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张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期望他们能成为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人,这就更有助于我们对德育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期望通过教育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心理品质的要求内化为大学生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心理品质素质,  相似文献   

2.
浅谈普通高校的个性教育和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个性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已被教育界所重视。个性教育注重学生主体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它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反应了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客观上要求艺术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审美个性的培养和形成。在阐述审美个性的基本概念及我国艺术教育发展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艺术教育在学生审美个性培养中的缺陷,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学生审美个性形成的艺术教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语文新大纲要求教师要“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增加了“注意培养创新精神”的内容;在教学目的中,增加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等要求。可见,语文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要注重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改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本文试图探讨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一种个性教育,高等教育是高素质的创新教育,其核心是大学生健康人性教育。我们提的健康个性,是指符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行为的规范的积极的个性品质。本从高校如何开展大学生健康的个性教育方面作了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岳君 《广西教育》2007,(5B):46-46
素质教育是强调个性化的教育。培养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个性特长发挥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水平。现行体育教学过分注重程式化和模式化,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教学的个性化。这既不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的艺术创造,也不利于凸现素质教育的主体人格。因此,有必要提倡体育教学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7.
张晓云 《中学文科》2005,(10):15-16
随着我国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和不断增加,迫切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个性教育,它承认人的个性差异,尊重和发展人的个性特长。人的个性充分发展关系到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在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尤其重要。学校教育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统一要求,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思想政治课教学也要摒弃以往的划一性、模式化教育,采取多种教学措施,促进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是基础教育的目标,更是教育教学的最终任务。在素质教育形式下,充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当前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个性是所有创新的源泉,是推进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不同个性类型的分析,摒弃传统的“守成教育”模式,联系教学实际,提出在艺术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在教学中引导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达到更好地在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个性发展教育对我国教育改革以及素质教育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实质就是在课程改革理念的引导下,因人施教、因势利导,注重个体独特性与智能优势的发展,培养个性良好全面和谐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高校大学生个性发展教育依旧是任重而道远,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因此,必须多方位考虑,将大学生个性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真正纳入高校教育目标体系中。本文围绕个性发展教育的理论基础、内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