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国家体育话语能力是新时期国家体育战略和国家形象传播的实践命题,更是国家话语能力和话语权利的延伸,主要对国家体育话语能力及其构建进行研究。国家体育话语能力的构建主要依靠体育主管部门的话语能力、媒体对体育传播的话语能力以及体育参与者个体的话语能力来实现。国家体育话语能力的构建策略为:(1)体育主管部门的话语导向展现新体育观,避免民族主义和政治功能的过度宣扬,应关注国民体育基本权利,体现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逐步推动中国体育由金牌至上论向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化;(2)媒体对体育赛事的报道应逐渐淡化金牌至上和泛政治化倾向,对体育赛事的报道应避免民族主义的过分张扬;(3)作为体育竞赛的参与主体——运动员应该从容高迈,寻找东西方不同价值形态下的共性部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从自身做起,逐渐走向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王雷  李增光 《体育科学》2023,(8):33-40+51
对体育学话语体系构建问题的探讨既是深化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应有之义,也是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时代之需。运用逻辑分析法对话语体系学理内核的深入辨析,推导出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其中,国家对体育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国体育现实问题的解答分别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构成了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构建的逻辑系统。国家和人民成为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构建的两个基本维度。体育在国家维度的功能指向“体育促进国家强盛”,而体育在人民维度的功能指向“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上述两个维度上,呈现出以“体育强国”和“全民健身”为代表的体育学话语体系,涵盖了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群众体育、体育文化、学校体育和武术等聚类,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西身体观的视角,阐释中西方"民本/邦本"观念下道德建构的不同历程。身体教育是道德建构的逻辑起点,中西方的道德建构殊途同归,都是通过有意识的身体活动解决生存问题,是对身体不断追问的过程。中西方"民本"与"邦本"的不同思想,与特定身体活动交融在一起,完成个人道德建构的历程。身体从个体空间走向公共空间就是走向"共在"的社会,并被感知和接受,"共在"使身体成为维系社会公德的纽带。身体在"权力"规训下承担服务政治共同体的责任,建构起代表整个国家的道德与精神。  相似文献   

4.
体育理论     
G80 9901029竞技与身体观之探讨〔刊,中,I〕/郑明育//台湾体育.-1998.-6-9参7(YYW)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社会学//意义//身体本文讨论的重点为:(1)探讨竞技在西方体育运动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了解竞技与人的关系;(2)探讨竞技与运动,了解竞技的意义及其与运动的关系;(3)探讨竞技背后的身体观,了解竞技背后所隐藏的身体思想;希望通过哲学的反省,能重新思考在身体观下的身体思想。G80 9901030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历史起点和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应将学校体育放置于更为宏大的时代语境和话语空间中进行全面地认知和把握。基于此,该研究针对当前制约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困境,对我国学校体育场域话语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性审思。研究认为,我国学校体育场域的话语空间中存在外部话语权力冲突、内部话语竞争失调、话语主体缺失和话语表达不畅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实践规则制约惯习生成、实践形式限制资本获取、实践过程影响行动策略和实践结果背离场域逻辑。重构路径包括:转化场域,回归“学生主体”的体育实践情境;重塑惯习,唤醒“意义在场”的身体自我建构;反思实践,关照个体生命的完整性存在。  相似文献   

6.
身体是福柯研究的一大领域,对身体为载体的体育运动研究中,借助了福柯概念系统。福柯视角下,体育运动过程中包含权力关系转移,在体育的话语结构下,所表现出的身体形态以及权力结构。本文通过简述福柯身体研究,呈现福柯思想对体育社会学思想的启发,话语建构下的体育运动,健身考古学的研究,以及西方体育研究者运用福柯思想的研究的相关研究,旨在呈现福柯身体研究的思想对体育社会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以新疆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现状、竞争格局等,提出发展对策:(1)推进训练模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2)发挥地缘优势促进人才培养;(3)加大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体育产业开发补给项目发展需求;(4)关注后备人才培养促项目可持续发展;(5)进一步完善现行竞技体育运行体制和机制服务于全民健身.旨在通过本研究厘清新疆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脉络,助推新疆竞技体育发展,为"十三五"期间新疆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探究《人民日报》女排精神媒介记忆的话语建构。研究发现,《人民日报》中的女排精神媒介记忆是由多元话语组成的多维图景,通过与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话语的联动,推动女排精神媒介记忆向普适化社会记忆的转化。《人民日报》借助多重语境表征赋义女排精神,对接过去与当下。同时,基于媒介话语赋予女排精神以正当性的地位,使其作为一种内化的意义实体进入国民意识和社会记忆。未来官方话语建构女排精神、中华体育精神的实践取向包括:在建构共同体想象的同时,关照个体的体育记忆;形成依托体育话语又超越体育本体的话语建构路径;赋予其正当性地位,并把握历史与当下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由话语折射出CBA教练员的身份焦虑,认为:非理性话语范式正成为一种常态;CBA教练员的身份承载了中国篮球的振兴,其多模态话语蕴含着特定的意义与使命,不仅影响比赛的胜负,还会影响青少年球迷的道德内化;结果不确定性是CBA教练员身份焦虑的逻辑起点,判罚可置信性是CBA教练员身份焦虑的矛盾焦点,“换教练”语境是CBA教练员身份焦虑的感应点;优秀教练员的话语更应突出“见识、职业与尊重”,“器识为先”“契约性认同”“相互承认”对化解CBA教练员身份焦虑起着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全民健身从中小学抓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在当今知识更新,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里,要求跨世纪人才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和新技术革命的健康身体,才能担当起二十一世纪的重任。所以,全民健身应以青少年为重点,从中小学抓起。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每天进行体育锻练的良好习惯,认真搞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牢固树立体育健身意识,充分发挥体育育人功能,以适应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对体育教学素材进行“托罗普斯”化改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托罗普斯”教育理念的源出“托罗普斯”(rops)一词是现代竞技运动(sport)的逆过来拼写,它是由日本的体育学者影山健先生首先提出的概念,意在达到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大众体育形态。它同时也是对竞技运动教学法进行批判性逆向思维的产物。我们知道,竞技运动教学法的特点是通过公平竞赛决出胜负,“fairplay”(公平竞争)是它的核心理念,讲究得是客观时空观念上的平等。但是,在决出竞技的最终优胜者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产生更多的失败者和落伍者,所导致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少数优胜者的欢欣、多数失败者的悲哀,这就是竞技运动教学法的缺陷之所…  相似文献   

12.
古代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的宗教祭祀竞技赛会,古希腊人将这种自然身体对抗转化为一种神灵对人类的选拔,将宗教与竞技融合在一起,将信仰与选拔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体育竞赛模式.今天我们在奥运会赛场上看到的已经不再是一如古希腊时期的自然身体的对抗,而是在现代科技包装下,被理性思想改造过的理性身体,因此可以说现代奥运会是一场理性身体的对抗.  相似文献   

13.
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人类共识性危机情境仍在延续,在疫情危机影响之下,东京奥运会将成为奥林匹克新历史分期的起点。通过对奥林匹克文化本身、运动员、运动员之间的互动、运动员与观众的互动以及赛场的狂欢等要素进行研究,认为:(1)共同体精神、生命政治以及生命精神将促进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再赋予,具体表现为:共同体精神促进了身体价值和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扩布,身体在"权力装置"的有效操控下成为具象化的生命体,以生命为核心的"脱域的共同体"在技术嵌入下得以建构。(2)对于备战的运动员而言,以技术为主线实现身体再造成为核心,具体表现为:心理再造是身体再造得以成功的基础,身体再造作为群体共识,身体数据的量化促进了运动员潜能激发。(3)对于特殊竞技场域之中的运动员而言,角色身份互嵌成为"互动"主题,具体表现为:符码操持下的多元竞技者,在单向互动与多元反馈的过程中承担精神引领者和神圣符号建构者的角色身份,多重情境之下的运动员身体符号被不断解码和放大进而提高社会动员的有效性。(4)对于"没有观众"的赛场而言,脱域的共同体建构了集体欢腾的新表象,具体表现为:"符码权力"促进了身体价值重塑与情感互动,虚拟在场的身体聚集通过语态互动促进脱域共同体的情感连接与情感激发,数据化的身体趋向在革新观看理念的同时,将会对竞技主体的构成要素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一)体育科技期刊的作用;(二)《内蒙古体育科技》为"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服务;(三)树立和加强为竞技体育服务的责任感;(四)发挥体育科技期刊的功能,有效地为竞技体育发展服务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哲学观念、身体表现形式、健康标准及锻炼方法等角度,追溯中西健康观念的历史形态及中西两种身体文化对健康的不同诉求:西方张扬身体之权力;中国以和谐身体之情境诠释对身体完美的内在追求。提出:应立足于现代语境审视健康的文化内涵,弘扬中国传统身体文化的内在精神,为在中国实施“健康促进计划”提供文化学参照。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体育专家从几个侧面预测了2000年以后体育发展的状况,指出二十一世纪的体育将有八个显著变化: 1.体育将伴随科学的发展进入一个专门化阶段,大量知识广博的科学家将为体育科研服务。 2.“科学”一词将成为体育概念范畴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一词将会被引申为“锻炼科学”、“训练科学”等等。 3.竞技体育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水平而较少涉及道德、情感方面的培养,竞技运动的项目和内容会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一 我国古代没有“体育”一词,“体育”一词是在19世纪80年代由日本引入的,最初译成体操,意为身体操练,到了20世纪初又改为体育,意为身体锻炼,意志培育。我国古代虽然没有体育这一总的名称,但是许多身体锻炼、竞技游戏项目,都曾得到广泛的开展。全世界人类在其发展的文明进程中,各个民族都曾寻求养护生  相似文献   

18.
从身体的视角对中国体育文化中的身体政治现象进行了研究,身体的伦理化、国家化取向导致体育功能的嬗变与延伸.身体由“国家化”向“去国家化”发展,促使身体个性生命权力的张扬,运动休闲的兴起和发展与身体的个性化发展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运动休闲教育体现了体育的价值由“教化身体”向“解放身体、发展身体”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何处去”的重大问题,亟需符合时代的话语体系进行解答。运用文献资料法、辩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话语体系的构建思路进行了研究与阐释。研究认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体育话语体系的构建思路需要从话语解释、话语引领与话语破解三个维度进行构建,包括在构建“中国人的体育观”的话语体系中坚定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在凝聚“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话语共识中坚定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在警惕“话语陷阱”平衡国家利益与体育责任中,提升国际体育话语权。中国体育话语体系的构建原则应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人民主体性的关系,二是处理好继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与话语时代性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对西方体育话语霸权的批判与中国特色体育话语自主建设的关系,四是处理好体育强国建设的长远性战略与阶段性策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新时代语境,以中国体育发展的历史机遇与时代重任为出发点,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通过追溯梳理话语、话语权以及话语体系等相关理论的历史渊源,探讨中国体育话语体系的核心内涵、时代特征与理论维度。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话语体系的核心内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话语核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设体育强国为战略布局,推动体育话语高质量发展;以全民健康托举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顶层设计,构建国内国际话语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时代特征包括:一是从对立失语走向共同交融;二是体育传播提升话语传播;三是学科与学术体系支撑话语体系;四是国际互动展现话语需求。构建的理论维度是以话语地位解释道路自信,话语内容解答理论自信,话语制度建立制度自信,话语认同凸显文化自信的四重理论维度阐释中国体育话语体系的构建逻辑,打造新时代坚定"四个自信"的中国体育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