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先秦各家在构筑自己思想体系时必须面对的传统思想资源。孟子正是在改造传统孝道的基础上,走了一条“以孝释礼”的道路,即把主要用来标志贵贱、等级身份的宗法之礼转变为表达血缘情感的孝道之礼。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社会的家庭生活中 ,家礼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其中的嫂叔之礼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庭的和睦与安宁。《礼记》规定“嫂叔无服”。唐代对这一礼节改为“小功之服” ,即服丧 5个月。在唐人的实际家庭生活中 ,嫂叔之间的关系处得较为融洽 ,甚至逾常礼者也比比皆是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维持家庭的生存。否则 ,很可能导致家庭的衰败。  相似文献   

3.
汉初政治面临两大主要矛盾,一是中央与地方诸侯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些具有地理、经济优势的诸侯逐渐滋生政治野心,形成了与中央相抗衡的态势,甚至觊觎帝位;另一个是汉帝国与边境少数民族匈奴之间的矛盾,匈奴对汉王朝的侵扰连年无休,多次与汉朝抗礼,对汉王朝造成潜在的威胁。此外,社会上存在着严重政德败坏和民俗侈靡、僭越等社会问题。贾谊积极主张以礼治国,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以强化中央集权,安定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4.
5.
礼对人们道德行为的规范,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中国一向以礼仪之邦著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日益加快的现实背景下,随着汉语地位在国际上的不断提升,重新审视蕴含在古文名篇中的礼仪思想,对于构建市场经济形势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其现实意义、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6.
周公制礼     
周公制礼,创立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政治文化。诸如分封亲贵,兴灭继绝,体国经野,威慑不顺,卜都定鼎,明堂朝觐,敬天保民和嫡长子继承,这些周公之法多数用为后来吉、嘉、宾、军、凶五礼和传统政治的基本框架原则  相似文献   

7.
自人类社会发祥以来 ,“礼”傍而从之。不同社会 ,“礼”的价值和作用也有所不同。古“礼”常通于“法” ,服务于阶级社会。  相似文献   

8.
从东西方技击礼的不同表现形式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借助文化学、社会学、哲学、体育学等理论对技击礼的产生与演进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技击礼的文化内涵及其表征特点,全面分析技击礼的内在特质。研究显示,技击礼的产生与演进受到人类心理、社会“礼”文化与社会规范等因素的影响;技击礼内涵的特质是社会文化的折射;技击礼的表征系统由形、貌、意构成。技击礼的规范与内涵的发展,随着社会的需求而不断丰富与完善,但是不同技击术的核心价值与文化是保持该文化源远流长的必要条件,而且不同时代给予技击文化的要求不同,因而我们既要与时俱进,弘扬民族文化,还要完成文化的更迭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引礼入法的得与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成文法起自军法。其长处是公平、公开和确定不移,其短处是过于苛暴。优缺点出自一源,即战争环境的需要。儒家引礼入法的目的在于矫秦之失,但由于设置双重标准,最终必然会走上以礼代法和以礼坏法的道路,从而使中国古代始终处在有法律而无法治的人治阶段。要建设法治社会,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习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过分夸大引礼入法的作用和意义,曲折表达了对法律等级性的肯定。人人都承认法治优于人治,但人人都不愿自觉接受法律的约束,并对司法特权充满依恋,是中国法治建设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0.
大礼议期间,杨廷和及其支持者的观点经历了三次转变,这种转变正说明杨廷和一派除议礼之外还有其他的政治意图。把他们制定的明世宗入门礼和周康王、汉宣帝即位前的入门礼作比,可看出杨廷和有与霍光类似的谋划,即杜撰自己的"拥立之功",进而左右朝政。但他的企图在张璁等人的据理力争之下最终没能得逞,张璁等人成功地佐助明世宗重建天子之威尊,为日后的"嘉靖革新"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空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诗经》中“礼”、“仪”二字的含义,论述《诗》反映礼的思想是《诗》与礼的关系中重要的方面。典籍记载礼典用《诗》的篇目有限,本文考察了《诗经》结集的情况及礼典中“无算乐”的性质,从而明确了典籍记载之外大部分储》篇与礼典的关系。论证锵》与礼都是先王之教的载体,是情志在不同阶段的产物,揭示了《诗》与礼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三《礼》注与《毛诗》的关系体现在三《礼》注与《毛诗》经文、《毛诗序》、《毛诗传》三方面的关系上。通过对郑玄所作三《礼》注的考察,可以发现三《礼》注中引《诗》、解《诗》不仅用“三家《诗》”,同时也涉及《毛诗》经文、《毛诗序》及《毛诗传》,已经初步显露出融合今古文《诗经》学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春秋时洹子孟姜壶铭中齐景公为田文子举办国丧礼,完全是因姻亲关系而为其女公公举行的.这与周原甲骨刻辞中周文王为岳丈帝乙、外公文丁建立宗庙并在其中祭祀殷先王的现象是一致的.西周时期姬姓国家中祭舅礼的淡化,是因周人宗法制完善后弱化母族母系地位势力而导致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先秦乡射礼形制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古籍《仪礼.乡射礼第五》进行整理,从组委与参赛者、工作人员、场地器材、赛制及程序等方面对先秦乡射礼的形制进行阐述,结合今人研究,对其中的部分义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先秦射礼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从射箭礼俗到射箭礼仪制度建设,再到注重射箭道德修养的历史发展过程。兴盛于战国时期的投壶,既是对先秦射礼活动的扬弃,也标志着先秦射礼文化从此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卷 2《分论·三礼》中言 :“‘三礼’的名称 ,比较地发生得很迟 ,从前并没有。东汉末 ,郑玄注《周礼》、《仪礼》、《礼记》 ,才合称‘三礼’。”我们以为梁启超这一看法有误 ,主要依据有 :第一 ,《后汉书·马融传》曰 :“融才高博洽 ,为世通儒” ,“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 ,可见马融就曾注“三礼”。第二 ,郑玄本为经学大师 ,但其学授自诸人 ,他曾为马融弟子 ,并从马融学习《周官经》。据《后汉书·马融传》曰 :“北海郑玄…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古老的仪式,西周射礼从夏商时期的矢射活动发展而来,周代射礼映射出了两大文化内涵:其一,尚武精神.周代射礼中的尚武精神主要体现在其对刚健之美的宣扬和射礼所用靶子的图案上.在射礼举行过程中,人们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情操,提升了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同时在竞技性的比赛中增强了身体素质.其二,和文化.周代射礼的和文...  相似文献   

18.
唐五代的助礼钱与诸司礼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礼钱是唐五代时期藩镇进献给朝廷用于举行重大祭祀活动的经费。诸司礼钱包括光署钱(光省钱)、光台钱、光院钱、光学钱等,是唐五代时期的三省、御史台、翰林院与国子监等机构,向新任职的官员、检校或兼任本司的官员以及从本司升迁的官员所征收的礼钱。诸司礼钱主要作为这些部门的公使钱使用,如用于公廨维修、食料开支、购置办公用品以及其他各种开支。唐五代的这一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弊政,是唐后期及五代时期财政开支紧张的一种折射,对后世尤其是两宋时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为其所沿袭。  相似文献   

19.
"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在分析"礼"的内涵的基础上,又探讨了"礼"的内在精神即"分"、"和"、"仁"、"敬"、"信"。这些精神是目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渊源和指导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道德判断决不可能用独断论立场确立一个一劳永逸的现成尺度,只能根据道德的现实和未来作出具体的历史的思考。道德判断的尺度是现实的道德规范系统;道德活动的最终评判尺度必须服从生产力系统尺度;要实现现实道德规范系统向生产力系统的转换,还须以社会生产关系系统为中介,即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之内将社会生产关系系统作为判断道德活动的尺度,由此,构成道德判断的三重合理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