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焦     
教育部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规范不是打补丁补漏洞;修改师德规范有点“欠思量”;新师德规范,道德逻辑的逻辑混乱。  相似文献   

2.
<正>2008年9月,教育部与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颁布了经过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这是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新《规范》到底新在何处?作者结合学习和思考,谈几点浅显认识。一、新《规范》体现了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1.新《规范》将优秀师德传统与时代要求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师德是调节教师自我身心,规范其与学生、学校、家长、国家乃至社会等关系的行为准则。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师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具有更高的要求。2008年,教育部修订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新时期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依据,也对近年来社会公众关于师德问题的纷争给予了正面的回应。当前,要以落实《规范》为契机掀起师德建设的新高潮,努力开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化雨 《宁夏教育》2008,(10):4-4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9月3日公布。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和中国科教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对1997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师》2009,(12):34-35
<正>2009年4月11日,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出台《扬州市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八不准"规定处理暂行办法》,全面启动"加强师德修养,规范从教行为"专项整治月活动,把全市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行动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6.
国内     
《教育与职业》2012,(4):16+18+20+22
宏观《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首次制定印发为大力推进高校师德建设,全面提高高校师德水平,引导广大教师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近期制定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这是继2008年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后,首次制定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7.
新闻时空     
《中国德育》2008,(10):88-88
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和中国科教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发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新修订的《规范》有6条,分别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规范》提出了教师要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今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经广泛征求意见后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是继1997年以来我国首次对师德规范进行修订。《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9.
日前,教育部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又作了一次修订。可以说,"5.12"汶川大地震的抗灾救灾启示,是《师德规范》修订的重要背景。与1997年修订颁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比较,新师德规范对原师德规范作了重新组构,并鲜明地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文就新师德规范增强人  相似文献   

10.
于文 《小学语文》2008,(10):49-49
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和中国科教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对1997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并于9月3日正式公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新修订的《规范》有6条,分别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11.
教师当自爱     
《今日教育》2009,(9):55-55
自有“教与学”,就有对师德的要求。 去年教育部颁布新修订了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国家法律规范的高度进一步提出了教师如何覆行师德的要求。起初,我也就只作为一名执行者来要求自己。但一年的实践让我认识到,师德的力量是巨大的,有师德的人,是让别人最放心的人。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于2008年9月颁布修订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析了现今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师德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而阐述了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部委     
《教育》2008,(28)
新修订的师德《规范》出台9月3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公布。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和中国科教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对1997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规范》有6条,分别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规范》有教师要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  相似文献   

14.
部委     
《教育》2008,(10):12-12
新修订的师德《规范》出台;教育部规定中小学学生睡眠、用眼及作业时间;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出行活动须报上级;财政部、教育部:特别资助地震重灾区学生;七部委重点检查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情况。  相似文献   

15.
日前,教育部重新修订并公布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全国上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出台文件贯彻落实。于是,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便把《规范》作为师德考核的指标进行量化,并辅以不同分值,列入对教职工的年度考核之中。如此一来,《规范》摇身一变成为检验教师师德高尚与否的“试金石”。那条分缕析的量化标准就如一把把“利剑”悬在教师头上,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近年来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师德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在2008年9月1日联合颁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规范不是有强制性的法律,只是一个行业性的纪律,是倡导性的要求,但它具有自身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师德规范的真正落实,还需各方,特别是广大教师、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有关要求,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帮助广大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统一思想认识,规范职业行为,全面提高师德素养,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10月10日,省教育厅组织召开了由教育行政干部、教育系统工会干部、中小学优秀教师代表参加的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座谈会。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中国教师》2008,(21):19-19
<正>2008年9月2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规范》)。《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9.
日前,教育部重新修订并公布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全国上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出台文件贯彻落实。于是,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便把《规范》作为师德考核的指标进行量化,并辅以不同分值,列入对教职工的年度考核之中。如此一来,《规范》摇身一变成为检验师德高尚与否的“试金石”,让教师们诚惶诚恐,无形中增加了莫大的道德压力和心理负担,更引起了教师们的众多争议。且看教师们在某教育论坛上的倾诉: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中国教师》2008,(19):54-54
<正>2008年9月2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