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少人在婴幼儿时期测验的智商很高,但他们成人后的学业成绩和未来成就并不突出。相反,有些人在婴幼儿时期测验的智商一般,但入学后的学业成绩和未来成就却很突出。这说明根据早期智商不能可靠地预测今后的学业成绩和未来成就。这是为什么呢?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智商不完全等于智力智力是一种潜在的综合性能力,是取得成就的必要前提。智商是智力测验得出的反映智力高低的分数,智商越高说明智力越好。但智商并不完全等于智力,因为智力测验只  相似文献   

2.
多元智能论的启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元智能论的启迪□周卫自本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比奈(AlfredBinet)首创智力测验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用智商(IQ)来衡量一个人的智力高低,进而推断他的成就大小。在升学考试的重压下,老师和家长更是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和将来是否有出息的...  相似文献   

3.
不少人认为智商低的孩子肯定笨,其实这种看法是极片面的。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真笨孩子与假笨孩子 智商是指个人的智力测验成绩和同年龄被测试成绩相比的指数,即智力商数。智商的平均值为100,可以有15%的商差,不过一般来说,智商在80以上都属于正常,80以下就要怀疑智力有问题了。但  相似文献   

4.
目前,世界上在青少年中间实行智力测验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并不多,主要有美国、日本、智利、以色列等。日本在小学二、四、六年级,各测验两次智商,以供分班时参考;初中再实施一次。但从去年4月起,日本文部省取消幼儿园成绩单上的智商栏,以避免幼儿过早被“贴上标签”,小学和初中部分,则待决定是否取消。一般日本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智商的看法是:智力测验有其科学根据及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智商探微美国人口专家研究认为:“中国人的智商大大超过欧洲人、日本人。”数十个行业中的智力测验结果,有8个行业的华人智商超过了美国人在建筑师、物理学家、博物学家中首选美籍华人,次为美籍日本人,而美国人属之后。用比较方法看智商的高低中国历史上曾出现...  相似文献   

6.
保健卡     
小儿智力测验及其用途浙江儿童医院:王继跃智力测验就是用心理学的方法来测量人的智力水平。目前,医生们通过某些能反应智力现象的材料来观察受试人对这些材料的反应.并把这些反应与标准作对照,从而来了解—个人的智力在人群中所处的水平。这一过程就是智力测验。测验的结果用智商来表示。一般正常人的智商在100±15之间。  相似文献   

7.
所谓“智商”,即智力商数。智力测验者用以标示智力的发展水平。它的公式为:智力年龄、实足年龄X100一智商,(通常用英文字母IQ表示),如果一个儿童智龄和实龄相等,依公式计算,其商数为100,即标示此儿童智力相当于中等儿童的发展水平。智力测验者将智商在120以上者称作“聪明”,80以下者称作“愚蠢”,并且认为智商基本上是不变的。“智力,,,即智慧,相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上。往往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  相似文献   

8.
为思维而教     
多元智能理论是在对传统的智商概念和智能一元化理论进行批判和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传统的智商概念的提出还得追溯到1900年。心理学家阿尔弗莱德·比奈设计了一种测试方法,来预言低年级学生中哪些人将来会有出息,哪些人将平平庸庸。他的发明很快被命名为“智力测验”或“智商测试”,测验的结果被称为“智力商数”,即IQ。这种判断人的智能的片面看法,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学校观——“统一观点”,  相似文献   

9.
赵忠心 《班主任》2010,(11):33-34
近年来,家长们特别重视孩子智力的发展,希望了解孩子当前智力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以便对孩子的发展前途有一个预测,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于是,进行智力测验便成了一种“时尚”,智力测验也就成为“商品”进入了市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为了招揽顾客,有的测查人员夸大智力测验的作用,把测查的结果说成是板上钉钉、无法改变的。而有的家长和孩子,由于对智力测验、智商不大了解,对测查结果也深信不疑,盲目地轻信智商,以为是“盖棺定论”了,这就陷入了一种误区。  相似文献   

10.
学习能力的现代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能力的本质及其差异一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聚焦点之一。很长一段时间来,人们对学习能力的差异很看重智力高低,并由此形成了一种极为普遍的观点:智力测验得出的智商,就是学习者学习潜力的标志,一个人的聪慧程度仿佛就是由智商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1905年,法国人艾尔弗雷德·比纳和他的同事塞奥多·西蒙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比纳——西蒙量表。他们当时的目的是为了筛选出智力低下的儿童。1916年,美国心理学家推孟提出“智商”概念。一时在科学界和广泛的社会领域中,人们对智力测验产生了极大的热情。直到几年前,心理学家们还承认智力测验是心理学的最大成就。但到目前,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等多方面来看,就有必要扫除人们对智力测验的迷信了。近年来,心理学界不少人对智商学提出挑战,认为智力测验本身就不科学,首先,  相似文献   

12.
智商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长期以来有着这么一种看法,认为智商是天生和基本稳定的。于是,当一名儿童经过一次智力测验以后,所得的智商分数就被认为在一生中不会再有很大波动了。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美国依阿华儿童福利研究院的威尔曼提出了由...  相似文献   

13.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弗菜德·比奈和西蒙等人编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或称智商测试,测试的结果被称为“智力商数”,即IQ。它被认为可以准确测量任何人现实的或潜在的智力高低,由此衍生出形形色色的智力测验和标准化考试,并派生出了“一元化教育”。  相似文献   

14.
根据简版智力测验得出的智商分数估计个体总智商,是目前常用的快速智力测验方法。本研究以WISC-IV简版为例,通过分析简版智力测验对总智商估计的误差,和简版各分测验量表分数分散度的分布情况,计算造成α错误和β错误的概率,并由此得到达到最佳统计检验力时分散度的临界值。将这一临界值应用于智力量表的简版,可以有效降低由简版对总智商估计时造成较大误差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们身边,当一些人考试成绩很好的时候,我们常常赞叹:"他的智商真高啊!"在我们的心里,早就把智商和考试成绩画上了约等号,好像高智商就是聪明的意思。很多人都通过杂志或者网络上的小测验,测过自己的智商,但是你真的了解智商(IQ)代表什么吗?高歌猛进的智力测验在1905年,因为某种特殊原因,法国人比奈和西蒙制订了一套试题,专门给儿童使用,叫作"比奈—西蒙量表"。这份量表由30个测验组成,事先对大量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测试,根据  相似文献   

16.
如何看待孩子的智商赵老师:你好!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前些日子,我孩子所在的小学时全校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测验的结果,我儿子的智商是90。据测查人员说,这属于中等偏下。我感到非常失望。我想问一问:现在测得的智商,是不是就给孩子一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盖棺定论...  相似文献   

17.
屈庆全  吕松 《教育艺术》2007,(10):73-73
情商,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Emotional Quotient)一书中提出来的.EQ是情绪智商,主要是指情绪智力测验者用来表示被测试者情绪智商水平的标志.简言之,它包括克制力、忍耐力、调适情绪能力、适应社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多元智能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德纳在他的著作中多次对传统的智力测验提出批评,他认为传统的评价思想容易使我们给学生贴标签,限制教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造成被贴标签的学生自我概念的错误。他甚至提出“我的千年梦想,就是智力测验的方法将来有一天不为人们所需要的时候,没有人替它惋惜。”他认为,智力测验测验内容过于狭窄,形式过于单一;测验情景脱离真实世界,远离儿童的真实生活;测验不能评价儿童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商测试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测儿童在学校的成绩,但在预言他们走出学校后的实际工作情况时却无能为力”。而且在上个世纪,还存在着过分夸大测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智力理论的发展对韦克斯勒测验方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是继比纳-西蒙智力量表后的又一个重要的智力测验,在世界上广泛使用,测验所得到的智商也有通用性,但是随着现代智力理论的新发展,韦克斯勒智力测验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显现了两个不足之处:测验编制的理论基础不全面,测量误差的控制不完善。  相似文献   

20.
智力测验的方法、发展及局限鲍方根据心理学字典的定义,智力测验便是列举一连串的问题,由受试者试行解决;或是列举出一连串经过设计的工作,由受试者试行完成,从而决定这个人的智力等级(智商高低)。目前流行的智力测试方法,源于1894年。当时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