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学的数理模式张斌荣创造力、创造性思维、创造环境是创造学研究的核心,纵观各家创造研究之成果,集其精华,加以数理原理,可以建立应用创造学的数理模式。一、创造力关于创造力的定义很多,深入理解,分析综合,创造力由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组成,用数学式表示,...  相似文献   

2.
创造力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主要是指能产生新精神产品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能产生新物质产品的创造性技能。人们的创造力,集中地凝结在各种生产工具、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知识中,体现在人所创造的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之中。创造力本身具有特定的构成要素,具有完  相似文献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历史归纳法,以传记作家的描述为基础,选择了100个在创新方面具有突出成就的创新者作为案例,研究发现:(1)创造力有两个层次,潜在创造力和现实创造力.影响潜在创造力的因素主要有:能力倾向、专业素质、创造性技能、人格特征和后天成长;影响现实创造力的因素主要有:协作、实践、创新特质.(2)创新者需要具有潜在创造力和现实创造力两者的结合,可以建立"创造力因素模型".基于创造力因素理论,可以建立"多因素提升创造力模型",该模型包括8项工作、4个方面、18项措施.提升个体创造力需要从家庭、学校、个人、社会4个角度入手,做好8项工作--注意能力倾向、提高专业素质、训练创造性技能、健全人格、关注成长、加强协作、进行实践、培育精神.  相似文献   

4.
无论在图书馆,还是在网上,想要找二本不同的有关“创造性”的书是很困难的,但“创造力”方面的书却很多,新的、旧的不少于百种,什么《创造力计划》《、创造力培训》《、创造力教程》等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此外,还有《创造学》之类的书也很多,书中讲的也是创造力而很少谈及创造性的话题,谈到的也只是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成果、创造性人格等方面的问题,而主要内容还是谈创造力,如什么创造原理、创造思维、创造技法等等。我为什么说“想找二本不同的有关‘创造性’的书是很困难的”呢?因为一本可以找到,这一本是由美国人写的《创…  相似文献   

5.
创造成果的表达公式,是指借助数学方法表述创造成果生成关系的模式,在创造教育中具有重要的说明和指导意义。目前,创造学界关于创造成果的表达公式,还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例如:  相似文献   

6.
创造力是人们在从事创造性活动 (如创造、发明、发现等 )中的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然而 ,长期以来 ,有不少人对创造力存在某种心理误区。比如 ,据中国矿业大学庄寿强教授的抽样调查 ,发现大学生中至少有一半人在创造上缺乏自信 ,有些人自卑感严重 ,他们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智慧、创造潜力或所做的结论。笔者以为 ,这种误区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取得创造性成果的最主要、最关键的制约因素 ,值得探讨。1 关于创造力的心理误区笔者发现创造力的心理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 )心理上的自卑创造学的第一条基本原理认为 ,创造力人人皆有。…  相似文献   

7.
卫佳  芮莲莲 《科教文汇》2008,(29):37-37
所谓创造力,一般来说就是主体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主要是指产生新设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能产生新成果的创造性技能。本文从培养创造力的原因分析开始,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力的策略,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迄今为止,两国在发展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各自走过了不同的发展路程.就两国创造力及其素质(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讲,中国向来重视独创力及其素质,并以其曾经取得的成果赢得了世界的共识;而日本的创造力及其素质却引起了异议,或曰"具有创造力",或曰"缺乏创造力,只会抄袭",或曰具有"二次创造性"(笔者赞同日本具有"二次创造性"的观点).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的创造学(研究)及创造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对两国创造模式的形成及其原因进行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创新的日益发展 ,世界各国对创造性人才的竞争 ,引起了高等教育部门对大学生创造力开发教育的重视。开设创造学选修课 ,是目前许多学校实施创造教育的措施之一。笔者在担任创造学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对文科和工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 ,其目的在于为以后的《创造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依据。一、大学生一般创造力测试培养和发展一般创造力是创造学课程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大学生的一般创造力主要包括创造的基础知识 ,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工程技能以及创造性风格。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则是发展一般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教师可在课堂上举办有关创造奥妙方面有小型专题讲座、设立创造专栏、刊出班级墙报等方法,使学生了解影响创造力培养的因素和掌握培养创造力的基本方法。知道历史上每一项发明创造、每一项技术突破、每一种新理论的出现、每一次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每一种精神文明的进步,都是人们创造性劳动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人一旦换了一个地方,忽然聪明起来了,智慧开花,思维活跃,成果源源不断涌出。这说明人的智力发展受到环境条件的促进或制约环境影响着创造力的开发。创造环境就是指有助于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开发人的创造能力,有利于人们进行创造性思维,高效率从事创造发明的环境条件和环境因素。一、创边力开发环境影响创造力开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创造外环境和创造内环境。创造外环境是指创造发明者所需的社会环境和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创造内环境是指创造发明者所需的心理环境和思维环境。1.创造外环境和…  相似文献   

12.
建设创新型国家,更多的需要自主创新和发明创造成果.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告诉我们,自主创新和发明创造成果的取得,首先归功于创造性设想的产生,或者说得益于创造力的开发.一般而言,创造力开发越多,或创造性设想越多,创造方法也越多,自主创新或发明创造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13.
田春艳  刘凤艳 《今日科苑》2006,(12):104-104
创造性是民族自主之本,社会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在对有关创造力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整合之后,以创造的本质特征为出发点,结合高校的课堂教学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在高校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可行性建议,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创造学界有一种学术观点认为,只有非逻辑思维才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不包含逻辑思维。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的片面之处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片面地认为逻辑思维只包含形式逻辑思维形式,忽视了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思维形式;二是片面地考察了某些创造性思维过程的解决问题阶段,逻辑思维不起明显作用,没有考察创造性思维提出问题阶段、验证假设阶段、表达成果阶段,逻辑思维所起的明显作用;三是孤立地考察逻辑思维的作用,忽视了它与形象思维、选择思维、类比思维等创造性思维形式相互渗透共同发挥的作用。笔者的…  相似文献   

15.
在发明商品化过程中,发明者是生产发明成果并介入成果转化的行为主体,发明商品化行为的产生离不开主体能力的发挥。所谓能力,可以理解为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的反应。创造学和发明学对发明者应具有的能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构成创造性能力的结构框架。然而,有关创造力构成理论并没有对发明商品化出现的情况提供充分的解释。比如,现实中的许多发明人尽管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但却在发明商品化方面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有“专”无“利”的现象值得人们深思。因此,课题组认为有必要结合发明商品化的实际去研究发明者应具备的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创造学专家罗玲玲教授的新作──《创造力理论与科技创造力》已由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创造力理论方面的最新著述,共分4章20节,从最基本的创造力概念和创造力结构入手,认真地分析了国外学者的创造力结构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对创造性思维、创造技法的方法内涵和方法论意义、创造性人格与科学创造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是作者历经十几年在创造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本书观点新颖、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对于开发个人和群体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尤其对从事创造学和创造教育的研究者是一本重要的参考书。《创…  相似文献   

17.
二、需要实用性和创造性的关系需要实用的事物不一定具有创造性,有创造性的事物不一定需要实用。由需要实用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构成的3种关系如图1所示。第一种关系是有需要实用性,但没有创造性,A区域是对应的事物。例如,乘法口诀、地膜覆盖、青霉素皮ABC创造性原则需要实用性原则图1试、手推平板车、搓衣板……均属于需要实用但没有创造性的事物。这些事物都是过去的创造,今天仍然需要实用,但做这些事物不具有创造性。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与过去不同的方法做出了这些事物,虽然做出的事物没有创造性,但做的方法有创造性。第二…  相似文献   

18.
1.问题的提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资助基础研究为目的,它的绩效从国家级奖励这个角度观察是一个重要的侧面。我国已经实施的国家级三大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应是调查的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奖以基础研究为主,其成果体现在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国家科技进步奖,其成果以它创新技术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体,国家发明奖是在获得专利权之后申报的,当然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这种奖励重点体现在发明的创造性以及它创造或潜在创造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二、科学性的判断 创造性不等于科学性,科学性不能代替创造性。 对创造的科学性主要从下列9个方面进行判断。 1. 创造的原理要有科学理论根据 创造性设想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已知原理的创造性设想;另一种是未知原理的创造性设想。已知原理的创造性设想,其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对原理的创造性应用和原理载体的创造性设计上。未知原理的创造性设想,其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假设上和对假设的大胆验证上。 已知原理的创造性设想,属于先认识、后创造,有创造的科学依据,创造的把握较大、成功率较高。 未知原理的创造性设想,其假设还没有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教育的重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加快教育改革,而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和开发创造力。本文将就物理教学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物理教学中培养创造力的基本方法等作初步探讨。一 、物理 教学与 创造 力之间 的关 系创造力是人们完成创造活动的本领,是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想法,产生或获得前所未有的成果、产品或事物的能力。现代心理学、创造学研究反复证明:每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只是后天的教育、社会环境和自身努力程度不同,其潜在的创造力才有较大差异:一个人如果较好地掌握创造学原理和方法,就能在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