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与思考”,是浙江《经济生活报》一版上的一个新闻栏目。这个栏目中的新闻,是记者根据观察到的某些经济生活现象,提出一些让读者思考的问题。实际上,《经济生活报》在这个栏目之外,还有许多新闻和言论,也程度不同地具有同样的特点。因此可以说,“观察与思考”是整个这张经济小报的一个特色。《经济生活报》创刊于一九八○年元旦。当时,全党工作重点刚刚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各报都在围绕拨乱反正开展宣传报道,全国除有一张《市场》报以外,还没有一张报纸专门反映经济问题。《经济生活报》别开生面,以广大消费者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闻界的同行都在探索经济新闻的改革。1981年10月,我们在全国电视系统办起了市场新闻,搞了一个小小的栏目《市场掠影》,从财贸报道的角度,对改革经济新闻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一、从共同兴趣着眼,开拓新的报道领域。长期以来,观众反映经济新闻没啥看头,认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读者对于经济新闻也倍感兴趣。《新民晚报》作为一张面向家庭的报纸,不但重视经济新闻,而且追求以平民的视角来进行深度报道,把晚报所讲究的通俗性、社会性,与经济新闻所要求的深刻性结合得较为完美。 新民晚报经济报道的深刻性,首先体现在对经济现象和事物的全面分析和解释上。新民晚报的经济新闻版设立了《市场新观察》、《采访札记》、《记者见闻》等一系列栏目,或运用背景材料,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或探析事件和现象背后的原因,提出值得注意的问题;或揭示事实的深层意义,提供相关知识,使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如,去年夏季,反季销售风刮遍上海滩。新  相似文献   

4.
作为精确新闻的一种表现形式,公众调查类的报道、尤其是经济调查类的报道,近年来在我国的各种媒体上不断升温,如《北京青年报》的“调查、观察”专版,《文汇报》的“市场与消费”专版等等。由于它克服了传统报道模式的一些局限,大量引进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用数据说话,使报道更具有定量化的特征,进一步提高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精确程度,所以,虽然它没有新奇的新闻事件和新闻故事,但仍然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些电视工作者也把精确新闻引入了自己的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  相似文献   

5.
如何将民生新闻与经济报道有机结合,是摆在记者、编辑面前亟需破解的“考题”。衢州电视台经济信息频道从2008年开始在两者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根据频道的定位,创办了一档以“关注经济,服务民生”为栏目宗旨,以“经济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经济化”为定位的经济民生新闻栏目《经视新看点》。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节目的收视率快速上升,成为当地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6.
陈思劼 《新闻记者》2005,(10):39-40
《1/7》是一个60分钟的大型电视周刊,是2004年1月4日开播的。栏目的前身是上海电视台的一个名牌栏目,叫《新闻观察》。《新闻观察》的创办是在1997年,所以加上《新闻观察》,我们这个栏目有8年的深度报道制作经验,整个栏目是延续发展的,有很多经验也是延续的。  相似文献   

7.
李玫 《声屏世界》2011,(7):24-25
经济与民生紧密相关.经济新闻报道对于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而言.是一块极具潜力的“短板”,未来大有可为。本文以厦门电视台品牌民生新闻栏目《特区新闻广场》为例,探讨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做好经济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8.
“给新闻更多的背景,给事实更多的理解”,这 是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开播前的导视语,近日琢磨起来深感创意者之高明。一个电视栏目要给予观众更多的新闻背景,那么,一条经济新闻或者一个经济专题报道,就更要突出新闻背景了。近年来,观众总说我们地方电视经济节目不尽人意,我想除了新闻选题、报道角度和事件本身的  相似文献   

9.
曾嘉晟 《声屏世界》2012,(4):120-121
导语:《新闻日日睇》周日版的前身是广州电视台播出了多年的《都市周报》栏目。从2008年年底开始,该栏目由原来的30分钟扩版至一个小时,每周日19:00—20:00在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新闻日日睇》周日版的新闻选题全部来自广州电视台《广视新闻》、《今日报道》、《新闻日日睇》、《城市话题》、《至经济》、《中国城市报道》等日播栏目当周内已经播出过的新闻。  相似文献   

10.
河北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经济传真》栏目,作为我省经济活动的一条重要信息传播渠道,始终坚持“关注经济发展、服务百姓生活”的宗旨,不断开阔视野,拓展报道空间,努力探索一条“短时间高时效,小栏目大容量”的路子,以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宏观与微观的交叉点上找新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们面临着一个个新的挑战———如何处理好国家经济政策与百姓经济生活之间的关系 ,在商品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跳出传统经济报道的圈子等等。而作为电视经济报道 ,随着经济栏目的不断增多和报道分量的加大 ,如何在深度上做文章 ,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作为山东电视台唯一一档经济新闻栏目的《今日经济》 ,前身为《经济报道》 ,自95年元月1日开办以来 ,至今已有5年的时间了。其中包含的几个小板块虽几经调整变换 ,但深度报道板块却以其较为鲜明的特色一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党和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新闻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作为新闻的一种类别.经济新闻既有新闻的一般性.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也就是说它除了具有真实性、指导性、可读性、趣味性之外.还具有实用性和知识性。对广大的受众来说,信息量越大,实用性、知识性越强的经济新闻就越受欢迎。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电视台大多都办起了独立的经济新闻栏目,城市电视台要把一档经济新闻栏目经营好,非下功夫不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搞好电视经济节目,中央电视台近10多年来对经济栏目进行了多次改革和改版:1985年,创办了第一个经济栏目———《经济生活》,打破了中央电视台无经济栏目的历史。1987年,开播仅一年多的《经济生活》改为《综合经济信息》,以适应市场经济和人们对经济信息的需求。1989年,《综合经济信息》又改为《经济半小时》,内含12个小栏目,并把宣传党的经济政策、传播国内外经济信息、沟通流通领域、当好消费者的参谋作为栏目的宗旨。这一改革不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使观众耳目一新。但每天只有半小时的经济栏目显然与我…  相似文献   

14.
都市报经济报道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鑫 《新闻记者》2005,(11):60-62
在短短几年中,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每日经济新闻》等为代表的财经类报纸在上海街头的报摊上占据了醒目位置。同时,上海报业市场上的都市类报纸的代表如《新闻晨报》、《青年报》等,也纷纷开出了各自的财经专版。  相似文献   

15.
经济新闻的准确和深度报道,在与日俱增的报纸竞争中,正成为吸引和争夺读者的“筹码”和“法宝”,也是读者衡量一家报纸编辑素质和办报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如何让相对枯燥的经济新闻变得鲜活耐看并产生指导作用,《闽南日报》经济版的《焦点观察》栏目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2):F0002-F0002,I0001,I0004,I0005
频道介绍 辽宁电视台综合频道是辽沈电视媒体中,唯一一个自办新闻栏目群、人物新闻支撑的品牌地面频道,以主打品牌新闻栏目《新北方》为龙头,以人物新闻栏目《新闻正前方》、法制新闻《正在行动》、新闻资讯栏目《新闻早早报》、新闻服务栏目《健康一身轻》和人物访谈栏目《今晚博客》,构成综合频道整体的黄金收视链条,根据AC尼尔森和央视索福瑞的统计,  相似文献   

17.
阎卡林是经济日报的社论员,读者多是通过该报每周一的《每周经济观察》专栏认识他的。该栏目创刊于1988年,他是专栏的主持人,文章也主要由他写。1994年,为进一步扩大该栏目的影响,培养名专栏作家,经济日报决定,将此栏目改成卡林的个人专栏。1995年,《每周经济观察》获得了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的称号。 卡林始终记住老领导冯并说的一句话,写评论、研究问题时,必须彻底忘掉自己是谁,要把自己当成国务院总理或部长省长,只有这样,眼界才宽,思路才广,笔调才高。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表达自由与社会开放的大环境下,在web2.0媒境、全球化语境与中国风险社会环境的语境下,加强传统主流媒体的舆情引导创新具有紧迫性。CCTV2《今日观察》栏目以舆论聚焦、平台构建和舆情辐射的话语传播,创新性地构建新闻评论4.0传播范式,推动中国新闻评论的创新发展,是经济舆情建设平台的一个蓝本、电视经济评论栏目的一个精品和主流媒体传播的一个范式,是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的积极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02年7月30日,央视二套正式推出《经济信息联播》(以下简称《联播》)——一档经济新闻栏目。从历史层面说,它在1992年曾首度开播过,十年后的改版复出,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是央视二套对如何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运用电视语言开采经济信息资源的一个长久思考和探索的产物。节目播出以来拥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与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经济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决定了它具有更容易抓住观众眼球,更容易获得收视率的特点,经济新闻成为电视媒体参与竞争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内媒体中,《21世纪经济导报》、《新财经》杂志等经济类报刊因为与市场贴得近,也较少受到体制的局限,办得活泼、新鲜,背景挖掘得也十分抢眼,某种程度上引领着经济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