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新闻界》2019,(6):49-53
在共同体理论的发展中,媒介总是参与其中并成为建构不同类型共同体的关键因素。当前媒介理论的发展为建构共同体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将共同体视为基于不同物质属性媒介的连接之物,媒介的物质属性与共同体形态的关系成为考察的对象。共同体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中,逐渐向全球一体、互联互通的方向发展,超越想象层面,形成现实连接。超国家、超民族、超文化是构建人类统一共同体理论必须考虑的前提与特征。因此,基于元媒介则可能建构出一种全球经验的共同体理论:全球一体的元媒介连接、多元并存的文化形态,即一体多元的新的全人类共同体理论。  相似文献   

2.
李冠华 《传媒》2021,(2):91-93
在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及大量其他诸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媒介的具体表现与思维方式变化,能够洞见如今的媒介正沿着"低维度→高维度→更多维"的方向逐步发展.该趋势不仅表现出视觉时空维度的升维,还伴随着其他感知维度不断叠加和维度感知明显向内增强的趋向,且这一系列变化还同时反作用于受众的思维维度,也表现出类似维度提升的倾向,综合佐证了当代媒介发展中存在的升维趋势.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观点和理论,这些观点和理论影响着人们对科技、媒介和生活方式的理解,在众多领域具有启发性。而今,随着科技和文化的进步,新的媒介不断产生,如果说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具有某种前瞻性,那么,随着新型传媒技术的发展和趋于大众化,特别是网络“播客”文化的兴起,让我们有机会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再一次解读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相似文献   

4.
传媒批判视野下媒介融合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融合是未来媒介发展的大趋势,它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媒体更快更好地发展.但是,如果我们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也会发现媒介融合进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本文运用西方多个学派的媒介批判理论分析了媒介融合进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信息泛滥、媒介垄断经营、媒介化社会形成和文化霸权加剧等问题.通过分析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希望业界和学术界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吴靖  云国强 《现代传播》2005,16(2):13-17
本文认为,媒介批评是文艺批评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延续,也是文学公共领域乃至政治公共领域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元素.但是在学术批评的专业化和传媒批评的商业化双重压力下,媒介批评的空间正在缩小,其培育公共理性的启蒙作用也日趋衰弱.作者批判性地梳理了学院媒介批评的主要流派和视角,指出现存媒介批评范式在关注范围和切入角度上的局限.本文认为,媒介批评的对象应该扩大到所有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文本,尤其是通俗文化和边缘文化的文本,而不仅仅限于机构化的大众传媒所制造的话语;并且批评的切入点应以剖析文本所折射出来的权力关系及其变化,或解释文本的社会现实意义为指导,而不是拘泥于从既有理论框架推导出对文本的标准解读.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媒介批评的包容性和公共性.  相似文献   

6.
核心—边缘媒介文化循环生产模型是媒介文化理论的核心内容,但这一方面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系统的阐释.本文对之作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和动态角度的全面探讨,以期推进媒介文化的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7.
媒介作为人际关系维系的中间者,对人类社会和文化都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保罗·莱文森认为,媒介是导致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理论强调了人对媒介的理性选择和使用。本文从该角度浅析手机媒介目前对人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两极权力中冲撞与协商——论媒介融合中的融合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媒介技术迅猛发展,媒介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媒介融合不仅在技术上实现共融,并且更深层次地影响人类经济活动、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本论文从文化的视角思考媒介融合.论文首先对媒介融合特征进行梳理与提炼,发现媒介融合中的基本文化问题.通过论述融合文化概念的意义与内涵,指出媒介文化权力问题是融合文化的核心问题.并在融合文化范式中,运用文化研究理论探索融合文化的理论与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9.
仇加勉 《现代传播》2007,(4):112-115
西方文化反哺理论的正式提出与西方媒介教育由完全的保护主义转向相对的保护主义几乎是同步的,以文化反哺为代表的关于文化传递的理论,是媒介素养教育由完全的保护主义转向相对的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虽然中国学者也很早就注意到了文化反哺现象,但从整体来看,文化反哺理论对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仍很微弱,中国目前的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价值走向仍然是沿袭早期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保护主义价值走向.从文化反哺视角来看,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未来的价值走向必然是尊重多元文化,实现由绝对保护主义向相对保护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在集权主义理论的论述中,几乎很少有人对前人或之前的媒介进行批评,因为之前的媒体是不独立的,对社会的作用也微乎其微.但到了自由主义新闻理论阶段,就有了大量对媒介理论或媒介体制的批评.它是对哲学原理的发展,也同样是对政治体制的发展,对促进新闻自由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是,冷静看待当前西方媒体的发展状况,我们就会发现当前西方媒介的发展并不是如自由主义期待的那样.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在指导当前西方媒体的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媒介的定位分歧,是媒介形态理论区别于主流传播理论的根源。媒介形态理论学者将媒介本身定位为比传播内容更重要的、影响着社会或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被诸多学者评价为"技术决定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将媒介定位为"传播载体"的主流传播学虽发掘了众多的假设与模式,却在应对宏观社会问题上捉襟见肘。媒介形态理论逐渐显示出其研究的合理性。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媒介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时,媒介形态理论将媒介与内容切割,甚至是将媒介与传播切割的绝对立场开始呈现为一种理论缺陷。媒介究竟是可控的工具,还是不可控的主体?在人类社会越来越由媒介及其相关实践支撑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分析、审视以往学术界对媒介形态理论的批评,而且需要分析、审视媒介形态理论本身,客观评价媒介。  相似文献   

12.
仪式作为一种存储、传播文化和信仰的重要媒介,承载着一个民族历时性的文化记忆.而文化记忆又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纽带.本文以传播仪式观理论和人类学仪式理论,试图阐释仪式媒介通过传承文化记忆来建构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性.指出不仅传统的人类学仪式是一种媒介形式,而且所有的媒介(人际传播媒介、群体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社交媒介等)都具有一定的仪式媒介内涵.提出如何借助传统仪式媒介和现代仪式媒介来唤醒、激发华夏文化记忆,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命题.  相似文献   

13.
尼尔·波兹曼对麦克卢汉思想——"媒介即是讯息"的传承是波兹曼理论构建的基础,也是媒介环境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他同麦克卢汉一样,视媒介本身为一种环境,而非媒介传播的信息,所以,波兹曼媒介理论关注的是媒介技术自身对文化的影响及控制。理解波兹曼对麦克卢汉思想的继承、发展和运用是理解媒介环境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媒介融入受众生活,对社会影响越来越深入的当下,媒介化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论文在对媒介和媒介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媒介化的形成及条件、媒介在媒介化中的角色和媒介化对媒介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建构出了媒介与媒介化的互动机制.文章认为,媒介与媒介化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改变与被改变的直线性关系,而是媒介与社会互动意涵的进一步彰显,是媒介传播理论在地化实践的一次尝试.在媒介与媒介化的互动过程中,媒介的传播行为渐渐带有一定的社会性, “媒介”也成为社会变迁和社会关系形式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罗昕  林蓉蓉 《新闻大学》2022,(7):106-115+121
施蒂格·夏瓦是媒介化理论的主要开创者之一,致力于以制度视角研究媒介化。夏瓦的关键学术思想包括:将制度和行动者间的关系视作一种二元性的、相互影响的关系;新做法、新规则和对资源的重新安排是媒介化的核心;媒介动力机制可视作媒介化结果;当前网络媒介对社会和文化空间的嵌入体现出一种强化的媒介化趋势。此外,夏瓦还展望了媒介化研究在跨学科和本土化方面的努力方向,并对当前新兴的媒介化治理研究提出了诸多洞见。  相似文献   

16.
媒介文化的价值与构建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媒介文化理论内函的阐述,从文化、审美、商业的角度分析了媒介文化的价值,并提出了媒介文化的构建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传媒业界实践和传媒理论研究两个层面的变化为依据,揭示中国电视媒介纠结的多重矛盾关系,探讨了当下电视媒介文化发展的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18.
辛楠 《新闻界》2014,(1):17-22
媒介环境学派以研究媒介、文化和社会的关系而闻名,但也饱受技术决定论的质疑。在"媒介意识形态"理论中,波兹曼厘清了媒介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既强调媒介技术在社会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深深表达了技术研究中所饱含的人文关怀。本文从媒介的偏向性、媒介的隐蔽性、作为整体生态环境的媒介以及对技术决定论误解的澄清中对该理论进行解读,以期更客观地认识媒介与技术对于当代文化的影响方式,并为我国媒介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媒介文化"概念在西方学术语境中被提出,显示出研究者对法兰克福学派和文化研究学派进行整合的努力,意味着批判理论研究新路数的开创。"媒介文化研究"在中国本土学术语境下被倡导,既是西方理论在中国折射的结果,也显示出一种研究思路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20.
网络缩写文化是青少年亚文化的一种,其表现出的是一种“狂欢化”“对抗化”与“躲避化”的形式,“缩写文化”盛行于网络空间,基于媒介环境学派的视角,对网络中存在的“缩写文化”进行探究,本文对其缩写文化的行为呈现进行探究,探究其“台前”与“台后”的社会互动行为及其变迁,并运用媒介环境学派理论分析缩写文化盛行的理论逻辑,分析缩写文化呈现的正是一种技术优势的信息系统取代传统人际交往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