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定量化表征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太原组海陆过渡相页岩孔隙结构复杂程度,对5件页岩进行了低温液氮吸附等实验测试,应用FHH模型计算了分形维数并讨论了其影响因素。依据孔径大小可以将分形维数划分为2个阶段(孔径≥4nm和孔征<4mm),结果表明:页岩样品孔隙呈现出较强的分形特征。1)孔径≥4nm时的孔隙分形维数D2高于孔径<4nm时的孔隙分形维数D1;大孔径孔隙类型与形态多样,孔隙复杂程度更高。2)分形维数D1随微孔、介孔比例及黏土矿物质量分数增加而呈现出增大趋势,随BET比表面积、平均孔径、脆性矿物质量分数、宏孔比例、TOC增加呈现减小趋势,随镜质体反射率(Ro)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趋势;D2随BET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宏孔比例、黏土矿物及脆性矿物质量分数的增加呈现出增大趋势,随微孔、介孔比例增加呈现出减小趋势,与TOC相关性差,随Ro增大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陕南中低煤级煤的孔隙结构特征,采用低温液氮实验测定6个煤样(Ro,max为0.66%~1.58%)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孔径分布等参数,对吸附回线进行分类,并讨论煤变质程度与煤中微孔孔隙发育特征的关系,计算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孔隙类型主要为微孔和小孔;BET比表面积与微孔孔容正相关,且随煤变质程度增大而减小;L1型和L2型孔隙系统主要为一端封闭的不透气性孔,但L2型孔隙系统存在部分墨水瓶孔和少量开放性孔;L3型孔隙系统由2部分组成,在较小孔径范围(<4nm)以一端封闭的不透气性孔为主,在较大孔径范围(> 4nm)以两端开口的开放性孔和墨水瓶孔为主;吸附回线存在滞后环的分形维数较不存在滞后环的分形维数要高,微孔孔隙表面粗糙度较高、结构复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长2油层组沉积微相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L地区为例,利用铸体薄片、物性测试、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等分析测试,通过对沉积微相划分、砂体平面展布特征分析、砂体和含油面积叠合等研究,对研究区长2油层组沉积相及其控藏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L地区长2油层组主要微相包括:分流河道、分流河道侧翼和河道间沉积微相.其中,95%以上的油气都位于分流河道微相上,分流河道侧翼和河道间微相油气较少,因此分流河道微相是油气聚集的主要相带.沉积微相对研究区长2油层油气的形成和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