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关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让祖辈的"爱"助成长,学校的"爱"助成长,社会的"爱"助成长。这不仅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此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A3):19-20
农村单亲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在社会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对这些孩子的教育工作需要教育者进行不断的探索,让这些儿童在感到家庭不幸的同时,能在学校中得到补偿。但是在这类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关注,对他们采取一定的心理辅导,让他们的身心都能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王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8):247-247,249
如今留守孩子在五年制高职学校变成"问题学生"的现象日益突出,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采取切实措施,关注留守学生的成长和教育。本文着重就如何解决五年制高职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对推进五年制学生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体验教育即通过开展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寻找一个位置,扮演—个角色,用"心"体验,用"心"感悟,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感受爱、传承爱,接纳道、感悟道。一、以爱育爱在爱中成长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有爱才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有时是一种教育手段,有时是一种教育观念。只有正确和熟练地  相似文献   

5.
孩子成长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学校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不断整合各种教育优质资源,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新路来。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大难题。本文对留守儿童成长的环境因素做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措施:家庭方面父母要常回家看看,与留守儿童保持频繁且紧密的联系;学校方面要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对留守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社会方面要为留守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7.
周远跃 《今日教育》2014,(7):100-100
重庆市北碚区龙凤桥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结构多弹,留守儿童教育成为学校关注的重点工作。学校传承“挺进精神”,以“为学生明天的成功启航”为办学理念,以关注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为切入点,加强课题研究,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关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8.
所谓弱势群体学生是指那些残疾学生、离异家庭学生、"留守"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学困生等,学校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弱势群体学生的教育。学校应努力营造浓厚的爱的氛围;要在学生心中植入爱的阳光;开办讲座,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要以一颗公平、公正、宽容和充满爱的心来对待、关怀这一特殊群体,让他们在祖国的花园里快乐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可引导学生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各个教学阶段来说都十分重要。随着近年来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媒体对于学生的成长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认为在大众传媒角度下,学校都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对象。本文以学校为视角探讨了社会和家庭的培养方式,探讨学校内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困境,旨在为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学生劳动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两个重要方面。因此,家校合作一直是学校、老师、家长关注的重点,也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在家庭与学校关系中,家庭一般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相似文献   

11.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打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学校有义务对其展开科学的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留守儿童长期与亲戚或者爷爷、奶奶相处,家庭教育理念的落后会导致其在思想、行为方面出现偏差,对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造成了不利影响。对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进行深入研究,以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合力,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选取贵州和浙江部分县、市山区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到留守学生"隔代教育"现象在山区中小学相当普遍,并对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突出,剖析了隔代教育的主客观原因,建议在政策、学校、家庭、村居等方面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关爱环境,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3.
刘喜彦 《中国德育》2013,(22):56-57
责任与爱是“家文化”的精神内核,学校、家庭、社会都需增强责任与爱的意识,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传递教育的真谛。本溪市第二十七中学以“家文化”为工作指南,确立了办学目标——构建学生受益、家长满意、政府放心的师生快乐成长的幸福家园。因此,学校温暖如家。  相似文献   

14.
李世才 《甘肃教育》2014,(22):31-31
正随着我们广大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儿童也在不断增多。留守家中的孩子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不能受到合理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如果跟不上,那么心理很容易产生扭曲行为,并发生严重的缺陷和偏差,成为班级中的弱势群体。所以我们必须根据他们的特点,采取科学、及时、有效的措施,让这些留守儿童与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快乐成长。一、以爱换爱,树起学生自信心习惯是人们在生活中缓慢形成的较为固定的行为和倾向,一旦形成其力量顽强而巨大。早期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和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联系学生的直接纽带。班级的学生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但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才是做好班级管理的核心。一、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爱中小学时期是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思想尚未成熟,他们特别需要人的帮助和关爱,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关爱,而老师的关爱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条件。实际上学生的爱和被爱是双方面的,老师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老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学校教育可以弥补家庭教育欠缺,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教育促进留守儿童身心更好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爱"的机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之爱、教师之爱、同学之爱、家庭之爱以及社会之爱。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来自生活、教育、心理、道德、安全等各个方面不同的问题,逐渐成为农村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家庭、社会和学校都要转变观念、各尽其责,给留守儿童提供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爱的教育>中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除了对学生严格要求外,还应多给学生一点爱,用爱心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走进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使每个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爱,给了他满足 我是一所寄宿制学校的一名小学教师,来这里入学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所以校园里的新鲜事儿总是不断.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是家庭、学校、社会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父母不在身边,或缺少管教,或享受爷爷奶奶过多溺爱,形成了不健康的性格走向,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极为不利。本文结合多年的班主任经验,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分析归纳总结出三种典型的留守儿童,并逐一以班级真实案例进行剖析,介绍了对留守儿童的不同教育方法。方式方法虽有不同,但对待他们教育的宗旨却是一致的,那就是无私的爱。  相似文献   

20.
学生幸福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让留守儿童在校幸福成长,成为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义务。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生活,茁壮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我们教育者必须义不容辞地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