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出发,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文本阅读中来。本文就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涵养"三气",引导学生主动感受文本。一、文本解读接地气在课堂文本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在文本解读上,花了很多功夫,解读很详细,但是学生却往往难以听下去,或者说不怎么感兴趣。归根究底在于教师过于注重文本解读深度,却忽视了学生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2.
所谓文本意蕴重构,就是指立足学生阅读期待,以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为目标,在教师、学生、文本三维对话的基础上所建构起的文本意义。文本意蕴的重构不是对文本意义的复制,而是融合了教师、学生、文本(作者)  相似文献   

3.
"文本细读"高效阅读法分为四个步骤:读文本语境、读文本结构、读文本细节、读文本语言。实践训练表明,"文本细读"高效阅读法既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促进了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升华。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就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学生写作技能与技巧的形成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要点。本文主要以仿写作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提升的基点,通过学习文本经典,仿效文本长处,引导学生思维,拓展文本思路,升华作者情感,深化文本内涵,强调了学生随文阅读和练笔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只有一个文本。作文教学有两个文本:一是教材的文本.二是学生的作文。长期以来,老师们只关注了第一个文本,即教材,即“作前指导”。忽视了第二个文本——学生的作文。老师们把批改学生的作文看成一项累死人的工作。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要把学生的作文当成“教学的文本”。学生的作文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文本”,因为从学生作文出发的教学,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文本意蕴重构就是指立足学生阅读期待,以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为目标,在教师、学生、文本三维对话的基础上所建构的文本意义。文本意蕴的重构不是对文本意义的复制,而是融合了教师、学生、文本(作者)这样一个多维的经验世  相似文献   

7.
文本解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学生走进文本,体悟文本内涵的关键。在平常的教学中,一些学生由于方法问题,抑或浅尝辄止,走马观花,抑或南辕北辙,离题万里,对文本内涵的把握不甚了了,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低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信心,因而教师有效引导,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文本,有效解读文本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改理念。引领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最能体现自主探究的策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挖掘文本所涵盖的资源,获取语感的积累。帮助学生将解疑与感悟结合起来,引领学生立足文本、超越文本。文章主要从三个层面谈谈如何引领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9.
如果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那么,在这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文本、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和沟通就共同推动了阅读教学的进程。在对话与交流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作者所借助外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文本内在意蕴有了认识,同时借助文本这一参照,学生能对自身进行反观,从而达到陶冶身  相似文献   

10.
<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入地解读,对教材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搭建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才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真正地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对不同体  相似文献   

11.
文本的敞开性与教师权威的瓦解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文本阅读的角度来理解教育,教育活动就是学生对文本意义的重构,是重写教育文本,塑造人生的过程。因而,有必要重新理解教师的职责,教师是文本的解释者,是学生阅读文本的帮助者。而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实现了主体性,同时也瓦解了教师应是权威的传统认识。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要关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阅读文本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前提,只有通过与文本的“零距离”接触,学生的感触才是“原汁原味”的,才是“超级震撼”的。而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和情操的熏陶都是源于对文本的解读,文本给学生提供了阅读、思考、感悟的客观条件,而学生也从文本的解  相似文献   

13.
教材文本为学生汲取语言养份提供了“食材”来源。然而,文本的精妙并非是显性的,而是隐形的、深藏不露的。教师要具备精湛的文本解读功力,要能读出文本的内涵,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韵味;要能读出文本的层次,引导学生走入文本的深处;要能读出文本的妙处,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精彩。这样,学生才能理解文本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获得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文本解读就是读者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走进文本,与作者在文字间进行沟通、交流,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相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语文教学对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不同文体的课文,这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文本解读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基于学习者、文本与作者三个维度对文本进行解读,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文本解读方法,提升文本解读水平,让语文课堂变得趣味十足,学生的参与性更高。以《梅花魂》为例,分别从学习者、文本与作者三个维度开进行文本解读。  相似文献   

15.
王娜 《学苑教育》2022,(36):74-76
“千课一面”的现状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了厌倦,让教师感受到了职业倦怠。从司空见惯的文本中发现“陌生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文本别样的美,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语文课堂中,教师带领学生发现文本词句中的“陌生化”、文本语句中的“陌生化”、文本结构中的“陌生化”、文本章法中的“陌生化”,以及文本情感中的“陌生化”,从而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激起学习的兴趣,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克林伯格认为:“教学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语文课程标准》也是这样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对话”,包含了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之间多方面的对话———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个体或群体、教师与文本等。我认为整个对话过程,应突出“人本”对话,因为文本是学习的凭借。教学对话的起点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研读在先是前提;教学对话的重点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坚持读懂是核心。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因为曲解了“语…  相似文献   

17.
朱慧英 《学子》2011,(9):49-50
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应当包含了这四种对话关系:一是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二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三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四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能否促进学生和文本对话,推进深度阅读,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要关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阅读文本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前提,只有通过与文本的“零距离”接触,学生的感触才是“原汁原味”的,才是“超级震撼”的。而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和情操的熏陶都是源于对文本的解读,文本给学生提供了阅读、思考、感悟的客观条件,而学生也从文本的解读中获取了大量的有效信息。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而,我们更应该依托于这些例子,但又不能局限于这些例子。更多的是要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设计有效话题,促进学生对话,本文提出了:设计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的话题;设计有助于学生对文本感悟的话题:设计有助于学生与生活链接的话题,旨在不断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多元对话,深究文本的深层内涵,更好地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20.
吴维 《语文天地》2012,(6):14-17
文本是联系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纽带,课堂教学始于文本解读。学生通过与文本的交流与文本展开对话,和文本表达的思想活动融为一体。文本的探究能力是教师智慧的体现,决定了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而在这其中,教师的提问成为连接文本和学生之间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