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风是一位台湾女作家,在她众多的作品中,我最欣赏的是她跨越了千年的时空写下的《不朽的失眠》。  相似文献   

2.
一场失意人的失眠,成就了脍炙人口的诗章。作者张晓风以跨越千年的时空,运用丰富的想象,细腻地描摹主人公内心的波澜,撰写了光彩瑰丽的故事——《不朽的失眠》。初读此文,我就不禁惊异于它的美丽。  相似文献   

3.
《不朽的失眠》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一篇颇具韵味的小说,首次入选初中语文实验修订课本,编排为小说单元第五篇。在此文之前的第三单元里,学生已经学过《〈枫桥夜泊〉新解质疑》一文,所以对诗的意思与意境的理解应该都不成问题,故本课的教学重点并非在此;倒是它与前四篇小说有着如此迥异的风貌,不能不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与此同时,“自读篇目”的定位又使得我们更加可以放开手脚,少一些解释与分析,多一点品味与意会,怀着审美的心态与学生共同欣赏它。也许这种读法与此文的“气质”会更加吻合。鉴于此,拟定本课教学计划如下:【学习方式】自…  相似文献   

4.
《不朽的失眠》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第五册中的一篇自读课,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于1999年发表的一篇小说,内容是关于张继和他的成名作《枫桥夜泊》。作跨越了千年的时空,以丰富的想像,敷衍了诗句的由来,对一个痛苦而优秀的灵魂进行了令人叫绝的解读。作为教材,《不朽的失眠》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5.
【自读导言】唐代诗人张继一次科举考试落榜 ,乘船离开京城来到苏州西郊时已是夜晚。诗人满怀忧伤难以入睡 ,面对残月、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钟声 ,写下了不朽的诗篇——《枫桥夜泊》。 12 0 0年后 ,作者张晓风通过丰富的想像来揣摩张继一夜的内心波澜 ,写成此文。在作者看来 ,一时的人生得意并不是真的幸福和快乐 ,而艺术的永恒 ,才是“不朽”的 ,值得人们为之追求。【自读要求】1.根据书上注释并利用工具书解决有关字词问题。2 .认真读课文 ,整体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 ,把握小说的主题。3.反复诵读、品析句子 ,体会主人公的失意心境 ,…  相似文献   

6.
7.
此日足可惜, 此酒不足尝。 舍酒去相语, 共分一日光。 很喜欢韩愈的这首诗,如果翻译过来,应该是:  相似文献   

8.
张晓风是台湾名的散家。早在1977年,她就被评论界推为“当代十大散家之一”,称赞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  相似文献   

9.
听儿位年长的老师说,《小朽的失眠》(以下简称《不》)这篇课文真不好上,学生体会不了,就是走不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中去!我经过深入的分析,才发现《不》是一篇知识点偏难、内涵深刻、情感丰富的文章,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初中学生的理解水平。我换了一种思维:以往课堂上仅凭“一张嘴、一枝笔”,借助语言、文字等抽象符号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0.
张俊  孙超 《文教资料》2009,(17):83-84
古代哲人中谈生死,最现实的是孔子.他非常重视生前,而非死后.他不像海德格尔和庄周那样教人学会死亡,而是教人学会生活,其实真正会生活的人才会死得其所,也自然就学会了死亡.庄周是谈生死最有趣的人,他用充满文学灵性的哲理和自己潇洒逍遥的存在姿态完成对价值生命的雕塑,高歌生命的虚无而走向价值之不朽.时至二十一世纪,我们应该追求扬弃自然主义和价值主义的极端对立,做一个完全彻底的死亡悲剧里的英雄.这英雄既追求生命存在的价值,又肯定生命死亡的存在与这一存在所带来的虚无,即从肉体短暂存在中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不朽》     
落落的文字总会触动你心头最软弱的一角,给人极大的震撼。本书中,作为80后独树一帜的优秀作家,落落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当下青少年的生活感受、青春的挫折与成长,作品细腻而又温情。  相似文献   

12.
张晓风,生于1941年,是台湾十大散家之一。诗人余光中评价她的散“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她述颇丰,除了散,还创作了不少小说、剧本和杂。其笔洒脱而简洁,感情深沉而细腻。语言含蓄而优雅。  相似文献   

13.
罗马既是古代民主政治的典范城堡,也是古代建筑艺术的荟萃之地,游览这一欧洲化名城,目光可投、心力可注颇多,作却聚焦于废墟,发思古之幽情,抒叹今之感慨。“真没有想到,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开篇即点题,不劳辞费,悬念便速制而成。第二段,作先用五分之四的篇幅把我们带进想象中的繁华非凡的罗马城,正当读沉浸在罗马城的华美富赡中时,一个“然而”让我们的情绪“跌落”下来。作“失望”之余“眼睛顿然一亮”,于第三段又将我们带进.了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之中,于是,历史在这里回放,野蛮和血腥在这里重演,作在沉思,也启发读沉思——明的建筑下叠印着践踏明的历史履痕。这里面贮存着人类智慧与道德的二律背反,深蕴着人性完善和历史进步的殷殷期许。  相似文献   

14.
对于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的解读,见于《中国哲学年鉴》(2001)有唐文明《威权的没落与本真化的伦理》文章,提出新的观点,认为:父权“曾经具有绝对权威、甚至有些冷酷的旧时代的‘父亲形象’倒塌了,但这一形象的倒塌并没有带走人伦亲情,而是通过获得解放的‘儿子’的真情挽留而使‘父子之伦’成为一种本真化了的伦理。”这是散文的动人之处。本文认为:《背影》同父权的观念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文章中最能够催人泪下的是父亲对儿子温厚而含蓄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自然而又真挚的体谅。解读文学作品不能用劲过头。  相似文献   

15.
我有幸拜读了张晓风先生《雨荷》,立刻被那隽永的文字、深沉的思想与细腻的情怀所吸引,于是爱不释手,反复咀嚼。  相似文献   

16.
张晓风的散文,一向以精美见长,这一点在《不朽的失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文中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可谓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千百年来,不同时代的读者虽然曾经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解读,但人们更多关心的往往是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色等,而张晓风的解读可谓是独辟蹊径。  相似文献   

17.
不朽在人类的生存境况中,有着无数种的可能性,因此便有了人们对不朽可能性的追问与意义的探究。而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朽》正集中追问了这个问题。小说以不同个体对"不朽"的态度为主题,将现代语境下的"不朽"与历史意义上的"不朽"相交织,让读者去探寻不朽的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18.
不朽的诗人     
“是啊!”菲尼阿斯·威尔奇博士说,“我能使那些古贤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19.
杜撰的不朽     
要经历许九才会明白我们的虚弱来自何方,迁徙不是建来越好的承诺,它仅仅改变了原先的理由,在熟悉的城市里挣扎,或者在陌生的城市里怀想,总是新的原因在新的地域里等待,让内心的无助随时找到新的土壤.  相似文献   

20.
“我心里有好多好多的故事想说给你听,如果你愿意……”这是作者的结束语,可能更是读者的心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