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参照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和课程能力等,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特征和影响力的课程。它由“以校为本”和“课程开发”两个方面构成。“以校为本”强调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过程,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者;强调以学校为基础,开发或选用适合学生的具体需要的课程;强调以校为本对课程进行持续地改进。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而非“校本课程的开发”。基于这一理解,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包括对国家预留课程空间的全新开发,还包括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开发的以校为本的课程。自从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大多数学校或多或少都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以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但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基本上处于无规则状态。因此,校本课程究竟如何发展与构建才是科学合理的,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高新博才寄宿学校在最近几年的校本课程开发中,一直在探索和寻求一种校本课程构建的科学体系。经过几年的摸索,学校初步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即以必修课程资源的建设为基础、以选修课程的开设为主体,以学科特色课程开发为骨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中的“以人为本”与综合导师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人为本”思想在高等教育中的直接体现就是“学校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综合导师制是充分体现“学校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最好结合体,是融教学与学生培养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新思路,是实践“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最佳模式,是实现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最好途径;是最适宜推进学分制改革的学生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管彦丰 《上海教育》2007,(10B):50-52
在因校制宜中找到共性规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提高教师课程适应能力 了解课程特点,坚持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方向。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理念是通过其鲜明的课程特色体现出来的。虽然基础型课程体现了国家对基础教育的统一要求,然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学校必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加强对课程的现开发、再建设。在对教材进行重组、加工、传授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学力,真正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校本管理中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对象是教师,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思想要从以前单纯的“以校为本”转变为“以教师为本”,进而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校本教研作为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在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好花难开”的尴尬的局面!缘何至此,笔者以为,形式化的校本教研败坏了老师们的胃口。[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以学生为本”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的理念主张在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基本前提,以学生为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的主体,以促进与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根本目的。“以学生为本”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理念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为本”的建设理念可以保证信息化教育环境促进能够学生的学习“;以学生为本”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理念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要条件。因此,学校在建设信息化教育环境过程中,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践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校本管理中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对象是教师,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思想要从以前单纯的“以校为本”转变为“以教师为本”,进而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校本教研作为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在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好花难开”的尴尬的局面!缘何至此,笔者以为,形式化的校本教研败坏了老师们的胃口。如何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有效教研,关键在于轻负,只有轻负才能自由,自由方能增加教研内容的深度和宽度。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分析所在学校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需求分析出发,在尊重学生需求的“以生为本”理念下,结合“混合式学习”的内涵、特点和要求,实现了“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将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和谐发展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其建设水平决定了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在“以本为本”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新时代对幼儿园教师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应当具备的一般要素及特殊要素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以本为本”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理论分析框架。遵循此框架,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学前教育原理”在课程目标设计上,应贯彻“以德为先”,关注学生的课程体验,强调“以学为本”,丰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应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热点,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并重,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在课程实施上,应实现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从“教师讲授”到“探究合作”、从“教室学习”到“场域多元”的转变;在课程评价方面,应实现由知识掌握到全面综合、由教师独评到师生共评、由结果性评价到过程总结结合的改进。这一改革探索应能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而提升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一、TPE活动的背景 虽然这种有指导的学习实践活动(TPE)在法国也只是1999年才开始在高中二年级试点,但是这一活动其实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初等教育改革中“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的直接体现,这种理念摈弃“学科本位”论的传统观念,大力开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一、IPE活动的背景 虽然这种有指导的学习实践活动(TPE)在法国也只是1999年才开始在高中二年级试点,但是这一活动其实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初等教育改革中“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的直接体现,这种理念摈弃“学科本位”论的传统观念,大力开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上海教育》2007,(1A):52-61
2006年,我们组织、编辑“话题”时,总体的思路可以概括为关注“课程·教师·发展”,关注课程教材的建设,关注教师的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如何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呢?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学校在提供优质的普遍教育时,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适合的、个性化的教育。这里,教育界一个热点就是针对学生各种类型的发展需求,众多中小学已经开始了根据学生需求来开发和应用校本课程的探索。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与课程教材建设相关联,师资队伍的建设始终是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发展的核心。认识到了问题本质之所在,接下来就是如何去努力解决了。教师专业发展也不是新的命题,但是在如今的课改背景下,它如何有效开展昵?下一步如何有效实施昵?这值得校长和教师们思考。 同样,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们如何通过各种科学的教育途径,实现让学生学有成效?这也不是新的命题。但是,在信息化时代、在广大人民渴望更高教育质量的背景中,这一命题的内涵也在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努力学习和钻研。而这种学习和钻研将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历程,因为教育是一门无法穷尽的艺术。[编按]  相似文献   

14.
林国茂 《考试周刊》2012,(30):121-121
“校本”顾名思义.即以校为本,也就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本。在处理教材时,要根据国家地方课程及其相应材料对适应本校的教学材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调整、改编,甚至是可以完全创新地自主选择、整合和应用。校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能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这就决定了学校、教师在教材选择上务必要满足学生的创新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那么在新课标引领下,体育教学应如何注重校本个性化教育呢?  相似文献   

15.
梁胜 《中学文科》2007,(11):59-59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课程的内涵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其中就有一条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课程的开发。那么进行课程开发的时候要以什么为宗旨呢?笔者认为关键就是要以学生为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高职"两课"以学生为本的课程设置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两课”的课程设置是一种“以理论为本位”的课程体系。要切实增强“两课”教育教学实效性,必须设计“两课”为核心,人社会科学选修课为补充的课程菜单,其实质是“以学生为本”,其特点是政治教育与人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7.
刘梅 《现代教学》2006,(1):50-51
我校在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中,一直致力于探索和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拓展型课程系列,并把拓展型课程作为落实两个能力(创新、实践)的重要基地。“理财”是我校小学部四年级学生选修的拓展型课程项目之一,由经济课程“我们的世界”改编而来。该课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有关商业和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技能,使学生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走近经济的世界,初步了解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理解大多数国家在经济上是相互依存的。现以此项课程资源的开发,谈谈我们的做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我以为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绝不是“以教师为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学生作为“整体的人”发展,不仅重视学生外在的学习,更关注学生内部的体验学习,体验学习也成为现代教育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小学科学作为科学启蒙课程,为实现这一理念,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帮助学生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这就表明科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当重视学生的体验学习。  相似文献   

20.
清华附小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统领,抓住国家“十二五”规划贯彻落实的契机,起草了《清华附小“十二五”办学行动纲领》(以下简称《纲领》),将“转变教育方式”纳入学校工作的核心领域。特别是我校刚刚承担的北京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项目的课题,有利于积极推进和改革课堂学习方式,落实减负增效,促进教育从班级集体授课、重视群体向关注个体、重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需求的真正转变,实现“育人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