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乐教"的必要性 (一)"乐教"是"乐学"的前提和最大外动力 在推进愉快教育的很多学校中强调学生学的愉悦感,旨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追求学生个性积极主动地和谐发展.使学生"在愉快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愉快",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忽略了教师"乐教"是学生"乐学"的前提,一味强调"乐学"而忽视"乐教"是片面的,也是达不到学生"乐学"目的的.  相似文献   

2.
正一、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英语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是教师的"教",一是学生的"学"。对这两个因素的关系考量分析,我们发现教学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转化为教学生产力。学生的"学"是教学效率的决定性因素。陶行知先生把"教与学"的关系概括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教学合一》)。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我对教和学的思考》一文中,更是强调"学"的重要性:"我终于感到,唯一能对行为产生意味深长影响的学习,是个人发现并把它化为已有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中有两个元素,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对这两个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教育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如何促进学生"学";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也就是说,学生的"学"是决定因素。陶行知先生将这种关系概括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其经典短文《我对教和学的思考》中,更强调"学"的重要性:"我终于感到,唯一能对行为产生意味深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教育大师杜威提出"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提出要教学生去"做",而不是去"学",让学生主动动手、积极动脑,经历整个探究过程。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方法理论,认为"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而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新课程改革非常关注这一教  相似文献   

6.
<正>毫无疑问,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学生的素养或者成绩是"学会"的证据,而不是教了、学了的必然结果。因此,专业的教师更应该去关注"学会了没""学会了多少",而不是仅仅关注"教了没"或"学了没"。换句话说,"教过了""学过了"只是手段、过程,而"学会了"才是目的、结果。如果把教学过程当作信息传递的过程,那么,从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是:要重视学生的动口说理提问、动手书写和动手操作,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要引导他们不单是"学会",并且"会学"。这正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们的教,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知识,而不是教学生"是",还是"不是","要这样"或"不要这样"。学相声讲究的是"学""说""斗""唱",而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在"趣""说""写""作""问"几个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指以学代教,更不是因学废教。"教"不能一味地被"弱化",而应该得到"正强化"。教的"正强化"是指教学中教师该指点的时候给予指点,该矫正的时候积极矫正,该推动的时候能在后面给学生一个"力",教得"正"逢其时,"正"适其度,"正"对其人。语文课堂上实现教的"正强化"要求教师要"敢教",能用得体、得力的行动昭示学生"向我学";也要"善教",能张弛有度  相似文献   

9.
辜寅霞 《考试周刊》2013,(51):48-48
<正>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这看起来好像对学生很负责任,实际上使学生不管是身心还是智力都受到很大的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精通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传统教育一直都赞同孔子"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的教学理念。同时,"寓教于乐"作为教育界老生常谈的话题,也一直被专家学者,各大名师所津津乐道,但是又有多少教师能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呢?中国人崇尚"苦"学,前有战国苏秦"锥刺股",后有东汉孙敬"头悬梁",如此承传,演变为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学生勤奋刻苦地学。于老师而言,这是一种机械重复的"苦"教;于学生而言,这何尝不是一种枯燥无味的"苦"学呢?其实,"寓教于乐"就是教师轻松地传授知识,学生愉快地掌握知识。而教师与  相似文献   

11.
教材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主要参考材料,它是教师教的材料,也是学生学的材料.教师只有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才能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12.
"简简单单"是指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简约化,要去掉哪些没有直接指向语文课程性质特点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让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瘦身"再"瘦身",并让每一个环节和方法都显示出你在教学生学语文,而不是玩游戏。"教"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程改革倡导"少教多学"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少教"就是要把学习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教给学生,努力创设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释放学生内在探究的能量,让学生学会学习。"多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一、激发兴趣——"少教多学"的前提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好之"、"乐之",他们的学习热情必然高涨,求知欲必会异常强烈,学习起文言文来就会以苦为乐,乐此不  相似文献   

14.
黄胜 《中小学电教》2010,(10):73-73
<正>长期以来,我国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种种弊端,教师只顾"教什么",不研究"怎么教",教学过程中不是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而是学生的"学"服务于教师的"教",学生一切围着老师转。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老师考,学生背。一切都得服从于老师,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取得真正的主  相似文献   

15.
"还教于师",是美国学者罗宾·巴罗在《还教于师:课程批判导论》(1984)一书中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似乎有点怪.因为只要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都能见到教师在"教",见到教师"满堂讲",或"满堂问",学生"满堂听",或被动地答,难道成千上万教师不是几乎每天都在"教"么?有什么"教"可还?相反,我们有感于教师"教"得太多,学生"学"得太累,所得甚少,倒是呼吁教师把"学"还给学生,而"还教于师"又从何说起呢?  相似文献   

16.
《论语》以"学而"章开篇,首言学.孔子率先垂范,一生学而不厌,好学不已,教弟子博学约礼,多识前言往行,可知"学"之一事乃孔门家法.儒家之学作为成德之教,首重为学.孔门论学,乃"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学."时习而悦"是君子成己之象,"有朋自远方来而乐"是君子成人之象,成己、成人皆所以穷理以尽性."人不知而不愠",乃所以为君子之道,而君子之道,贵在知命.  相似文献   

17.
<正>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而现在国家积极倡导的"少教多学"正在接近夸美纽斯当初的理想。那么何为"少教多学"呢?"少教多学",从字面上理解即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少教"并不是真的少,而在于教得恰当,教得有效。"少教多学"核心部分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是"教"与"学"的共同活动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依据课程内容和学情,顺应教学规律科学施教,才能使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一、理清概念,辨明关系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的本质问题。我以为"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如下:1."教"是基础,也是条件"教"是一切"学"的基础,是学习的起点。没有"教"就谈不上学生的"学",更不用说"自主学"了。没有"教",学生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知识积累、技能提高。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了不等于学生学了,学生学了不等于学会了。学生的素养或者成绩是"学会"的证据,而不是教了、学了的必然结果。因此,专业的教师更应该去关注"学会了没""学会了多少",而不是仅仅关注"教了没"或"学了没"。基于证据的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如何上课,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学会评价,如何收集评价证据去设计教学、改进教学,这样的复习教学才会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互动共生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师教生学""以学定教",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以教导学"。归根结底,"教"是为了"学"。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只有遵循顺学而教的原则,以学为本,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发展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营造合作探究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一、激发学习欲望,自主把握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