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高速摄影对8名优秀散打运动员后鞭腿动作进行解析分析。研究表明:各关节曲线中,髋关节速度较小且变化不大;膝关节、踝关节和脚尖的速度曲线变化明显;膝关节较早达到速度峰值,然后减速,接着在踢中目标瞬间踝和脚尖几乎同时达到速度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后蹬腿动作的力学原理,就如何提高后蹬腿速度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各关节曲线中,髋关节速度较小且变化不大;膝关节、踝关节和脚尖的速度曲线变化明显;膝关节较早达到速度峰值,然后减速,接着在踢中目标瞬间膝和脚几乎同时达到速度最大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考察了跑与纵跳的关节功率及其与人体疲劳的关系。跑的数据是借鉴国外一些研究的资料;纵跳,分别在功率自行车上蹬踏30s之前和之后进行,动作用摄像机摄录下来,并在运动解析仪上加以分析。纵跳中的地面反作用力用三维测力台测量。利用上述系统的数据计算了关节功率。通过比较两组数据计算了各关节功率的变化,从而得到了对人体疲劳的一种定量描述。从而得知:在跑中当脚着地后,首先是髋关节处于屈的状态,其关节功率达到最大值;其次是踝关节屈的关节功率变化较大;最后是膝关节功率达到最大值。其中踝关节变化最大。在腾空状态中,髋关节与膝关节的关节功率处于较大值,并且变化较大。纵跳过程中,疲劳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功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右直拳动作的力学原理,并对如何提高右直拳速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认为:各关节速度曲线中肩关节速度最早变化且肩角变化在80-90°之间;肘关节、腕关节、拳峰速度曲线变化明显比肩关节较早达到速度峰值,在击中目标瞬间腕、拳峰几乎同时达到速度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以计算机输出的大量运动学参数与图表为依据,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分别对第8届、第9届全运会10名女子竞走运动员一个单步的身体重心运动轨迹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身体重心起伏程度与腾空时间、支撑腿踝角的关系。分析结果为,10名运动员均采用“足踵触地,踝关节背屈”滚动式的着地技术,以及后蹬腿“脚尖离地”技术,身体重心在支撑腿离地瞬时达到最大高度,在垂直支撑瞬时最低;身体重心腾空阶段的运动轨迹呈现平抛曲线而非斜上抛曲线;腾空阶段的身体重心高度差(而非身体重心总的高度差)是决定腾空时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常见错误纠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拳的常见错误握拳过紧,手臂肌肉僵硬。正确的做法是:手臂肌肉放松,拳心虚而不实。2身形的常见错误上体后仰、胯向前;或上体前俯,臀后翘。正确的做法是:上体保持正直,胯放松下垂,臀部向内收敛。3上体的常见错误耸肩。正确的做法是:两臂松坠,肩部下沉,即“沉肩坠肘”。4弓步的常见错误上体前俯,前弓腿膝关节过于向前,超过脚尖正确的做法是:上体保持正直,前弓腿膝关节与脚尖保持垂直。5向前迈步的常见错误向前迈步时,身体重心过早前移,使上体前俯,重心落在两腿之间,造成虚实不分。正确的做法是:向前迈步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十一运会女子举重比赛欧阳晓芳抓举122 kg创全国纪录的技术动作进行影片拍摄和图像解析,得出膝关节角、髋关节角、躯干角和杠铃中心点垂直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及各动作阶段的时间比、作功比和杠铃上升高度比以及杠铃重心的速度曲线.从而找出欧阳晓芳技术动作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8.
弓步是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动作。然而在不同的项目中对弓步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如做前弓步时,前弓腿脚尖的方向:在武术练习中要求脚尖稍向内扣;在舞蹈练习中要求脚尖外撇;在广播体操等一般体操动作中则要求脚尖正向前方。再是在做以上练习时对弓步后箭腿的要求是膝关节挺直,脚跟不得离地。但身体素质练习中的弓箭步走、弓步换腿跳等动作则要求或  相似文献   

9.
竞走的判罚     
竞走裁判的出现是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与公正,主要负责运动员脚是否离地和膝关节是否弯曲。前脚必须在后脚离地之前与地面接触.在脚跟脚尖形成一个单步时会出现同时离地和同时着地的情况,如果双脚同时离地,队员在一步中就会非法获得几英尺远的额外距离。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通过对36名二级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双侧膝关节进行等速测试,探析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膝关节向心屈伸肌群的生物力学特性.为运动训练、科学选材及临床康复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Kinitech等速康复肌力测试系统对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速测试。结果: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双侧膝关节屈伸峰力矩随测试速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且膝伸肌大于膝屈肌(P〈0.05),峰力矩屈伸比(V/E)随给定测试速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最大功率随测试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一测试速度下屈、伸肌群最大功率无明显差异,左、右侧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异(600/s伸肌除外);屈伸肌群达峰力矩的角度(APT)表现为伸肌角度明显低于屈肌角度,随速度增加左右两侧膝关节达峰力矩的角度无显著差异:双侧膝关节屈伸肌群达峰力矩的时间(TPT)随测试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同一测试速度下伸肌达峰力矩的时间大于屈肌;右侧膝关节屈肌相对峰力矩(PT/BM)与下肢形态学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结论: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膝关节峰力矩变化规律与成年人相一致,但左右侧膝关节屈伸肌群做功能力发展不平衡,屈伸肌群运动达峰力矩角度、达峰力矩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