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对科学家形象的认知对其科学学习有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职业的认同。通过介绍在科学家形象认知领域内,以图形表征和言语表征为主的研究方式,分析了学生个体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如榜样作用、学生所处年代、教育氛围和宗教环境等)对科学家形象认知的影响,并从研究方法的整合、研究视角的扩展和研究结果的应用三方面,分析了对科学家形象的刻板认知进行深入探索的切入点、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是其科学本质观的重要体现。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研究均发现学生对科学家存在刻板印象,影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未来从事科学职业的意愿。对小学二至四年级学生样本的科学家刻板印象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科学家外在形象的刻板印象比以前更深,并依旧存在性别与年级差异;学生对科学家内在形象的认识整体上是积极的,更多地谈及科学家认知方面的特点;学生主要从互联网或参观科技馆等校外教育渠道了解科学家;学生对当代科学家,尤其是中国科学家并不熟悉。建议当下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拓宽学生了解国内科学家的途径,让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促进小学生对科学家的了解、对科学本质的感知。  相似文献   

3.
学生对科学家形象的认知反映了学生的内隐科学观,因此树立正确的科学家形象,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同时也会影响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本研究选取北京某中学初一年级两个平行班,采用科学家形象绘画测验( Draw - a - Scientist Test) 和相关调查问卷,评定了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同时考察了学生了解科学家形象的渠道,最终检验了作为了解渠道之一的科技场馆学习经历对学生心目中科学家形象改变的影响。结果表明: 初中学生所持有的科学家形象在外貌、性别、人格特征上存在着刻板印象; 电视、网络和书籍杂志是初中生获取科学家形象的主要渠道; 科技场馆学习经历能显著改变初中学生所持有的科学家形象刻板印象,同时也让初中学生未来选择与科学技术相关的职业更加清晰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4.
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教材。若把"阅读材料"的内容与教学过程融合起来,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利用"阅读材料"树科学家形象,学科学家精神;利用"阅读材料"学物理史实,受辩证法教育;紧密联系实际,提高各种能力;照顾不同层次学生,各有所得。  相似文献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当今,化学实验仍然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物质载体.化学实验能形象、生动、直观地产生化学问题,能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猜想或假设进行验证.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和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6.
茫茫 《大学生》2012,(22):62
2012年10月,诺贝尔奖医学奖名单出炉,得奖者是两名同样在干细胞研究上有杰出贡献的学者,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和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这两名获奖者虽然年岁相差甚远,工作地点也远隔重洋,但他们却巧合地拥有一个相似的经历,那就是都被称作"最差学生"的曾经。  相似文献   

7.
发展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积极态度,是学校总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相应地国外学者对中学生的科学技术形象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通过梳理国外相关文献,从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对科学技术涉及的相关职业的认识、对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认识以及对科学技术的工作环境的认识四个方面对国外中学生科学技术形象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做了总结归纳,对今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学生群体是我国未来科学发展的储备力量,科学家是科学技术行业的精英形象代表。青少年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影响着他们科学学习的兴趣和与科学相关职业的认同。实证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所认知的科学家形象总体上较为刻板。以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可以看到,这种刻板印象的认知受到其所处的社会文化情境的影响,也存在着文化的差异性。为了树立科学家在学生群体中的积极、正面和可及性形象,提供科学家的榜样角色和提供与科学职业有关的信息是两个重要的途径。针对我国科学教育现状,在向青少年学生传播和塑造科学家形象的过程中,应注意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科普研究与科普实践、主流群体与边缘群体、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的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9.
1 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法,通过"创新情景,提出假设,探索问题",以此为核心,启发为手段,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探究,体验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技法,同时,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借多媒体动画形象直观地展现学生发现的"新知"和微观结构.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借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提出,为学生创设一个更为广阔的施展创造力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正>一、兴趣是创新的动力如果说丰富的知识是"创新"的基础,那么,兴趣就是"创新的动力".为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课堂上经常介绍一些科学家成功的轶事,使学生了解科学家成功的艰难和喜悦.在课外能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进行研究性学习.针对物理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已学的知识,结合相关学科知识,提出一些不同的主题,激发学生选题的兴趣,吸引学生申报不同主题下的相关内容.例如:"电在你  相似文献   

11.
教科书中承载的科学家形象可能会潜在地影响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选取2019年出版的粤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科学家形象建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教科书整体上的科学家形象建构较为积极,突出了科学家团队的社会群体性、科学家人性特征的神圣性,力求逐渐改善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增加我国科学家的数量,平衡学科领域的分布,体现卓越的专业能力。基于研究结论给教科书的编写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论学者与科学家的区别及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厦门大学张燮编者按当前,无论在自然科学界还是社会科学界确实存在着对“学者”与“科学家”概念含混不清的状况。廓清这一概念,区分两者的不同任务与研究方法,对高校规范不同人才标准,培养适应人才,具有现实意义。作者对此...  相似文献   

13.
丁志河 《考试周刊》2014,(24):50-51
<正>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思维科学的开拓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明确指出:"人类的思维分为三种:就是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观)思维和灵感(悟)思维。"并且强调指出:"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中,决不能局限于逻辑思维的归纳推理,还必须重用形象,甚至得助于顿悟思维。"1.形象思维的含义形象思维是指以具体的形象或图像为思维内容的思维形态,是人的一种本能思维。形象思维的特征是用形象材料来思维,而形象材料的最主要特征是直观性和具体性。培养学生形  相似文献   

14.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当今,化学实验仍然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物质载体。从本质上看,这一过程与科学家进行的科学研究中的化学实验是一致的。化学实验能形象、生动、直观地产生化学问题,化学实验能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猜想或假设进行验证;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和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5.
[设计思想] 本节课采用"启发一探究"式的教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提出假设、探索问题",以问题为核心、启发为手段,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探究,体验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技法.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藉多媒体动画形象直观地展现学生发现的"新知"和微观结构,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借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提出,为学主创设一个更为广阔的施展创造力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简讯     
第三届北京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工作坊"高等教育中的国际主义、国际学生与国际教师: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台湾中正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斯坦福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三十余名海内外学者参与了本届研讨会.在为期两天的讨论会上,学者们就大学模式的国际迁移、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与策略、国际学生流动、国际学生的学习适应、大学中的国际问题研究、科学家的国家认同与国际主义、冷战与中国留美学者等主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探究式学习由美国科学家施瓦布教授倡导提出,他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精神、价值观的教育,并发展自己的个性.由此看来,科学教学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而教师的责任就是促使这种探究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伯顿·R·克拉克通过对不同大学类型中不同学科的教授进行访谈,对杰出学者的形象进行了描述和归纳,认为杰出学者的形象随着大学类型和学科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教学和科研对于杰出学者的重要性因大学类型不同而不同.他的大学杰出学者形象观既较好地诠释了杰出学者的本质特点,对当今我国大学杰出学者形象的界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又恰当地表明了教学与科研对于杰出学者重要性的差异,为我们进一步明晰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以及进行学术评价提供了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生命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在现代生命形式中氨基酸和核苷酸是构成生命篇章的"字母"分子.它们既有可相互连接的共性又有结构的差异性.它们可相互连接形成聚合物即形成生命的"句子".各种生命"句子"在生命运动的各种机制、规律作用下就"写"出了生命,这是科学家的形象诠释.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形象是学生科学态度学习的重要外部条件,同时也影响到学生的职业选择。针对以往的科学家形象塑造,有以下五点需要注意:教科书在刻画科学家形象时不可忽视科学家专业品质的描述;摈弃个人英雄主义,强调科学家之间的合作精神;关注科学家负有的社会责任;还原科学家的人性形象;削弱科学家性别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