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吕红鹰 《科学教育》2001,7(3):39-40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语文教学改革,关注较多的是教法和学法,然而我认为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对于农村普高的学生而言,许多良好的教学方法都难以实施,而对激的升主力,教师多半采用“牛不渴水强按头”的做法。笔者以前在大学教《中学语文教学法》,虽天生驽钝,却探索不止,来上海教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学生也很爱听我的课,可学生的成绩却并不比有些教师彩和高压、题海等“战术”突出,这除了受“应试教育”影响之外 ,我发现,学生心是上较为普遍的“亚健康”状态,是制约农村普高教和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流动性逐渐加强,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数目不断增加,在缺少父母倾情呵护、家庭生活教育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一些人际交往、情绪、人格方面的问题,处在教育工作第一线的教师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改变这一现状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改革的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都启示我们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多加注意,做好农村初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农村文化教育和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通过我们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村学生心理压力小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心理困扰少于城市学生。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城市高于农村。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因而对孩子的要求比较简单——“学习好,别惹事!”。即使孩子学习不好,家长也不会过分施加压力,多数是顺其自然。而城市学生家长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大都对孩子将来有设计和期望,故对孩子的要求也比较高。 2.单亲家庭,城市多于农村,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和行为障碍。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初中语文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进行充分的发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生活的扩展,心理健康愈来愈受到重视。语文课本中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教育教学过程中,也会经常遇到适合心理辅导的情境,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有责任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健康概述"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外部的各种环境能够通过不同形式去适应、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个体顺利实现社会功能的前提条件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对社会成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在日常教学  相似文献   

6.
绘画是一门艺术,在中职绘画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绘画技法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传授艺术理论知识、鉴赏美术作品、进行艺术教学活动的同时,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绘画习惯、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在绘画教学中要针对中职生学习美术的实际情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学的广泛开展,构建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新课标要求学生德智美体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所以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应用。小学心理健康教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性较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恰当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从而保证小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小班化教育在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十分普遍,但基于大部分农村学生都属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引导和长期的关爱,在心理健康上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缺乏耐挫力、家庭观念不强、缺乏学习动力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等,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影响,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需对农村小班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进行分析,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今,我们提倡实施素质教育,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学校、教师、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经济、文化等各种条件的限制,生活较为封闭,接触新事物机会少。一些家长外出务工或是单亲家庭,这些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很容易形成心理问题,所以,强化初中学生的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了新的要求。努力将学生塑造成全面发展的对象,全面巩固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做出贡献。在语文的学习和发展中,需要深入贯彻新课改中的核心素养的要求,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学生的语文教学。在综合巩固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了新的要求.努力将学生塑造成全面发展的对象,全面巩固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做出贡献.在语文的学习和发展中,需要深入贯彻新课改中的核心素养的要求,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学生的语文教学.在综合巩固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将更多的精...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共同努力解决。我们要正视现状和问题,努力改进措施办法,加强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3.
由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主要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工作时间较长、工资收入较低、生活条件差、孩子进城入学困难,因此他们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家里。这些被留下来的孩子们在中国农村形成了一类独特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学生或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但近年来社会、学校、媒体关注更多的是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较少关注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据有关资料显示,约有自分之二十的农村学生具有各种心理问题。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结构的变革,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日趋突出地显现。  相似文献   

15.
本采用SCL-90量表对郑州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00级584名成教生以班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结果发现农村成教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城镇成教学生,且在强迫、敌对、恐怖、焦虑、人际关系及精神病几个因子中均显高于城镇学生,与成人常模比、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他因子均显高于成人。这说明农村成教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着严重问题。影响因素主要有贫困,焦虑、环境变化、专业及发展等。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健康人格的形成,语文教学则是教育的主渠道.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呢?本文分别从"创设教学情景,还学生活泼天性;用'情'去教育,陶冶学生情操;从'新'字下功夫,激发上进心态;开展课堂对话,疏通心理发展通道"四方面进行论证,说明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农村教育出现了令人欣喜的良好发展趋势,部分心理问题反映了改革开放新形势对农村初中学生心理成长的冲击,社交能力障碍、学习控制力差、情感脆弱等问题一直伴随着学生成长,冲击着他们幼小的心灵。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在探讨与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方法的同时,及时发现学生隐藏的心理问题,找到确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创造健康美好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319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了测量,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9.44%.农村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恐怖等方面,特别是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恐怖这三个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学校应根据农村中职学生特点来开展心理建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319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了测量,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9.44%。农村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恐怖等方面,特别是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恐怖这三个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学校应根据农村中职学生特点来开展心理建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情况不是很乐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学科教学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