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家从北方来到南方时.已经是1972年。那时大规模的革命风暴刚好告一段落.老百姓暂时有了喘息的日子.况且有个叫尼克松的外宾也来了.生活还是蛮宽松的——至少见不着随便杀头的事了。因为母亲被安排在医院做护士.我们家就跟一群医务人员住在一起,放射科、小儿科、急救科的都有.全都是护士。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唠叨     
“马扎要用手拿,别用脚勾,会影响楼下邻居的”;“东西要分门别类放好,别随便乱扔”;“你是做财务工作的,在钱财上一定要公私分明”;“在外面少喝酒,胃可是自己的”……父亲又开始唠叨了,有时,同样的话一天能重复好多遍,听烦了,便忍不住顶撞他两句。都说女人天生爱唠叨,为什么父亲老来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唠叨专家”?  相似文献   

3.
邱兴玉 《师道》2006,(8):56-57
印象之中,给父亲写信最多的时候,是上大学的四年。那时,几乎一个礼拜就要写一封。记忆中的星期日实际上就是“写信日”。去年,带妻子女儿回家看望父亲。回来后,妻子慧萍告诉我,她在老家翻看了我上大学时写给父亲的许多信。她挖苦我说:“你还真能写,不是三四页,就是七八页。每封信上都不提‘钱’字,可每封信实际上就两个字:‘要钱’!”我无言以对。因为她的话不能说不对。她的一番奚落,更让我无地自容。我的父母,一共生养了我们六个儿女。父母在我身上操心最多,花费也最多。印象之中,父亲是非常开朗乐观的。记得有一次,父亲骑自行车捎着我去…  相似文献   

4.
余光中一共有四个女儿,长女珊珊,次女幼珊,三女佩珊,四女季珊。诗人刚做父亲的时候,一家还住在高雄市厦门街一个鸟语花香、绿影扶疏的巷子里,四个女儿就像四只白天鹅一样一个接一个地降临到他们的怀抱。那时诗人还是一位年轻潇洒的帅哥,但对于做父亲这个角色,似乎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每一个女儿初降人间时的第一声啼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遗物     
刘立新 《南昌教育》2005,(B09):41-42
乔迁新居的前一天,我和妻跑到乡下,在老屋里收拾东西时,在抽屉的一个角落里蓦地看到一个用报纸包得方方正正的纸包,虽然放在很少拉的抽屉里,竞还是落了厚厚的一层灰土。打开报纸+原来是父亲的遗物——一本方方正正的工作手册。睹物思人,我的眼眶潮湿了,父亲虽然离开我十七个年头,但我心中是多么地思念他啊!  相似文献   

6.
行动的教诲     
李鸿 《课外阅读》2007,(2):38-38
那年,季羡林先生已经83岁高龄了。我们漫步在北大的一条石径上,他问我:“你的关于苏慕遮的文章写完了吗?”我尴尬得语塞了。季羡林先生宽厚地说:“这条小路通向我的办公室。我在家里的书桌上写《我的小山》。写累了,就出来沿着这条石径去办公室。在那儿的书桌上,我写关于糖的传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朋友     
父亲的朋友很少,从我生下来到今天,30多年了,和他关系密切的人,只有过三个,我想,他们大概是父亲的朋友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学问     
这篇文章写出了一个孩子内心的成长过程。文章以“学问”贯穿始终,通过父亲“没有文化”反衬出父亲对儿子深切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是在学校中学习不到的.作者通过“学问”把“书本的学问”与“做人的学问”进行了巧妙的结合.[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父亲     
李迪 《河南教育》2005,(6):51-51
照片上这位慈祥的老人是我的父亲。当时父亲才58岁,看起来却像70岁。妈妈说,父亲为了培养5个子女成才,累得未老先衰;村民说,父亲用心血浇灌一批批学生成长,致使华发早生。  相似文献   

10.
我的父亲     
父亲已八十有余,仍单独生活,可他有四对儿女,却无一人在其身旁。母亲在世时,父亲忙于家中几口人的口粮,整日在外劳作,不曾做过饭,洗过衣。香港回归的那一天,母亲去了,离开了她的八个儿女,离开了她相濡以沫的丈夫——我的父亲。那时,我在家乡上班,能经常看到父亲,他很消极,他常说,他听到母亲在他床边哭泣。从此,父亲就日渐消瘦下去,眼中没有了往日的明亮,笑容也逐渐从他脸上消失。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和蔼的容颜失去了温暖,变得漠然。我们想法劝慰父亲,并且拿走了与母亲有关的一切物品。可我知道,我们拿不走母亲几十年留在父亲脑海中的记忆。也只能让时间去淡化它,使它不再凸现在父亲眼前。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外套     
陈硕 《初中生学习》2009,(11):29-29
夜已深,星星疲惫地躲进云层中酣睡。灯光下,我奋笔疾书的身影越伏越低,两个眼皮抗议似的直打架,我强撑着已经疲惫不堪的眼睛,望着课本上密密麻麻如蚂蚁般的字,不知从何下笔。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救援     
父亲却犹豫起来,说,算了,这钱我不退了,你们接着给他治吧,长得那么漂亮的小伙子,要是少了两条腿多可惜呀,他家里应该也有父母,他的父亲也一定会疼得心慌。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游戏     
《中学生阅读》2008,(10):45-45
他突然扑向安检仪,蜷了身子,像一个编织袋般趴着。安检员大喊一声:“你要干什么?”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传送带把男人送进安检仪,屏幕上出现了男人趴着的瘦小轮廓。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教诲     
母亲已仙逝4年有余,她的音容笑貌仍时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她的谆谆教诲也早已成了我们做人的指南。  相似文献   

15.
感谢父亲     
六月的一天,旧金山阴云密布,我正在翻阅当天的报纸。报上说东海岸仍将持续高温。忽然看到一则广告,这才想起父亲节快到了。父亲节同母亲节一样,对于我——  相似文献   

16.
刘贵玖 《山东教育》2005,(10):54-54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当老师。消瘦的脸庞,朴素的衣着,一支钢笔老远就在胸前放光,一串钥匙很好听地在腰间响着,未进家门小曲便先传入家中,于是母亲就说:“放学了,准备吃饭。”……这些就是我对父亲最早的记忆。等我到了入学的年龄,父亲便成了我的老师,我这才了解父亲原来是一位民办教师。那时全校六位老师,只有一位是公办,还是刚接班的,跟五年级学生差不多大,学校的大小事务都得由父亲做主。他当着教师组长,整天忙得很,除了包班,像出门开会、传达上级精神一类的事也由父亲负责。再加上村里的夜校,出黑板报排样板戏,还有儿娶女嫁的喜联喜帖子都…  相似文献   

17.
那一年,我到当年湘西剿匪战斗的地方考察,在永顺县烈士陵园里看到了4个熟悉的名字,其中有两位还是女同志,一位是我在当地动员参军的,另一位是我当班长时带领的宣传员,她们牺牲时都是20岁左右的芳龄。那时虽不兴谈论爱情的话题,但绝不能说她们不向往爱情,只是她们的爱情之花没有来得及开放,就过早地凋谢了。还有,1947年秋与我一起参军的战友中,我们中学的同学就有140多名。  相似文献   

18.
刚过上顺心的日子,不幸再次降临。由于前几年大量吃药的副作用,2005年4月,我患了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只好忍痛告别了老年大学校园。这时的处境更加艰难,积蓄早已花光,欠款还没有还上。儿子刚刚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拖他的后腿了。  相似文献   

19.
罗马 《内蒙古教育》2007,(10X):11-11
自从我和弟弟都上班后,家里就只剩下了父亲和母亲。由于我们离家远,一年半载难以回家一次,彼此之间就非常想念。  相似文献   

20.
永远的父亲     
钱国丹 《家庭教育》2007,(7S):82-83
母亲卧床以来,父亲几乎是寸步不离地陪伴在身边,哪怕父亲上一回厕所。母亲就张大眼睛,惴惴地问:“你爸呢?你爸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