"公姥""父兄"偏指其中的"姥(婆婆)"和"兄(兄长)","逼迫有阿母""蹑履相逢迎"当中的"逼迫""逢迎","逼"与"迫"意义相同或相近,"逢"与"迎"意义相同或相近,前者"公姥""父兄"就叫偏义复合词,后者"逼迫""逢迎"就叫同义复合词。但在《荆轲刺秦王》中,却有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即三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单音节词放在一起使用,不仅有意义上的强调作用,而且在艺术表达上也有其特殊的作用,我且把它叫做"三音复合词"吧。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麦克白》自问世以来,"麦克白夫人"的争论就不绝于耳。她恶名远播,更有甚者,"麦克白夫人"已成为一专有名词,与"邪恶""野心""虚伪"等词同义。近年来,偶有为麦克白夫人申辩之声——她并非一个十足的魔鬼。笔者通过精读《麦克白》全剧,挖掘推敲文中隐实,解析"麦克白夫人"魔鬼化过程并非其天性所驱,即本性非恶,她只是蒙上了一块邪恶的面纱,而面纱之后,才是她的"本真"。本文从"决心行凶""事实行凶""罪后忧惧"来剖析其心理变化过程,一步一步揭下她的面纱,进而揭示她的"本真自我"并非魔鬼,而是如普通女子一样的脆弱,柔软。  相似文献   

9.
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指出"伦,类"同源,笔者认为这有待商榷."伦""类""音近义通,然而词源并不同一."伦"与"仑""论""沦""纶""轮"应为同源词,"仑"为根词,其它五个词为孳乳词.本文将从词源、词义、语音和通假这几个角度对"仑""伦""论""沦""轮""纶"六词同源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0.
鲜卑语"处可寒/汗"一词中"处",与汉语"尔""唯"同义,表示应诺,但其语源不甚了了.通过梳理中古以前汉语应诺词系统,探讨"唯"类应诺词的流变,发现自南朝开始,"唯"逐渐被"尔"取代,但北方汉语由于长期与阿尔泰语系语言接触,得以保持着早期用法,故而形成北方用"唯"、南方用"尔"的格局.通过文献对比可以发现,鲜卑语"处"与汉语的"唯"类应诺词存在语音对应关系,阿尔泰语系各语言的应诺词是中古鲜卑语"处"的直接后裔或者是借自汉语"唯".  相似文献   

11.
"经常""时常"不是经由句法结构或跨层结构词汇化而来,未经历短语到词的演变过程,而是在汉语词汇双音化、同义并列构词的类推作用、同义联想等因素驱动下,通过词法途径把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同的单音词并列在一起复合而成,这两个词具有相似的意义、内部结构,但在现代汉语使用中却存在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上古13部文献的考察,本文确定上古汉语中表"舍弃"义的词主要有5个:"弃""舍""释""捐""委"。考察发现,"弃""舍"的使用频率一直较高,"释""捐"次之,"委"的用例很少。本文将对这5个动词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湘南学院学报》2017,(4):76-80
分析了"憾""恨""怨""悔"在不同时期词义的历时演变,对其出现的语言环境进行具体考察和分析,发现这四个词在不同时期都有"怨恨"义,并且不同的词在同一义项中其情感色彩强弱、语义指向、语法搭配等都有一定的差异。从先秦到元明清直至现代汉语时期,"憾""恨""怨""悔"的基本义在历时演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转换,各个词的基本义逐渐单一化和明确化。  相似文献   

14.
有学者认为"漆黑"和"黑漆"都是同义复词,"漆黑"可倒序成"黑漆"。根据相关语言事实,"漆"是名词,"黑"是形容词,词性不同的词不能构成同义复词。"漆"和"黑"虽有意义关联,但名词与形容词表达的语法意义和作用不同,无法形成并列组合。"漆黑"应归为偏正型复合词,释义为"像天然漆一样黑";"黑漆"应归为定中短语,释义为"黑颜色的漆"。  相似文献   

15.
冯海霞 《现代语文》2007,(7):108-108
自从"超女"兴盛以来,"玉米""笔迷""盒饭""荔枝""凉粉""粉丝""鸭梨"等词接二连三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例如:  相似文献   

16.
释"固塞"     
古汉语中"固塞"一词,目前流行的大型辞书均释作"坚固的要塞"。其实无论从字义、还是从修辞方面看,"固塞"都应为同义并列,当释作"屏障"。  相似文献   

17.
《宜宾学院学报》2017,(5):107-114
马王堆医书、武威医简等出土医籍均是口语性较强的文献,能真实反映汉语早期语言的面貌。其频度副词主要有"有(又)""复""反复""数""娄(屡)""再""再三""更""多""亟""每""絫(累)""亦"13个,基本承袭先秦汉语。其中,"又""屡""反复""再三"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其余或消亡或被同义的新兴副词所取代。频度副词"复"经历了由不分已然、未然到主要表示未然的过程。频度副词"有(又)"经历了由已然态到表未然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季节"是穆旦诗歌的基本意象,贯串了诗人的整个创作过程,融入了诗人关于人、自然与生命的精神体验。在诗人的创作中,"春""夏""秋""冬"既是自然季节的更替,也是人的生命流程的转化。在对自然意象的选择中,诗人表达了个体内面的矛盾和痛苦,挣扎和反抗,以及由生命体验产生的自发自觉的哲思。  相似文献   

19.
年味儿     
腊八刚刚四更天,就有五六头大膘猪被年轻后生抬进了院子,它们四踢朝天,拼命挣扎,唾沫开花,"嗷嗷"乱叫,一时间搅了整个小村的安静。几盏白晃晃的马灯下,小孩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凑热闹,红脸老汉在磨镰石上"嘿嘿嘿"地磨着杀猪刀,地锅里的水滚了,院里的血案板空了,大的小的都等急了,"抬""上抬""使劲儿抬""吃奶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文献的考察,"魌头"一词最早见于郑玄注《周礼》,现今巴蜀地区方言"魌头"一词便宜、轻松义实源于丧葬习俗。汉代及其以前的"方相""魌头"二词是异名同实。由南北朝至清代,官方礼仪文献中强调丧仪中"方相"与"魌头"四目与二目的区别,以此区分尊卑,客观上促进了"方相""魌头"成为专门的丧葬词汇。在民众生活中,迟至唐代,"方相"与"魌头"仍是统言为一,析言为二。元明以后,作为送葬之具的方相、魌头,逐渐被称作"显道神"或"开路神"。在巴蜀地区,"显道神""开路神"这一称呼沿用至近当代,"魌头"一词的所指成为丧仪中供众人捡食的"鬼胆子粑粑",而巴蜀地区的民众则称捡食"鬼胆子粑粑"为"捡魌头",由此"魌头"一词逐渐引申出便宜、轻松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