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自主的、全新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拥有一个实践的机会和一片创造的时空,鼓励他们带着任务和目标在和谐和宽松的环境中去探求知识和规律,去发掘自我,去发现真善美。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坚持让学生自主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5.
姚彦芬 《宁夏教育》2008,(11):43-43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已被正式写入新课程标准。对此我们必须及时转变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尝试和探索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合作学习更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追求共同发展。事实上,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  相似文献   

6.
一、相信学生是挖掘内在动力的前提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相似文献   

7.
如何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学一线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有必要在学生中提倡和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及所学的数学学科知识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转变目前学生学习数学的单一方式,引导学生从以接受为主转变为主动求知,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新,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杨得天 《湖南教育》2002,(24):32-32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虽然不再以施教者的身份存在,但要以引导者、辅导者的角色出现。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呢? 其一,激发兴趣。对一个人的终身发  相似文献   

10.
自主选题。自主选题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础。选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应注重两个方面:其一,选题要与中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凡事有了亲身体验,才容易开展深入的研究:其二,研究的课题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初中阶段是学生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的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想活跃,探究意识强,  相似文献   

12.
曹创业 《宁夏教育》2009,(10):45-45
研究性学习能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实践中获得学习的乐趣。 一、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如何做到不包办、不放任、有成效,教师的引导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定需要。”我教《故乡》一课时,采取了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法,分阶段、分层次、分内容,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探究的平台,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宽度。  相似文献   

16.
严伟嫦 《广西教育》2006,(7B):34-35
良好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素质,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正是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它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使学生终身受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不断发展和增强研究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运用这一方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或结论像配置好的“快餐”那样为学生供应“现货”,而是创设某种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探求欲望。并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对某一学习专题进行检验、证明、探究,从而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石春 《教育导刊》2006,(11):27-28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激励儿童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处处为儿童着想,真正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从而使他们的需要获得满足,并在学业上取得成功。一、需要在儿童认识和实践中的作用个体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人的活动的积极性,根源在于他的需要。需要和人的活动紧密联系着,它是人进行活动的动力。需要推动着人们在各个方面积极活动,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儿童的这种心理需要更为强烈。”可见,小学生的自主求知、自主学习的欲望是很强的。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能够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却并不多见,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长久以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灌述式”教学抑制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今天,终身学习与学会学习已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所以,我们的教育势必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知识,给他们一根“点金”的手指,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围绕这一课题,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F0002-F0002
江苏省南京市樱花小学是一所心理教育名校,长期以来坚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进行自主心育是学校的一项特色。这项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学生自主心育课;小研究生自主心理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