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外文局外宣业务范围广,外宣实践经验丰富,为我国早期书刊外宣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经验应该让更多的外宣从业者分享。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提供一个总结、交流经验的园地。"现年72岁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副主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的对外宣传工作一直做得非常好,曾经得到了朱镕基总理的表扬,本刊2001年10期、11期连载了云南省委外宣办领导的文章《以强有力的外宣吸引人》,详细地介绍了他们的工作经验。最近,我接到了云南省委外宣办副主任胡德盛的来信和寄来的2本杂志:《湄公河》创刊号、改版后的《吉祥》。这使我深深地感到,云南省的对外宣传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外宣工作者,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让外宣工作更精彩,如何把外宣故事讲述得更生动,如何让外宣的效果更突出?这次有幸作为“中韩青年友好使者代表团”成员赴韩国进行文化参观考察,我切实地成了一名韩国对外宣传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2003年是我国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外宣战线必须贯彻落实全国外宣工作会议精神,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强化系统观念,着力树立整体形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我国外宣工作新格局。抓住战略机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外宣来说,也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第一,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向世人展示了中国  相似文献   

5.
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又一次成功利用大型国际活动开展外宣的成功范例,给我们留下了又一笔丰厚的外宣遗产。在这组文章中,一直战斗在世博会外宣一线的上海市外宣办对世博会的外宣经验进行了初步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指出,“对外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作”,“外宣工作大有作为”。近年来,句容市外宣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把句容建成台商投资密集区”的目标,坚持“服务经济、促进开放、提升形象”的指导思想,抢抓机遇,拓宽渠道,加大力度,全方位加强对外经济宣传,为让世界了解句容,树立句容改革开放新形象,促进句容扩大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地方外宣事业也呈蓬勃发展的态势。他们在构建当地的外宣思路,着力探索建立全方位的外宣格局。以地方资源为补宣重点.以开展各种活动的外宣平台,充分展示着各自的地方形象,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如今.地方外宣已经成为我国外宣事业上的一史强大的生力军。他们在多年的外宣工作中不断地探索着对外传播的规律和理念.尝试精对外传播的各种渠道和方式方法,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此.本刊特开辟《探索借鉴》专栏.以期借助这个平台达到交流,沟通,探索和借鉴的目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我有机会到西欧的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摩纳哥走了一趟。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外宣工作,我在访问过程中特别留意我们的外宣刊物在西欧的发行情况及其影响,了解当地有关人士对我外宣品的反应、  相似文献   

9.
十年前,我走出了大学校门,来到机关从事外宣工作。也正是十年前刚刚踏入机关的时候,我与《对外传播》,当时叫《对外大传播》杂志结下了不舍的情缘。大学时我学的不是新闻专业,也不是对外传播专业,正当我对外宣理论和实践一片茫然的时候,《对外传播》走进了我的视野,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十年来,《对外传播》一直在丰  相似文献   

10.
数年前,从部队新闻战线转业未久的我,有幸被分配至中共西安市委外宣办工作。全新的业务内容,使我耳目一新;融洽的工作氛围,令我精神一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奋发勇为,为外宣事业更上一层楼力尽绵薄。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与人的意愿背道而驰。虽然我有为外宣工作添柴加薪的鸿鹄之志,虽然我倾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研读了不少外宣理论书籍,但是收效甚微,对于新时期外宣工作的特点、规律、及亟需破解之"瓶颈"等的认识,依旧十分粗浅地停滞于书本之上。那么,  相似文献   

11.
地方外宣是国家整体对外宣传工作中不可或缺和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外宣的状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整体外宣的成效。地方外宣工作任重道远。地方外宣工作做什么?怎么做?这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课题。所谓老问题,是指各地经过这些年的工作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初步的工作经验,形成了一套相应的工作制度和路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对外大传播》2007,(9):4-4
江苏省镇江市委外宣办主任朱广宝作为地方外宣工作者,我一直订阅《对外大传播》,感觉杂志越办越好,可读性强。比如,重点话题、人物对话等栏目,办得很有特色,与社会关注的热点结合得很紧密,并且文章结合了外宣的特点,很有针对  相似文献   

13.
位于北京西城的大盟设计公司,有 几十名员工,平均年龄在二十五六岁。如 果不是赶上这次活动,你很难想象出他们 也是我们外宣队伍中重要的力量。他们从 未像今天这样把自己的工作如此紧密地、 分分秒秒地与中国的外宣事业扣在一起, 胜利的时候他们会与外宣工作者一起欢 呼,挫折的时候他们和外宣工作者一起坚 持。那段时间在他们公司的小黑板上,你 会经常看到倒计时之后的又一个倒计时。 公司总经理李萌说……  相似文献   

14.
为加大吉林省在欧洲各国的宣传推介力度,推动吉林省与欧洲主要华文媒体的新闻合作,我于2005年11 月27日随吉林省新闻代表团赴英、法、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进行了为期 16天的访问活动。此次出访,不仅和英国无线卫星台、法国《欧洲时报》、西班牙《西华报》、《侨声报》等欧洲媒体达成了新闻合作协议,而且也让我对欧洲几个主要国家的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让我对进一步做好外宣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外宣的目的不外乎是让受众增进对推介内容的了解,从国外的角度说。此次登上欧洲大陆,我便成了受众,以一个外宣对象的身份对比欧洲国家与我们的外宣工作,让我深有所得。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形势下,做好外宣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的塑造。我们的一些企业虽然具备"走出去"工作成熟的案例和经验,却未能及时地善用外宣媒体进行有效的国际传播,时常选取一些内宣意味很浓厚的素材。《对外传播》杂志经常会刊登外宣中的好案例、外宣战线采编人员的优秀经验,笔者以为,机关、企事业外宣工作者应多读《对外传播》,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对外传播》不仅是采编人员的业务交流平台,而且在提升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人员对于外宣工作的认知方面更是"切实所需"。它是外宣工作的集萃、点睛,处处都紧贴外宣工作实践,引领外宣工作者最前沿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对外大传播》2007,(10):4-4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市委外宣办杨荣江作为一名外宣工作者,我很喜欢《对外大传播》这样一本针对外宣工作、理论探讨和外宣实践相结合的杂志。杂志在栏目设置上能够给读者提供很多的信息,比如对外交往的信息、外宣工作的信息,并且在这些信息之中还突出重点工作和主题工作,很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本刊一直在探讨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如何让中国以我们自己希望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一路探讨下来,有一个强烈的体会,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外宣,会显得疏远而清高;而有实践的热度却缺少思考的深度的个案,又缺少共享的价值。在工作中,我们就接触到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能够很好地把几者结合起来,为我们的外宣工作提供一种宝贵的财富。2007年末,我们来到成都,时任成都市委宣传部部长的郝康理接受了本刊的专访,他对外宣工作的认识,他对合纵连横思想的发挥,他对外宣工作强烈的责任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手里拿到2008年最新的两期《中国国家地理》,封面标题"圈点新天府"和"为何成都天府之冠地位难撼?""天府"和"成都"也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在发稿之际,得到了郝康理调任四川省统计局局长的消息。但是他身后的战场热度还在,他留给我们的思考还在延续,经验还可以共分享,因而我们在与郝康理协商后,将此稿登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一般人都称 “外文局”,这是一家中国规模最大的外文出版 发行机构,每年以20种语言文字出版向世界出 版两千多种图书。 2004年本刊第二期“总编手记”栏目中,我 们刊登了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撰 写的《外文图书出版向对象国靠岸》一文。文 章刊登之后的三四个月中,在编辑部收到的信 息反馈和读者调查表中,此文一直高居最受读 者欢迎的文章前五名。作为从事外宣工作的记 者,我们能够理解读者的这种心情,他们迫切 地想听到外宣的声音,想知道那么多的外宣成 果走出国门之后,进入对象国取得了怎样的效 果,目前我们还存在哪些问题? 于是,当法兰克福书展落下帷幕之时,我 们再一次采访了黄友义——  相似文献   

19.
“大外宣”是我们搞好外宣工作的主要思路之一。大外宣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有的地方如上海已从工作机制的角度对此作了一些探索。四川省近年来按照这一思路开展工作,组织对外宣传,初步取得一些成效。根据兄弟省市的经验和四川省的工作实际,所谓“大外宣”,就是适应不断发  相似文献   

20.
画册、折页、明信片、贺年卡和影视宣传片等外宣品是开展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在展示推介地方特色形象、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一直以来,外宣品作为对外宣传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受到广泛重视,各级地方外宣部门先后制作推出了大量的外宣品。客观而言,这些外宣品为中国走向世界、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