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来函照登     
《新闻记者》编辑部: 贵刊第5期发表了陈谈强同志对我去年在贵刊“记者的报告”栏的一篇消息的批评文章《也谈<三次冲击>引来的冲击波》,我就此作几点答复: 一、我写的是消息,不是论文,因而欢迎对消息报道的准确性提出批评,可是批评文章说:“陈力丹忠实于意见书的主旨”,即承认我没有歪曲当时评报者的意见。批评文章一开始就说:“陈力丹同志是借新华社这篇评述新闻和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在波浪冲击中前进》发表后,报社内部评报栏的‘一份份批评性的评报意见书’来  相似文献   

2.
“看读者来信是编辑的最快乐的一件事”,这是邹韬奋同志的一句名言。编辑帮助读者解决了某一项困难,读者来信诚挚地向报纸表示谢忱时,编辑感到自己尽了一份责任,其快乐的心情会不亚于读者。然而,有时编辑好心却也会做了错事或被人误解,甚至有时编辑还会被置于被告的地位。这些情况说明做好读者来信工作并非易事。下面谈谈我在光明日报社作这项工作的几点感受。一、批评报道既要注意真实性又要注意全面性。批评报道,是报纸刊登读者来信的重要内容。批评报道难度大,这里有许多客观原因,诸如党风和社会风气不好,或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领导不愿把自己  相似文献   

3.
在新华社巴塞罗那奥运会宣传报道动员大会上,穆青同志提出要通过这次报道,进一步扩大新华社在世界上的影响。郭超人同志说:“要让全世界的读者和观众看到新华社作为社会主义世界性通讯社的风格。”根据新华社党组提出的要求,报道组一开赴巴塞罗那,就同西方四大通讯社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集团作战”与“以一当十”  相似文献   

4.
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有些同志认为搞批评报道违反了这个方针,也有人提出取消批评报道。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还要不要批评报道?这是当前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李瑞环同志说:“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是不要批评报道。”他指出:“批评报道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坚持和改进的问题。”一切事物的组成都有两面:正与反。而且又是矛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下旬,一位叫孙来法的读者给人民日报总编辑张研农写信,就《人民日报》刊登的新华社一消息中有关“台湾间谍被判4年”中的“间谍”一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在此用“台湾特务”表述更准确。张研农同志接到来信后就读者提出的问题和报社有关同志进行了讨论,同时把这封信转给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南振中同志接到信件后非常重视,马上组织新华社相关部门核实求证。经过向权威部门及有关专家咨询,确认上述报道中用“间谍”一词是正确的,并致信答复孙来法同志。本刊现将两位总编辑处理这位普通读者来信的过程实录刊出。《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是我国两家重要的新闻媒体,两位总编辑对一位普通读者的来信如此重视,及时处理,这种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学习。  相似文献   

6.
1988年3月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选出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而且从国家政治体制改革角度而言 ,这是邓小平同志带头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开端和体现。作为新华社记者 ,从我采访党的十三大开始 ,就酝酿写一篇反映这方面改革的报道 ,到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我又在会上采访 ,并把写篇这方面报道的想法报告了杨尚昆、薄一波同志 ,他们两位老人家非常支持我的想法。薄一波同志说 :“你这个想法非常好 ,你们新闻界是得要有一篇反映邓小平同志带头不搞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重头报道 ,就由你来写吧。”他还陆续…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园地里读者来信这朵花越开越盛。近几年来全国评选的好新闻,读者来信都占有一定的比重。安岗同志说:“在社会主义报纸读者问题的研究中,第一位重要的应该是研究读者来信。”如何经营好报纸的读者来信专栏,以我之  相似文献   

8.
“领导上班开会,群众下班看会。”对这句话,我初听不解其意。后细细琢磨,才明白这是群众对领导机关开会过多、新闻机关报道会议过多的一种辛辣的批评。事也凑巧,年前,碰到一位给领导同志当秘书的朋友,寒暄时,我问道:“近来忙吗?”答曰:“忙啊,每天少不了要给首长写一、两篇讲话稿。”朋友反问:“你如何?”我说:“彼此彼此,你忙着写  相似文献   

9.
朽木 《传媒》2002,(6):21
据说如今传媒——我这里主要指地方传媒,刊发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东西正在多起来。好得很。一个证据便是批评报道、“问题新闻”的增多。看看现在的一些地方传媒,隔三差五便有“抨击性”、“揭露性”的报道出现,热闹得很嘛。 聪明的读者可能会读出笔者的不恭乃至不以为然之味。说实在话,对以上这类现象作出不加分析的乐观的估计,我还真的不尽苟同。批评报道多不多,我说不少;批评报道多了好不好,我说太好了。问题是真的多吗,真的好吗?甭说  相似文献   

10.
怎样写“会议新闻”?林钢同志说:“会议新闻,无论大小,完全应当避免按程序进行报道,而只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东西。”(见本刊今年第2期:《不拘一格写新闻》) 这个论断,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不妨先看看新华社播发的《中共中央隆重举行大会,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这则“会议新闻”。新闻的核心部份,当然是报道胡耀邦同志在大会上所作的长篇报告。但同时也作了“按程序”的报道。如:大会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主持。中共中央常委邓小平、李先念在主席台上就座。下午  相似文献   

11.
据笔者观察,一些机关报目前在新闻宣传中,存在着三种病态。一、不求真实一次,笔者到某县采访,请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的同志谈谈情况,提供些新闻线索,一位同志说:“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好了,工作性报道上的那些事,你有我有他也有,咱这里没有的,你把外地的嫁接过来就是咱的。”在另一个县,有位通讯员写了一篇稿子叫我看,我看后说,你稿子中有个情节是编造的,不符合常理和事实。他听了有些发急地说:“你这么认真怎么写稿,你若按真事一五一十地写,报纸准不采用。”某市有位通讯员给笔者打电话说,他写了篇现场新闻,想明天电传给我看看。我问事情是什么时间发生的,他说前天。我说前天发生的事情,你明天传给我看,然后再发往报社,如果内  相似文献   

12.
1987年起,我编著的三本书:《揭开迷信鬼神内幕》、《致富农民的新观念》和《城乡个体工商户实用大全》(共百余万字)陆续出版。一些同行问我:“你又要当总编辑,又要写书和文章,时间是怎样挤出来的?”说起来很简单,无非是两条:一是要多研究问题,二是勤奋和毅力。写《揭开迷信鬼神内幕》这本书的起因,是一封读者来信引出的。一天早晨上班,一位编辑手里拿着一封读者来信,往我的办公桌上一放说:“有一封读者来信,问黄雀抽帖是怎么回事?信中说,这  相似文献   

13.
小桦同志: 你来信说很喜欢读报纸上的《来信》《记者来信》,希望我谈谈采写来信的经验。抱歉得很,经验谈不上,只谈谈我采写来信的一些体会和得失吧。党的报刊和通讯社的记者,要准确迅速地传播党的方针、路线、政策贯彻执行的情况、经验、问题和解决方法,反映人民的呼声,人民的愿望,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来信这种形式,灵活,迅速,短小,简练,一针见血,直来直去,而且有亲切感和现场感。因此,不少记者在作批评性揭露性报道时,在采写提出问题的报道时,喜欢采用来信方式,粗略算一下,1982年至1986年,我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读者来信近20篇,占我采写的批评报道的1/4左右。这些短短的记者来信每篇大都几百个字,很有读者,引起不少反响。那么,如何运用这种形式,如何把“来信”写得更好些呢?我归纳了这样几条: 主题要准,立意要新,发掘要深。当好一名驻地  相似文献   

14.
最近见到一位日报总编辑,他对我说,报社现在缺一个能归纳总结点什么的人,并表示要在全国高薪招聘几个这样的人。 这位总编道出了目前新闻界的一个普遍现象:有对理论的渴求,但没有人做理论工作。有人说,理论工作报社老总应该做。可是,看看我们的老总:一手抓报道,一手抓经营;既要抓舆论导向,又要管发行,还要操心报业的发展,老总们有理由说,让我们如何坐下来总结工作、研究理论?一位从浙江嘉兴市委宣传部长调任嘉兴日报总编辑的同志说:“当老总真是太辛苦了。”又有人说,编辑、记者应该及时总结经验、增加理论素养。然而记者、编辑们何尝不同样辛  相似文献   

15.
在省报工作的时候,记得有位读者给报社写信批评报纸说:“我每日打开报纸,看见报纸上各大版的稿子,几乎都成了本报记者写的,群众写的稿件登不上,希望报纸改变这一现象。”对这位读者的意见,怎么看?我们当时的报社总编让群工部的同志统计了几天的《人民日报》,最后他得出结论说:“记者的稿件登得多?是好现象,《人民日报》发本报记者稿件达到94%左右(包括新华社电稿),我们还不及哩!”那位读者的意见给否定了。可这件事儿,一直在我的脑子里逗留着。近  相似文献   

16.
搞了一段时间批评报道,捅了几个“马蜂窝”,在社会上有一些反响,但是问题也跟着来了:每当一篇批评报道见报,总是有人悄悄问:你曝出这个问题有什么背景?有的索性直截了当说:你的后台是谁? 起初听到这句话,只是一笑了之,听到的次数多了,逼得我不得不认真去思考。 说到“后台”、“靠山”,总是有一种微妙的含意。在国人眼里,人情世故、“关系网”、“保护伞”等等,已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由于人们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的欠缺,导致舆论监督步履维艰,批评报道普遍存在调查采访难、稿子见报难、抓处理结果难。不光是周围不相干的人会想到稿子以外的东西,就是批评对象所在地方或部门的领导,第一反应往往是:为什么要拿我这里做“反面典型”,为什么要在我的地盘上开刀?紧跟着本能地会想:这篇批评报道有何意图,是不是有什么来头?最后才会回到事情本身,过问其中的是非曲直……  相似文献   

17.
三年半前,我从新华社调来人民日报,当天就到总编室各部门去与同志们见面。走到资料室,那里的同志对我说:“我们的‘记者文库’里有你的新闻作品专卷,存了好多年了,你想不想看看?”当时我没在意,又因为事忙,没有查看,不久就忘记了。去年11月,我因事要查阅过去的作品资料,从“记者文库”要来了关于我的卷宗,一查,使我大为惊喜:里面竟有我在50年代写的消息、通讯的剪报,而这些材料连我自己也丢失了,忘记了。感谢人民日报资料室的同志,为我剪贴、装订、保管了几十年。人民日报设立“记者文库”近40年了,几乎为人  相似文献   

18.
吕齐 《新闻导刊》2009,(5):10-10
1950年1月中旬,我们到了进军大西南的终点站一重庆市。我和另外六位同志到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报到。宣传部一姓王的处长找我们谈话,和每个人商量分配工作的问题。他对我说:“你去新华日报吧!”我说:“我不太喜欢搞新闻工作。”然后,他又提出要我去新华社西南分社、新华书店西南总店,我都摇头。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三年八月,我们在一版刊登了一篇批评报道《郑州长途汽车站究竟是谁家天下》.短短一个月内,编辑部收到六百多封读者来信,接到大量的电话,表扬《河南日报》“有胆量”。其中一位匿名者在电话中只说了一句:“向《河南日报》致敬!”听见这话,我们这些办报人的心颤得不行。多少年来,读者或明或暗地把报纸文章比作“四平调”,不爱看。这一次也可以说是第一次,我们真正感到,人民群众跟党报的心贴得那么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新闻园地里读者来信这朵花越开越盛。历年评选的全国好新闻,读者来信都占有一定比重。安岗同志说:“研究读者,第一位重要应研究读者的来信。”读者来信在报纸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