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美国对近现代中国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美国的影响是不客忽视的,中美双方都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从思想到体制,需要向对方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相关的研究也会给人们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并有助于两国教育的深入交流和人民的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2.
程洁 《湖南教育》2003,(16):42-43
1983年发布的《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激起了美国教育大讨论的热潮,其中的一项成果便是由美国促进科学协会于1985年发布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这个计划针砭时弊,中肯而远瞻地提出了以科学、数学和技术为核心的持久的教改方案,它不仅开启了80年代以来美国新的科学教育改革的大门,成了世界教育史上的经典之作,而且也促使我国教育界展开了反思与寻找新思路的探索。规避“避重就轻”的洋陋习我们盛赞美国轻松的课堂教育,渴望引进“愉快教学法”,认为这才是活化教学、加强实践的必由之路,却不知美国人正在为改变现状而大费周章。由于文…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华中科技大学理工科和英语专业学生对美国价值观的认可程度,他们对美国价值观的认可区别,及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有哪些已经在华中科技大学理工科和英语专业学生身上消失或衰弱,在他们身上遗失的价值观是否有所区别,在汲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项研究设计了有关美国价值观和中国价值观的调查问卷,以帮助我们了解当今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趋向和他们的思想国际化程度,也使我们了解他们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继承程度。  相似文献   

4.
《世界教育信息》2013,(2):18-25,28
<正>纵观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中国和美国正处在十字路口,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重大选择。两国的教育政策制定者、学者、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认识到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积极倡导和参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改革运动。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  相似文献   

5.
6.
地球科学教育要适应科学进步与建立和谐社会之需求,一是应将大气、海洋、地质、地理与生物相关的基础理论开设为必修课,继承、认知与拓宽思路;既使学生了解地球发展史,更要重视地球现代过程的研究与教学,探索未来变化趋势;重视实践教学、建立教学实习与研究基地.二是要讲授海陆过渡带--海岸海洋科学课程系列,填补陆地与海洋科学之问的断缺.三是要组织优秀地学教师轮换,巡回讲学,共享高水平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7.
陈智勇 《师道》2009,(2):42-43
小马过河的故事想必我们都不会陌生吧。也许在你童年的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你讲过,用它哄你入睡;也许幼儿园老师也讲过,当年的你甚至能流利地复述这个故事;如果你既没有听长辈讲过,又没听幼儿园老师讲过,在小学课本中也一定学过。  相似文献   

8.
陈怡冰 《教师》2012,(29):17-18
美国教育是世界上比较好的教育,而我国教育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本文比较了中美教育在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以及对学生的教学评价等各自特点和优势,通过中美教育的比较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教育体制的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9.
《教书育人》2008,(1):64-64
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教育的十大区别 考上大学。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好好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考上大学而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好好学习。(注:美国大学“宽进严出”;中国大学“严进宽出”)  相似文献   

10.
重塑科学和工程师的美国研究生教育江丕权美国科学工程和公共政策委员会(CommiteeonScience,Engineering,andPublicPal-icy,简写为COSEPUP)于1993年提交《科学、技术和联邦政府:新时期的国家目标》的报告...  相似文献   

11.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高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高校教育中知识教育、专业教育是教学的核心,但是人文教育同样重要。本文利用高校地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相关内容与人文教育融合,将专业教学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人文素质培养,教书与育人双管齐下,定能充分发挥大学教育功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育制度培养出的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本文针对目前中国素质教育的现状,结合自己访美的体验,谈谈中美教育差异对中国素质教育的启示,从而引发大家对中国素质教育这一话题的再一次思考。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基督教教会在传教同时,一直致力于发展教育。华文教育能提高华人文化素质,又是华人社会的基本需求,美国的基督教教会积极参与了华文教育并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至40年代两个时间段的历史事实为依据,探讨美国基督教教会参与早期华文教育的活动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美国科学教育的历史嬗变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时代,科学教育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取向。美国的科学教育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一开始就渗透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把科学教育同社会、经济乃至军事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产、学、研"的教育模式已经初露端倪。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露出水面的今天,以虚拟现实为特征的网络社会正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科学、技术和人文意识的共融已成为"高思维"的基础,重新定位这一时代的科学教育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不断增长的全球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这种竞争将包括在不同领域的人们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作为国会要求了解国内技术在教育中发展情况的最新回应,美国联邦教育部在2005年1月公布了《美国技术教育计划2004》,其中涵盖了美国技术教育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6.
每一种文字语言都是文化的载体,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透过文字来看它所传达的文化.通过对文化体现的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可以知道中美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了解美国教育的优点和缺点,更加深刻地认识美国教育体制的先进方面,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华夏民族辉煌的历史发展到今天,给人们留下了众多遗憾,让人们对中国教育产生了诸多困惑;独领当今世界科技文化之风骚的美国,其教育的思想、方式、方法对我们解惑中国教育问题应该有所借鉴;探寻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深层问题,需要科学、理性的深刻反思以及思考之后的有效行动.  相似文献   

18.
当前美国企业培训的现状、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从资金、人员、对象、方法等角度介绍2001年美国企业整体的培训状况,通过数据分析说明美国企业培训的变化趋势。结合我国国有企业培训薄弱的状况。借鉴美国企业培训的做法,指出我国国有企业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培训体系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21世纪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美国印第安民族和中国藏族面临了相似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两个民族双语教育历史的介绍,对比分析了两者采取的双语教育不同政策,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形式,从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对藏族的双语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Staff interviews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s based on predetermined observation criteria and open-ended questions were conducted at early care and education programs in Kakunodate, Akita, Japan; Tazawako, Akita, Japan; Butte, Montana; and Missoula, Montana. Differences in curriculum, classroom structure and educational strategies were found. For example, group instruction was more prevalent in Japan and individual instruction was more common in the United States. Physical environments reflected these differences; Japanese schools had gymnasiums, swimming pools, pianos and televisions for large group activities and American schools had learning centers and computers for individual and small group activities. American teachers reported developing curriculum and activities based on individual child development and Japanese teachers reported developing curriculum based on promoting community and regard for others. Further study of Japanese early care and education is suggested to assist American educators in partnering with Japanese and Japanese-American families in providing more culturally relevant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